APP下载

发挥专业特色,探索立德树人视域下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1-05-24林芳

南北桥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林芳

【摘    要】职业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技并修”的有用人才,为此通过“基础班+提优班”进行分层次培养,突出德育目标,培养主体人格;搭建专业社团与工作室平台,以社会实践探索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将文化意蕴、德育内涵、技能要求相融合,形成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专业学科的优势,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并做好教学设计,以达到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  德技并修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03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院校实现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的现实选择。要充分挖掘产业与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都融入各类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培养大批可靠的接班人。

目前职业教育体量大但不强、产教合而不深,很多高职院校更加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对学生道德的培育。如何发挥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明确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职业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并修”的有用人才。

2.怎样培养人,理念是关键。首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传承传统文化、礼仪、技艺,坚定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法制意识、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核心政治素养;其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各项教育活动有效整合,努力培养有前瞻视野、有文明修养、有社会担当、有积极心态的新时代青年;最后通过职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时代新人。

3.为谁培养人,是为了家国情怀。可以说是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没有学生,高职院校就没有未来。把概念再延伸得广义些,是为家庭、社会培养人,学生的培养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职业教育才能不断发展。再广义一点,可以说是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

二、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完善“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上好思政课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因素,强化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高职院校因生源多样化而造成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确保在“德技并修”目标下体现差异化的需求?我校造价专业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解决了这一难题。

1.常态化组建工程造价基础班、提优班,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制定方向多元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行业企业和学生成长需求。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一体两翼”的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可以在学习完土建造价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选择装饰造价或安装造价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也可在BIM技术、装配式技术等方向进行专业拓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对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中,根据学习成绩排名、按照学生意愿组建基础班。基础班通过考核实行动态淘汰与增补机制。对于进入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基础班强化专业技术能力训练和专业拓展能力训练。若是成绩下滑或中途考核不合格原则上进行淘汰,由专业成绩进步的学生进行增补。基础班学习结束,将择优选择部分学生进入提优班学习。在提优班里以技能大赛的竞赛指南为指引,以真实项目教学、限时训练等促进拔尖人才成长。

2.高质量运作专业社团和工作室,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学生社团中有两个工程造价专业社团,分别是BIM社团和工程造价社团,由专业教师和基础班部分学生为主导,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为主体开展社团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一些专业学习、专业实践活动。工作室的职能不单单是教师成长拓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工程造价名师工作室,由教师主导,带领提优班学生完成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激发学习热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基础班、提优班的学生经过培优拓展,专业能力领先于班级其他同学。由专业拔尖的学生组建学习团队,以学生社团和工作室为平台,使用工程造价专业资源库资源,督促、协助、引领班级同学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专业技能的共同进步。

3.营造文化氛围,构建立德树人新模式。德技并修的基础是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样的学生才能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与时俱进。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应渗透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在其中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基础班+提优班”进行分层次培养,以点带面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突出德育目标,培养主体人格;搭建专业社团与工作室平台,以社会实践探索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将文化意蕴、德育内涵、技能要求相融合,使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及文化熏陶三位一体育人,形成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深度挖掘思政元素——“豆腐渣工程”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制度优势保障中国建造快速高质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新材料、新技术在节能环保中发挥的重要贡献。在社会实践中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因时因势”地将“季节性”的元素引入思政育人。结合时间点,在开学季开展劳动精神育人、劳动节开展工匠精神育人、青年节用奋斗精神、创新精神育人等,真正做到三位一体育人。

4.实施课程思政,发挥每门课的育人作用。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德技并修”作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和环节中,有机融入本专业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更好地体现“德”“技”育人和育才的统一。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专业学科的优势,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并做好教学设计,以达到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技并修”的目标。秉承学院“崇德尚能、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建设行业绿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建筑工程量清单编制》密切结合课程特点和内容,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调研企业对该课程的思政需求,结合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质性评价的提炼,凝聚共识,精准定位课程思政聚集的核心价值——工匠精神、创新意识、责任担当。一个价值观的形成或被影响,需要反复强化,多次叠加。本课程将分散在专业内容中相同思政主题的思政元素连成线、结成网,有助于思政育人的实现。

课程以校企合作企业审计的真实乡村振兴项目为载体进行项目化教学,融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现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发展理念。突出课程设计的工作过程导向,通过“任务驱动+能力递进+课程育人”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完成进阶式任务。

在实施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敬业、精益、专注”的工匠精神;通过绿色节能材料、新型装配式结构的清单编制,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时事热点项目作为清单编制的载体,凸显家国情怀、时代精神,培养學生的责任担当,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夯实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实现课程思政。

5.提高团队教师思政水平,引入企业思政教师,提升引导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思想上统一才能行动上一致,专业教学团队要通过参加思政专项培训、学习“四有好老师”标准等,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在课程思政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展开岗位练兵,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加强“两风”建设,面向课堂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教学团队严格落实学院“一笔一本一作品”常态化教学管理标准要求,引导学生用“笔和本”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和学习习惯,学生在每门课结束时完成至少一件代表性的课程学习“作品”。教学管理标准的严格执行,让全体学生上课时专注于课堂、专注于教师的学训引领。通过阶段“作品”呈现,全体学生更加自信,更加热爱所学专业,更加热爱未来职业。

同时,重视企业实践环节的思政作用,设立企业思政教师,将课程思政教育置于职业环境,提升引导效果。引入职业发展优秀案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将学生被动接受思政教育转化为自主判断、坚定追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三、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扩大了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近期目标: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中期目标:激发学生专业的、职业的兴趣;远期目标:学生具备爱国主义情怀。【基金项目:1.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2018年教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路径及教学模式研究——以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5/XJJG18007);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地方建筑类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双元育人路径研究”的过程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a/2020/03/05)。】

参考文献

[1]刘宝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着力培养“德技并修”有用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4):19-20.

[2]陈秉公.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探索高校立德树人创新体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10-13.

[3]陈荟洁,黄海菲.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14):88-91.

[4]施颖,卞荣花.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汽车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财富时代,2019(10):170-171.

[5]王丽华.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8):71-7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