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树家风,做国学文化最美传播者
2021-05-23尺素
尺素
六朝古都南京,一座古老的城市。窄窄的巷子里,有一家人默默地读经诵典,传承国学文化,涵养优良家风。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夜晚的南京显得尤为温柔。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一隅,9岁的朱清扬大声吟诵道:“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然后调皮地对杨姝婷说:“该你了,姐姐。”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杨姝婷扭头看向爸爸。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爸爸杨岗流畅地背诵。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妈妈朱莉紧接着诵读……
晚饭后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一家四口已经坚持了多年。
工科妈妈,化身国学“铁粉儿”
10年前,朱莉还是一名典型的工科女,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在了东南大学下属电路工程公司工作。她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受到同事和下属的尊重敬佩。但是在家里,这种较真儿的性格却未必能让所有人认同。有时候,家中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分享网络奇事,朱莉却爱刨根问底,一直问得老人们窘迫起来。
原本其乐融融的谈话场面突然冷却下来,经历几次后,杨岗便私下劝妻子:“你干吗总让人下不来台啊?这样弄得大家都难堪!”朱莉认真地说:“我不是针对妈,只是看见不符合逻辑的事就想问问清楚。我觉得自己没错啊!”杨岗苦笑一下:“家里不是搞科研,更不是个讲理的地方,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这种较真儿的性格,也让朱莉教育女儿杨姝婷时有些严厉。她不想女儿输在起跑线上,给6岁的女儿安排了很多学习任务。在生活中,她也不允许女儿犯错。孩子面对她时经常战战兢兢,婆婆和丈夫都对她的教育方式很不满,家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压抑。朱莉也很苦恼,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也没地方倾诉。
在迷茫中,时间缓缓滑过。2012年11月,朱莉生下了小女儿朱清扬。坐月子期间,朱莉因为无聊翻看丈夫案头的书。杨岗是典型的文科男,南京大学博士、研究员,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之余,对中国传统文化涉猎广泛。
朱莉随手拿起一本繁体版的《道德经》读起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虽然连标点符号都没有,读得很费力气,但是这本书却引起了她浓厚的兴趣。她不服输地想,杨岗能看懂的书,自己为什么就看不懂呢?古人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吗?那段时间,除了照顾小女儿之外,她一直读《道德经》,越读越觉得有意思。
杨岗发现妻子迷上《道德经》后,笑了。朱莉知道,他肯定认为自己是无聊才会去看这种书,便解释说:“我现在是真的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了!”杨岗说:“传统文化可不止《道德经》,史、经、子、集,随便一本都够读一辈子。你呀,慢慢学吧!”
当朱莉把5000多字的《道德经》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时,杨岗才明白妻子是真的对传统文化上心了。之后,朱莉又开始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她对国学经典独到的见解时常让杨岗惊艳。晚饭后,夫妻俩经常交流国学,家庭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
一家四口读经典,涵养优良家风
研读国学经典一年后,朱莉的性格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道德经》第八章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从这段话中,朱莉有很深的感悟:自己可以在学术工作中严谨,但是在生活中要学习水的柔和,滋润万物而不争,对待家人宽容亲和。领悟到这一点后,她和老人的关系也融洽起来。
一个周末,朱莉正在卧室哄小女儿玩,突然听见客厅传来“哐当”一声。她赶紧跑出来,发现花瓶碎了一地,大女儿杨姝婷攥着衣角紧张地看着她。她赶紧拉过女儿的手检查有没有受伤,小姑娘却吓得一哆嗦,小声嘟哝:“不是我打碎的,真的不是我!”女儿在撒谎!朱莉蹲下来看着姝婷的眼睛,温和地说:“婷婷,打碎花瓶是无心之过,妈妈不会批评你的,但你对妈妈撒谎的行为是不对的!”姝婷不敢看她,眼泪流了下来。
朱莉意识到,虽然自己现在变得柔和了,但是长期以来对孩子的教育太苛刻,女儿担心挨骂才会撒谎。她将女儿抱在怀里安慰:“不怕,婷婷!”小姑娘忽然委屈地放声大哭。
晚上,她和丈夫说起这件事。杨岗说:“你不是说传统文化讓你获益匪浅吗?为什么不让女儿也读读《三字经》《千字文》,学学古人是怎么为人处事的!”朱莉击掌感叹:“对啊,让女儿也读读经典!”
