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探讨
2016-12-27黄丹
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以生为本、内涵一致的原则下,引领的实践,要从优化校园硬件环境、创新课程教学、打造特色品牌、体现高职特色、建设网络新阵地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实践模式
社会多元化发展及互联网的迅猛之势,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道德培养等带来了严峻挑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道德教育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1.1 涵义及二者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是在整个社会中发挥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的思想行为方式,是有力支撑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客观实际的科学性,具有总结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的现实性,具有立足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体现民族锐意进取和道德升华的先进性和发展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高校校园内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对人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对校园个体、群体的言行习惯、思想道德、个性品质等有着较强的导向功能,特别是对团体向心力形成及整体发展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作为文化高地,在提升社会精神动力和国家软实力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其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是内在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明确方向、提供准则、奠定基础,起到了核心作用。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在学习、宣传、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多元化的思想道德观念、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以其即时性、隐匿性及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对高职学生甚至管理者、教职工起着耳提面命、潜移默化的作用,使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一些管理者、教职工在观念上并未意识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其缺少足够的工作热情及人力物力投入,没有规范性专业性的管理、建设、引导、考评机制等。从现实情况看,一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层次浅、价值成分少、杂乱无定位或价值导向不明,校园文化呈现娱乐化倾向或单纯培养学生技能,文化建设不重视以生为本或无法满足师生需求等。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当前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具有导向性、先进性和发展性的核心准则,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方向指引、思想保障和道德基础,二者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一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二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性的体现,三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及文化道德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及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
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遵循以生为本、内涵一致的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
2.1 引领的实践原则
2.1.1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求,一切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校园文化,只有植根于学生、为学生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认同,才能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形成崇德向上的价值风尚。找准了二者之间以人为本的共鸣点和关注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才更有亲和力、吸引力,才能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教育力。
2.1.2 内涵一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内涵工程,其关键在于能否对学生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召力和教育作用。内涵一致原则主要体现在高职管理者和广大教职员工能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功能、目标、方式等一致认同并以此作为日常实践的准则,也体现在高职院校是否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在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目标的制定、各方的协调、实际的操作、改革与创新等,必须在内涵一致的导向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灵活运行。只有保持高度的内涵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整体性的教育引导功能。
2.2 引领的实践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要从优化硬件环境、创新课程教学、打造特色品牌、展现高职特征、建设网络新阵地等方面入手。
2.2.1 优化校园硬件环境,完善制度文化
硬件环境和制度机制反映了高职的育人理念、人文特征和办学个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教学实训、生活出行、道路场馆、运动休闲、绿化卫生等硬件环境及学校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要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基本需求,这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一方面要求校园硬件环境的建设和优化,要有较为科学完善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和价值导向,避免各自为政、良莠不齐,形成制度文化、体现管理育人。另一方面在校园硬件环境和制度文化中处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如一些高职校园设立孔子塑像等,对育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2.2 创新课程教学,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首先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抓紧主渠道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一是将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的内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并在其他课程教学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因素,系统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公德和个人美德等教育。二是不断改革创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将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中,引领和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加大思政道德教育课程改革创新的力度,以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2.2.3 打造特色、精品、品牌活动,升华实践育人载体
大学生课外活动和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其核心在于通过活动或实践使广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践行。一是清理整合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朝着导向明、品位高、风气正的技能型、高雅型、实在型方向,打造具有本校本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品或品牌,例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二是升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充分认识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加强和改进校内外假期下乡、志愿服务、调查调研等实践项目,使其成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精品文化的主动和自觉行为。三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团体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丰富校园文化的主力军作用,围绕共青团、学生社团等载体,打造一批吸引力强、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品或品牌,从而引导学生在广泛参与中接受教育。四是树立"身边的榜样",运用行业能手、优秀学子、道德模范等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学生爱国文明、敬业诚信等,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2.2.4 融入"工学结合"因素,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恰好引领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因此可将"工学结合"因素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科教文体活动、求职面试大赛等,将爱国、思政、法治、安全、诚信廉洁、文明礼仪、敬业奉献、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等因素,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营造富有职业感染力的校园氛围,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提升校园育人软实力。
2.2.5 把握校园舆论导向,建设校园文化网络新阵地
校园文化不能忽视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要充分运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橱窗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使用互联网尤其是微博、微信、易班等新媒体技术,创设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新平台,牢牢把握高职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乐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5):33、34
[2]张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D].中北大学,2014(5):24
[3]山述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09
注:本文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A类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黄丹,女(1980.03--),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