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棒!少年》:一个男人带着68个孩子跟命运叫板

2021-05-23三秋树郭一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5期
关键词:棒球队马虎棒球

三秋树 郭一

2020年岁尾,名为《棒!少年》的纪录片悄然刷屏,一个叫孙岭峰的男人一夜之间让棒球这项并不是十分热门的运动走进大众视野。打动观众的,是一个棒球运动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博弈,是那些来自最贫困家庭的孩子对命运的叫板。

一个男人和他脑洞清奇的理想

在没有组建中国强棒天使棒球基地之前,生于1978年的孙岭峰曾经是中国棒球队队长。退役后担任江苏省棒球队教练,在原有位置已干到天花板,他开始琢磨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他想按照自己的理念培养孩子,改变国内少人问津的棒球运动生态,希望中国有一个从孩子抓起、从基层开始的梦之队。

2015年,孙岭峰和朋友共同出资200万元在北京小汤山组建了“中国强棒天使棒球基地”(以下简称“强棒”)。而他选择队员的标准简单又奇特:1.足够贫困;2.身体健康;3.没有家族遗传病。

他开着车,去往全国各地最偏僻处、最贫穷处,寻找他的队员。有的孩子父母双亡,处于流浪状态;有的孩子每天上半天学,干半天农活儿;有的孩子一天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他们不知道棒球是什么,有人以为是用来踢的,有人看到球棒,以为是用来打人的。

就这样,孙岭峰把二十几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孩子带回了北京。这支杂牌军有着最强大的教练阵容。球队的日常训练主要由孙岭峰的师傅张锦新负责。这位孩子口中的“师爷爷”,当时已快70岁,是中国棒球界的传奇教练,曾任丰台棒校校长,从事棒球培训40多年,带领中国少年棒球队获得4次世界冠军,中国棒球国家队一半以上的队员都曾受训于他。

孩子们的学习和日常管理由郭忠健老师负责。郭忠健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曾任清华大学棒垒球协会会长,在基地是一名志愿者。集体而有规律的训练生活,让这些极度缺乏爱的孩子朦朦胧胧找到家的感觉。就像孙岭峰所说,棒球是一个回家的运动,因为本垒区就叫home,只有跑回home,才能得分。棒球运动和别的运动不一样,篮球要个儿高的,橄榄球要强壮的,而棒球则更有包容性,高的、矮的、瘦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只要把自己的特点变成特长,在棒球场上就是高手。

就这样,这些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与棒球相遇了。

“我就是一只流浪狗,被基地捡回了家”

马虎,来自宁夏农村,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他几个月大时离家而去,他跟着奶奶长大,来到球队时12岁。孙岭峰之所以把他带回来,是动了恻隐之心—如果不领走,无人监护的孩子“就废了”。

刚进强棒两天,马虎就把这里闹翻了天:吃饭不肯排队;每次吃饭吃到吐才住嘴;看谁不顺眼就打架;翻着跟头挑逗其他队员;上课时啃粉笔……十几个队友,没有没被他打过的,他成了队里的刺儿头。为了惩戒他,教练让他晚上单独睡,那么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居然不敢自己睡,只好放下身姿求队友跟他睡。

他不好好训练,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被师爷爷停训。别人在场上训练,他站在场外围观。师爷爷告诉孩子们,要把他们“训练成一匹狼”,马虎站在场外小声地嘟囔:“我就是一只流浪狗,被基地捡回了家。”

马虎的话飘进孙岭峰的耳朵里,尽管脸一直板着,但他的心里是喜悦的。他说:“刚到队里,马虎很痛苦,那种痛苦是令人欣喜的,因为他正在艰难地拔掉他身上的刺,那些痛苦是他蜕变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018年,球队受邀作为亚太区唯一一支代表队,赴美参加2018年PONY世界大赛U11 Bronco组决赛阶段的角逐,这是中国棒球历史上首次直接获邀代表亚太区参加国际青少年棒球赛事。

得知这个消息,马虎兴奋得睡不着觉,每天给自己加练,最终如愿赶上赴美末班车,来到了真正的棒球之乡。虽然最后比赛输得很慘,但孩子们却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不少,他们有了自尊心和羞耻感。马虎会在队友小双因惨遭淘汰失声痛哭、拒绝吃饭时温柔地安慰他:“以后机会多的是。”孙岭峰默默看着孩子们哭成一团,心里开出花来。他知道,孩子们的生命中有了这样一场跟荣誉相关的痛哭,值了。

而马虎真正的转变是在他第一次回乡后。昔日的同学把他团团围住,眼睛里全是羡慕崇拜。他人生中第一次不是因为暴力而获得尊重,重新回到队里时,他变成那个跟谁都处得来,一进赛场就如猛虎的少年。

他们因为棒球,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他们因为棒球,悄然告别从前的那个自己。

还有一个孩子叫梁正双,大家都叫他小双。他来自河北农村,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因病去世,母亲不久丢下他离家出走,他只能跟二伯一起生活。这样的经历让小双性格内向,用队友的话说是一只安静的小猫。他默默地接受着师爷爷的训导,稳稳地坐上了球队第一投手的交椅。