从那天起,朱莉闲暇时就带着姝婷一起读经典。小孩子记忆力好,领悟能力强,不但熟背经典,还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了解经典背后的故事和含义。
一次,杨岗在客厅里跷着二郎腿看书。姝婷走过去义正词严地训斥道:“爸爸,古人说过,坐姿要端正,你这样跷着腿是不对的!”然后,她颠颠儿地跑到卧室向妈妈邀功:“我把爸爸训了一顿。”朱莉说:“《三字经》说: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爸爸是不该跷二郎腿,但是你这样呵斥爸爸,对吗?你再想想。”姝婷愣了一下,赶紧跑出去向爸爸道歉:“爸爸,你跷腿不对,我也不该训你,我错了!” 杨岗抱起女儿转了一圈,笑着说:“我女儿没有白读经典,学到了!”客厅里传来父女俩欢乐的笑声。
朱清扬从咿呀学语时就跟着妈妈和姐姐诵读《百家姓》,摇头晃脑背诵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惹得一家人忍俊不禁。杨岗也不再当“吃瓜群众”,一家人一起诵读或者接龙挑战。每天晚饭后的30分钟读经典时间,成为全家最温馨的时光。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家都成了“低头族”,青春期的杨姝婷也不例外。朱莉和女儿谈心:“婷婷,你不能迷恋手机,初中是关键时期,要把重心放到学习上!”杨姝婷却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妈,你和爸爸不也经常在家看手机吗?”
当晚,读经典时间变成了家庭会议。朱莉严肃地说:“婷婷今天说得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后我会管好自己,用行动来给孩子们做榜样,再也不玩手机了!请你们监督我。”姝婷也当即表示:“我向妈妈学习,放下手机好好学习。”杨岗提议:“换位思考很重要,咱们就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以后都自觉遵循怎么样?”一家人全票通过。
现在,已经上高一的杨姝婷亭亭玉立,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女孩有思想有修养!”面对老师的夸赞,杨姝婷很感谢妈妈,还有那些亲子共读经典的美好时光。
传播国学,用传统文化修复亲子关系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朱莉亲身体验到国学对家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传播国学让更多家庭受益。2013年,她辞去高薪工作,致力于国学发扬和传播,在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开设“金陵国学堂”节目,让观众在读经典的同时注重亲子教育。
第二年,朱莉夫妻俩还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成立“亲子俱乐部”,利用周末组织各种亲子活动,让父母和孩子走出家门,远离手机和电视,接触自然和新事物。在6年的时间里,亲子俱乐部举办200多场活动,有5000多个家庭参加。
在亲子活动中,朱莉发现很多父母和孩子沟通时都比较强势,口头禅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孩子们上台做自我介绍时,父母各种不满意:“你看看人家介绍得多好啊,你结结巴巴的,说得一点儿都不好!”
