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05-23任希周跃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任希 周跃红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深入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价值,对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视野大学英语2》为例,探索“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以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显性教育;隐性教

育;网络教学平台;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PBL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7-0115-04

0 前言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显性和隐性教育密切结合,充分挖掘各个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而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1]并强调“课堂教学是做好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堂的育人功能非常关键,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归结于政治课程,其他各门课程也要从中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讲话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展开。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思政方面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山西中医药大学为例,阐释山西中医药大学基于“网络+课堂+实践”的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含义  教育部党组在2017年12月4日正式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并对课程思政作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应蕴含在各门专业课程之中,各个学科都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把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高德毅等[3]指出,课程思政并不仅仅是增设一门课程那么简单,而是要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而在思政教学中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吴鹏等[4]认为,课程思政是让所有课程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提升思想素养等多重功能,承载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从定义上来看,尽管不同学者对课程思政的含义有不同的表述,却有一些相通之处,即都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逐渐与其他各门课程相结合,实现协同育人,摆脱过去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育人的局面。

综上所述,本文对课程思政作出界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全员、全程和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实现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同步发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课程思政的方法  显隐结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教学必须把显性与隐性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在这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各自代表一种教学类型和方法。其中,教师组织实施的对学生进行的公开的道德教育被称为显性教育,而隐性教育是指给学生提供一种有利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教育方式[5]。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改变了课程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原有路向,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填补了专业课程教学在育人环节的空白,打通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从而使全面协同育人落实到细微之处。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等交互空前频繁,大学英语是大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不可低估。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课时多、周期長的特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典型的隐性教育方法。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不仅英语课程本身的内涵得到拓展,学生在知识、思想和技能上也实现更大的发展。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对英语教学内涵极大的丰富,如果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让学生了解世界,那么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即赋予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以山西中医药大学为例,近些年来学校各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比例越来越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将帮助他们储备好中国元素的外文知识,对他们未来在留学中做好民间大使,传播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大有裨益[6]。

最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青年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教育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文化传播和价值传递。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持续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价值导向,要充分发掘和运用自身蕴含的文化价值资源,既传递语言知识,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换言之,大学英语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仅使学生获得英语知识、技能等语言结果,还应包括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触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等非语言结果。

3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0年春,受疫情影响,开学延期,山西中医药大学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也应从以前的以线下教学为主转化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基于疫情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探索“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以期为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教学设计  本文以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第三单元“Discovery of a new life stage”為例,面向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9级中医专业学生进行“三位一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本课程主要从专业知识、思政元素、专业教学和思政元素的结合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表1所示为《新视野大学英语2》第三单元的课程思政教案设计要点。

教学实践

1)课前阶段。

首先,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单》。教师以通知的形式,线上发布《学习任务单》,提供给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增加对学习内容的熟悉度。《学习任务单》包含三部分内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任务中要求学生在网址http://www.cac.gov.cn/2020-03/16/c_158591

2263325744.htm观看《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并思考:如何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奥德赛岁月?

其次,鼓励学生自主挖掘包含思政元素的材料。本单元的主题是关于“青年一代如何在自我成长中度过奥德赛岁月”,教师要求学生以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Responsibi-lity)、自我成长(Self-development)、甘于奉献(Dedica-

tion)、家国情怀(Love for the country)中的任意一个为选题,自主挖掘英文素材。同时推荐相关英语学习平台,比如中国大学MOOC(慕课)、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和可可英语等平台。教师在审核和分析学生挖掘的语料之后,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上传和分享。学生在经过思考、讨论和思政元素自主性挖掘的课前阶段的实施后,不仅拓展了思维,而且提升了家国情怀。

2)课中阶段。课中阶段主要采取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主要分为Interactive reading(深入阅读)、Critical discu-ssion(批判性讨论)和Further reading(拓展阅读)三个阶段:在Interactive reading阶段,首先设问“Can you

compare the young people then and now”,要求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对比现在和过去的青年一代,总结出奥德赛岁月青年的特征;在Critical discussion阶段,以课前学生自主挖掘的思政语料为基础,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How can young people cope with this difficult

period—the odyssey years”;最后,在Further reading

阶段,以《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英文版)为拓展阅读资料,引导学生思考“How can one be a talented, responsible and dedicated person”,让学生从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中领悟青年一代要正确对待自己在追逐梦想时遇到的挫折,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让自己的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3)课后阶段。课后主要包括反思阶段和提升阶段。

①反思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内容的梳理。在反思笔记表格中,Reflection(反思部分)要求学生思考通过大学英语学习,获得的关于优秀品质、优秀人格和良好行为等方面的心得。反思笔记样表如表2所示。

②提升阶段创立学生课程思政活动,要求学生基于《大学英语II读写课程》挖掘相关思政主题,创建包含有思政元素的英语微视频。学生提交的英语微视频部分选题如表3所示。

4 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也应成为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和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学科,承担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课程思政任务。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性要素为着力点,从课程思政的视角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构建以“网络+课堂+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框架,突破单一线下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A/OL].(2017-12-06)[2020-10-06].http://education.news.cn/2017-12/06/c_129758619.htm.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43-46.

[4]吴鹏,倪晓艳.教学反思是国际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J].文学教育,2019(12):154-157.

[5]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EB/OL].(2019-11-

04)[2020-10-06].http://www.rmlt.com.cn/2019/1104/

560806.shtml.

[6]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38-140.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