就是这样稳稳的孩子却在2018年底选择了回家,哪怕教练开车去接他,他也不肯归队。他对让他回北京的二伯大喊:“你就是想抛下我不管。”

那天,孙岭峰没有带回小双。但一年后,小双主动归了队。他偷偷告诉教练,其实他之前一直很努力地打球,是希望让那个杳无音信的妈妈看到他现在的样子。可是,回乡的一年里,妈妈没有出现,他想念棒球终于多于想念和想象母爱。

那一刻,孙岭峰热泪盈眶。他知道,他想要的东西已经实现了大半。这些曾经被命运与家庭抛弃过的孩子,其实内心一直在找家。如今,他们终于在基地找到了精神上的家,他们开始有了梦想,开始知道为什么而奋斗。这,恰恰是孙岭峰把他们从大山深处、从命运深处打捞起来的初衷。

他们努力改变命运的样子,很帅

今年43岁的孙岭峰已经不再年轻,但他的梦想却十分宏大。他希望通过强棒,走通人才输出、球队输出、场馆建设、赛事组建,以及棒球传承的全部链条。

但孙岭峰没有想到,这个事业会让他几近破产。强棒先后搬家四次,他的三套房和四辆车都被迫变卖。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比经济先崩盘的居然是他的身体。

2019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结束一天训练回到家,大概夜里两点多,孙岭峰突然觉得心脏像是被谁捏在手里一样难受。等到120救护车赶到时,他的瞳孔已经散开。他当时没有濒死的恐惧,只有终于可以放下的解脱。可是,心脏安了4个支架。整个人复活了之后,他心里的那份希望又复活了:“只要我不死,这事儿就不能停。”因为这件事,已经不再只是他一个人的梦想,而是他和那群孩子共同的未来。

2019年12月,孙岭峰再去大凉山。这一次,他把10个女孩和8个男孩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到强棒。新加入的“十朵金花”让孙岭峰看到了筹建强棒第一支女子棒球队的可能,他要去填补这个空白。

2009年出生的尔洗是棒球队里年龄最大的女孩之一。挨训时,她的眼睛一眨不眨;跑垒时崴了脚,她笑着摇头:“没事,再打一局,打到天亮!”在尔洗眼中,打棒球没有爬山累,也比做农活儿有意思。

在大凉山,尔洗每天早上喂完猪后做饭,上课,写作业,回家干活儿。尔洗的家离学校走路需要四五十分钟,有时需要背上30斤柴火去学校烧饭,路上的时间还要增加一倍。尔洗的爸爸做保安时意外去世,妈妈随后离家出走,大哥外出打工,尔洗与二姐、弟弟相依为命。为了照顾弟弟和妹妹,二姐延误了学业,将家里的重活儿揽了过去。尔洗想和姐姐换换。她举起砍草的刀,才发现又重又厚。她往下使劲敲了一下,大拇指指甲就被砍了……说起在家乡的故事,尔洗笑出声来,因为现在的生活跟从前在家的日子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而孙岭峰却每听一次,内心都会一凛。从此,每次看尔洗训练,他都忍不住眼窝热。这些少年出身平凡,可是,他们努力改变命运的样子,很帅。

如今,强棒安家在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一处民宿大院,搬了四次家,用孙岭峰的话说,“孩子们除了会打棒球,连给屋子刮大白这样的活儿都会了。”

至今,孙岭峰从河南、河北、山西、甘肃、云南、四川等多地接来68个家庭贫困的孩子,他们中有的父母双亡,有的是父母无能力或无意愿抚养的“事实孤儿”。他希望将来能建立囊括U8(即8岁以下)、U10、U12、U15的完整梯隊,一支他自己的青少年棒球队,与国际标准对接。

这些愿望能否在有生之年实现,孙岭峰没有那么自信。可是,对于孩子们的改变,他却用出乎意料来形容。

初来棒球队混不吝的马虎有一次跟人聊天,说起了自己的未来:“我将来要去美国打球,挣很多很多的钱,拿回来让强棒以后的孩子用来学棒球。”

而那个曾经沉稳有余勇猛不足的小双再次归队后,变得越来越开朗,从前被人形容像一只小猫的他,如今被教练形容像海,沉而厚,随时都能发起一场海啸。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理想,先上大学,成为职业棒球队员,退役后回到强棒当教练……

尽管不是他们选择了棒球,而是棒球选择了他们,但是,这些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通过棒球叫板命运的样子在2020年的岁尾,激荡了无数观众的内心。豆瓣直接给出了9.7的高分,很多人写出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影评,也有很多为人父母者从这些孩子身上深深地反思着各自的家庭教育。

而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孙岭峰一路披荆斩棘,做了一个没有人敢做的梦。

猜你喜欢

棒球队马虎棒球
小马虎
“大”一号棒球服
马虎的水管工
去打棒球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