朱莉索性也邀请父母上台做自我介绍。轮到他们上台才发现,自己也会紧张得语无伦次,说话结巴。朱莉笑着说:“我们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其实有些事情父母不见得比孩子做得好,所以请多鼓励孩子,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次亲身体验,让父母牢牢记住了“换位思考”这4个字。
2016年3月,朱莉创办蒙正公益读书会,旨在从经典书籍中汲取文化营养,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一天,下关区的一位妈妈慕名找到朱莉求助。她的儿子小明(化名)就读小学四年级,非常调皮。她越是严格管教,儿子就越叛逆,母子俩几乎反目成仇。朱莉安慰道:“你别太焦虑,周末带着孩子过来参加读书会,大家一起读读经典,交流亲子教育的经验,或许能帮你改善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周末,这位妈妈带着儿子来了。朱莉和小明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孩子并没有妈妈说的那么不堪,虽然性格活泼,但是聪明好学。她意识到,小明妈媽和自己当初一样,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孩子还在上小学,妈妈已经开始担忧他能不能考上大学了。因为承受太多期望和压力,孩子才会叛逆。
当天的活动结束后,朱莉认真地和小明妈妈说:“孩子不是咱们的附属,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孩子,而不是把他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现在,你的心太焦虑浮躁了,看不到孩子,所以你说什么孩子都不想听。以后,你每周带着孩子来读经典、学国学,先让心静下来,让生活慢下来,活在当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加上朱莉的耐心开解,小明妈妈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尝试和儿子和解,不但修复了亲子关系,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渐渐提高了。
朱莉的蒙正公益读书会为家庭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吸引众多父母前来参加。朱莉对父母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和孩子一起学习,同步提升。因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只有父母自己站得稳,才能扶起摔倒的孩子;只有父母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帮助孩子腾达。
朱莉认为,学习国学的目的不仅是读经典、背诗书,更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2017年开始,她在读书会组织“陪孩子过我们的节日”亲子活动,让父母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古法造纸、司南之术、刻竹画扇、茶文化、活字印刷等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温馨的亲子时光。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朱莉邀请南京市莫愁中专非遗学院的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古老造纸术的工艺流程。老师现场演示,先把纸浆放进水里搅和均匀,再用细密的筛子从水里捞起一层纸浆晾晒,等纸浆纤维粘在一起,轻轻揭下来就是一张纸。孩子们发出“哇”的惊呼,对神奇的造纸术充满好奇。“孩子们,你们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动手试试!”不光是孩子,就连爸爸妈妈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在实验中,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家长,而是伙伴,和孩子一起沟通、协商,同心协力去完成任务。当纸制作成功时,有的父母兴奋地抱着孩子转圈:“我们也会造纸了!”纸很薄,但是他们的亲子关系却变得厚重起来。
在体验非遗技艺司南之术时,杨紫玲和妈妈一起制作指南针。按照老师的指导,母女俩一点点摸索,终于做出一个简单的指南针。妈妈很感慨:“我对司南之术一窍不通,这是我们母女俩第一次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也是我第一次没有办法指导她。结果我发现,紫玲比我更具有想象力,也更愿意尝试,比我有勇气多了!”通过这些亲子活动,很多父母打破了思维惯性,愿意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去思考问题,尝试去理解孩子、包容孩子。
朱莉夫妇举办的蒙正公益读书会和亲子活动,帮助父母和孩子了解传统文化,感知传统习俗,涵养文化自信,至今带动了一万多人参与学习国学文化。
为了让孩子能系统、规范地接受国学教育,2018年,夫妻俩联合外部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了华泽稚善幼儿园,旨在从先贤圣人的精神中汲取营养,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启蒙孩子。
除了传播国学,朱莉和杨岗还身体力行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从2015年起,他们发起了对四川阿坝地区定向捐助活动、“爱心点亮西部”大型慈善活动、对青海玉树贫困儿童的爱心义卖、对疫区的爱心捐助,以及对西部学生的爱心义卖等活动,让爱从家庭走向社会。
朱莉夫妇不遗余力地传播国学,为社会做贡献,社会给予他们的荣誉也接踵而至:2019年,朱莉家庭被推选为“南京市最美家庭”和“江苏省文明家庭”。2020年,朱莉家庭成为“全国五好家庭”。
获得荣誉后,朱莉家庭没有什么改变,晚饭后的读经典时光依然温馨。四口人围坐在书桌前,挑战ABB词汇小游戏。进行几轮后,小学二年级的朱清扬想不出来了,她为难地看着妈妈。朱莉悄悄指了指爸爸的头,朱清扬恍然大悟,脱口而出:“亮晶晶、光秃秃……”话音未落,一家人捧腹大笑,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感谢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