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时代,孩子最该具备的两项能力

2021-05-23尹洋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5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旅行

尹洋

当AI时代来临,我们怎么才能让孩子为这个世界所需要,而不是被无情地淘汰?

我们生活中出现的AI(人工智能)产品越来越多:人脸识别、无人超市、智能家居……正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曾经有很多人担心AI会取代人类主宰这个世界。我认为,AI无法取代人类,因为它没有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很多领域的人类工作会被AI取代。如果不想被淘汰,在AI时代,孩子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个:创造力和审美力。

创造力,帮孩子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之所以強调创造力的重要性,是因为孩子与我们以及我们的父辈所面对的世界不一样,那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世界。所以,他们更为迫切地需要发展创造力去解决更为复杂的难以预测的问题和挑战。每一天,我们都能看到创新的力量,这也越来越证明未来就是一个由创造力驱动的世界。

从我的青少年咨询个案中不难发现,那些我们眼中有些古怪的孩子,往往拥有很强的创造力。创造性与多样性相伴相生,标准答案是创造性的天敌。过去,学校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创造性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异想天开、特立独行,并不为我们的教育文化传统所喜爱。但为了适应AI时代,我们更应该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提出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创造性是人类自由的自然表现,应该如何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呢?核心关键是培养孩子拥有自由的心灵。具体做法如下:

让孩子可以自己做主,自己为决定负责任。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我的青少年咨询个案中,大多数父母事无巨细,主动帮助孩子完成所有事务,大到课程选择,小到叠衣服,孩子都不需要自己去处理。可是,父母这样代替和包办,导致孩子失去了尽早独立的机会。

有一个14岁男孩,一直被父母呵护着长大,很不自信。当我帮他建立好自主性以及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之后,孩子变得非常自信。他的父母也感觉很轻松,包括去加拿大留学的学校完全是由孩子自己挑选的。他将三所目标学校的资料进行整合和比较,最终根据优劣势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事实证明,他的决定非常正确。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做主,也有能力独立做出正确的决定。

遵从内心的召唤,不被外部环境左右。在咨询个案中,我发现有一个共性:孩子都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有研究表明,其实智力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的作用并不大。创造力是由智力、情感、动机和道德共同自然产生的。无论在哪个领域,有创造力的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都是内心开放,更能够欣赏复杂和不明确的事物,对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具有不同寻常的高度忍耐力。

父母总是向我抱怨:我是一个井井有条的人,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杂乱无章?他们经常把家里弄得乱糟糟,常常找不到东西,缺乏条理性。我常常安慰他们说:每个孩子的气质是不一样的,你有没有发现你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富有创造力呢?他更能在“认知和情感”“谨慎和随性”这些看上去极其矛盾的思维模式中自由切换,遵循内心的孩子不在意外界评价,所以更有创造力。

探寻内在真实的自我。我的咨询个案中,有很多渴望做自己的孩子,其中一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戴着面具和父母生活了15年,渴望做真实的自己。”想让孩子遵循内心,首先得让他知道自己的内心是什么,真实的自己是什么。

另外,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绘画、听音乐、写故事等方式。但注意,不是让他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发现新的问题。父母还要帮助孩子体验创造性活动带来的积极情绪,以此来发展他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判断能力。

审美力,是对心灵无声的滋养

作家木心先生说过:“无审美力者必无趣!”审美力是一种最高级的能力,也是我们区别于机器最核心的竞争力。一个拥有良好审美能力的孩子,就同时具备了慧眼和禅心,可以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创造直抵内心的喜悦。没有审美力是绝症,连知识也解救不了。

还记得在研学营中,我们带着孩子们到乡下玩。清晨,在乡野晨跑,欣赏白鹭、蓝花楹、喇叭花和小野菊。早餐后,我们到后山采集植物标本,孩子们认识了黄桐、假苹婆、猴耳环等平均树龄在120年以上的古树。

他们制作自己设计的蜡染小包,亲手烹制咸蛋糯米饭为晚餐加一道美食。创造的乐趣无穷尽也,让我想起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夜晚,我们一起到河边放烟花,一抬头是满眼的繁星。大自然,是孩子们最佳的美育基地。

那么我们在日常实践中,要如何提升孩子的审美力呢?

首先,美育要从妈妈开始。我理解中的美育更多的不是理论、方法和步骤,而是一份参与。一份妈妈投入地融进孩子们的世界,投入地活在当下,让美和艺术成为亲子之间产生共鸣的语言和情感。

我每去一个新的国家或城市旅行,一定会找到当地最有名的美术馆或博物馆带孩子们去参观。我几乎带着两个孩子逛完了多伦多大大小小的美术馆,之后又到蒙特利尔、渥太华、温哥华等地继续看展。加拿大逛完了,再去美国的艺术馆和博物馆,纽约、华盛顿、芝加哥的各大艺术馆遍布我们的足迹。可能很多妈妈会问:“孩子这么小,能看懂吗?”“我担心他们会吵闹,影响别人看展。”

但是,如果你曾经去过北美和欧洲旅行,就会发现很多年轻父母是推着婴儿车来逛美术馆的。在一次讲座中,我听见卢浮宫的负责人说,卢浮宫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展示的空间。在他们做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想鼓励父母在一个充满艺术品的空间里,获得更深入与孩子交流的机会。

其次,把美好的回忆讲出来。感谢我的两个孩子,他们带我去发现生命的奇幻和美好。在加拿大多伦多居住的5年,冬天总是特别长。有一次我回家,天依旧飘着雪,白皑皑的一片。两个小娃特别兴奋,在铺满雪花的地上用脚尖“画”笑脸,以天上的雪为画笔,以大地为纸,创作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个场景太美好了,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最后,养成旅行和摄影记录的习惯。旅行有如行禅,教导我们时时检视自己的内心,并学习接纳世间的种种不可思议。旅行的习惯让我的两个孩子保持心智灵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

他们从小在旅行和摄影的新鲜感中接受熏陶和锻炼,对美好的事物心生向往。好奇心和对美的感知力能帮助孩子们获得更有品质的生活。旅行和摄影带给我们很多的幸福和愉悦,成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

创造力和审美力是AI时代孩子们最需要具备的两项能力。作为父母,陪伴孩子不是义务,而是见证彼此的生命。我们要与孩子共同探索和成长,用无条件的爱和永不放弃的心去滋养他们。

我们的孩子是为世界养的,不是为自己养的。当世界需要他们时,父母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旅行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