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
2021-05-23徐斌李薇
徐斌 李薇
摘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着手,对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来。并通过引入“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模式的理论体系,辅之以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双创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全面运用生态网模式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实践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式
1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指通过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最终使被教育者拥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体系。① 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更高,常被誉为“双创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②大学作为哺育社会英才的重要摇篮,双创教育首先应在大学广泛开展。本文认为,大学双创教育需重点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大学双创教育的本质并非只是解决就业问题,另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塑造学生成为创新型的综合人才。二是大学创业教育的范围不仅指在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还特指已毕业几年、志在创业的大学学子。
2 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2.1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匮乏
目前我国多数大学对双创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仅注重专业学科、就业教育,忽视双创教育,或者把二者剥离开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双创教育课程的设置大多以校内讲座、选修课等第二课堂模式进行,尚未正式纳入学校的必修课程;二是主要依托大学不同学科的师资条件开展双创教育,有的大学的创业教育甚至仅局限于就业指导部门;三是实践方面局限于创业大赛、商业模式大赛等形式,而只简单依赖这些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2.2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十余年来,我国大学师资力量虽已有明显改善,但当前师资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仍是制约大学双创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大学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大多是从事经济、管理教学工作或者是负责指导学生就业工作的就业办教师,这些教师从未有过创业的实践经历,又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在教授课程时难以系统性地向学生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此外,师资的范围也比较窄。部分大学会邀请风投、企业高管、杰出校友等成功人士以召开讲座等形式来校与学生互动,普及创业知识。但仍有许多大学并未邀请企业家指导学生项目,或大学所邀请的企业家们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甚明显。
3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模式
3.1生态网模式的概念界定
“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是指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之中的任一类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信息、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的充分流动以及举办研讨会、商务洽谈等网络交流方式与其余两类组织及利益相关的组织和个体共同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系统。③
3.2生态网模式发展现状
大学方面,i-Space 依托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与顶尖的科研优势,全面整合校内外资源,协同创新。具体体现在,有的学校率先运用“大学—政府—企业”的生态网模式,引进先进的办学条件、聘用各界优秀的师资力量、出台较为完善的创业规章制度,致力于全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在深圳打造综合性的资源共享与创新创业平台。
政府方面,i-Space 自承建以来,获得国家、政府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政策方面,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已毕业大学生进行创业。对在市政府认定的孵化器中创业的大学生前三年予以房屋租金补贴,同时实施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行政人事等政策,惠及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资金、场地方面,政府为i-Space提供了办公地点;并且还将对i-Space的产业园区建设、产品孵化等给予大力财政补贴。
企业方面,i-Space创新创业平台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推动。首先,丰富的企业校友资源是开展双创教育的坚实支撑与保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组织企业家积极参与学院的科技成果与学生的创业成果转化,不断促进学校与企业、政府间的交流合作;其次,企业也尽力为学生提供风险投资、咨询、项目辅导等服务支持活动,与学生共同促进创业项目落地。
综上可见,搭建的“大学—政府—企业”的生态网模式是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有效模式。
4 生态网模式如何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
4.1开创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全面的创新合作模式要求必须充分利用潜在的教育资源。首先,双创教育的基础课程须纳入大学的必修课。其次,将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相结合,面向所有学科领域形成培训的辐射模式。最后,联合构建“大学—政府—企业”的生态网模式,形成产学研合作联盟。
4.2开发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生态网模式要求双创教育课程的开发需根据学生的需求融合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对学生的创业理论与实践进行引导、教育和培训。理论层面的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开设与创业相关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创业现状、政策、人员必备的心理素质、未来或遇到的一些困难等。另一类是专业课程,大学已开设众多类型的专业课,毋庸置疑做的比较好。实践层面,开设涵盖如何构思、成立、融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经管类课程。
4.3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解决双创教育问题的关键。首先,各专业教师要做到积极开展双创教育方面的理论、案例研究和行业创新实践,不断提升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其次,引入拥有创业背景和实践经历的创业导师为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创业英才班、特训营在此方面独树一帜,不时聘请社会知名的风险资家、高级管理人才、杰出校友等来校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已成功孵化多项优秀的创业项目。最后,在上述基础工作之上,各大学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实操培训与交流活动,检查教师所开设课程与学生实际需求的融合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5 总结
概而言之,当前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诸如模式匮乏、师资力量紧缺等不足之处,因此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模式的建设也就成了促进教育行业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之举。实践经验证明,生态网模式的确有助于解决双创教育的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对我国培育二十一世纪创新型人才有着举足輕重的作用。但生态网络毕竟是新兴事物,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还亟需开拓创新,联合政府、企业,继续推进双创教育的发展。
6 参考文献
[1] 张涛.创业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3]曾尔雷,黄新敏.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 (12).
[4]黄兆信,郭丽莹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 ,(19).
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