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基于PBL的对分课堂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05-23梁培迅黎慧玲杨园园曾春兰黄晓兰曾园圆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网络环境实验教学

梁培迅 黎慧玲 杨园园 曾春兰 黄晓兰 曾园圆

摘  要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介绍网络环境下基于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流程,对其优点和缺点进行深入讨论,探索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网络环境;PBL;对分课堂;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7-0130-03

0 引言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在临床医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内容烦琐,篇幅众多,知识广泛,再加上大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因此,对于大一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系统解剖学教学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组成,实验部分在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一般是由教师将理论课中提及的知识点,在标本室、实验室等结合大体标本和仿真模型进行解说,并且要求学生自行融会贯通。这种传统的教学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够把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但是在现实的学习中,因为学生对大体标本的畏惧心理和对散发的福尔马林气味的抵触情绪等,造成学生极度缺乏实验标本学习的自主性,导致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实验室优质的教学资源发挥作用,让学生去共同学习和探究系统解剖学知识,是当今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环境,将方便快捷的网络技术与基于PBL的对分课堂结合,打破传统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壁垒,是系统解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改革。此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相比,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它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广大学生为主体,在重点学习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引领学生参与经典问题讨论。在这种变化中,学生的上课热情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显著提高。以新时代的网络环境为背景,以学生为主导,以课堂对分为手段,教师与学生思维交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水平[2]。

1 基本理念

网络环境,在此特指适用于师生课程交流学习的网站、APP、小程序等,通过利用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QQ群课堂等网络途径,消除师生隔阂,引导学生参与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复习,达到促进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目的。

PBL教学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教授巴罗斯逐步用于医学理论实践教育。它是以学生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各个小组之间的讨论,提升学生充分利用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法与之前传统教学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教师不再填鸭式地向学生传送知识,而是以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设置出的问题为核心并引导学生探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3]。

对分课堂是2014年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开创的一种授课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给予教师进行授课,另一半给予学生,让他们按照课堂讨论的要求进行合作学习。它吸取了填鸭式教学、探究式课堂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将教学分为教授、融会贯通和小组探讨三个组成部分。对分课堂可以隔堂对分,也可以当堂对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4]。

2 实践流程

将网络技术、PBL教学法、对分课堂的优势有机结合,应用于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使学习成效显著。

课前准备  以5~6人为单位,按照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差异,将学生合理分组;每组安排一名小组长,负责沟通教师和组内同学,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在课程中组织组内同学有序讨论发言、进行总结。充分利用雨课堂、QQ等网络环境解析课内知识,引导学生懂得利用当今先进的网络资源,养成积极预习的良好习惯。

课程进行  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最大传输系统解剖学知识为目的,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提倡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原则。以网络环境为载体,运用实物模型演示,讲解重点、考点、难点,针对学生提出的疑点逐个进行分析讲解。教师适当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问题中去,提升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

人体结构复杂度高,系统解剖学内容众多,知识点繁杂,涉及大量名词和原理,难于理解更难于记忆。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上课待不住、无精打采,容易课上明白、课后忘记的现象,将课程时间一分为二,分为教师讲解部分和学生小组自由讨论部分,其中学生讨论部分为重中之重。首先,教师在大屏幕上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问题,学生按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集众人所长,组长为记录员,负责汇报本组讨论情况以及结果;其次,教師利用雨课堂、QQ等网络平台给每位学生发布讨论任务,更有利于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探讨,也对系统解剖学知识铭记于心,这也是检验平时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

课后安排  教师根据最新上课的知识点在雨课堂、钉钉等按时发布作业和复习任务,选择题为主、问答题为辅,可以适当安排课外讨论题让学生集中探讨,引发学生对系统解剖学的思考。组长负责监督本组学习情况并向教师反馈。

3 网络环境下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基于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讲课过程中追求完整详尽,学生趋向被动接受,鲜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在基于PBL的对分课堂中,教师不拘泥于固有教学模式,在充分引导后,留给学生进一步自主讨论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学生要想高质量地完成讨论作业,在课下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的学习安排和较强的学习主动性[5]。

增强师生间互动交流  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基本教学现状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后由学生在课下自己进行消化和巩固,而当学生在课下遇到难题时却很少会向教师提问,师生之间缺乏面对面交流机会。PBL与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疑惑即可当场举手向教师提问,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运用网络学习资源扩展学生思维  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与平台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围绕学生需求和国家人才建设需要,实现教学一体化。依托当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学生可以在多种教学平台上下载观看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视频,通过看得多,做到想得多,最后达到学得多的效果,打破局限的思维,涌出新的思想激流。

督促教师提高素质  基于PBL的对分课堂很难看成是一种可以让教师偷懒的教学方法。尽管在对分课堂上,教师只需把握精要,缩短了讲授时间,在讨论环节也无须介入,由学生自主发挥,但是课堂的方方面面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合理设置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高度集中精神当场解答学生问题等。因此,基于PBL的对分课堂对教师带来极大的考验,能有力地督促教师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4 网络环境下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基于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

1)基于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问题做引导,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若学生将全部的精神集中在如何解决和回答问题上,难免会忽略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2)基于PBL的对分课堂教学花样多,但教师讲授教学的时间少于传统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自觉性、主动性,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否则将难以消化。

3)决定基于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问题的设置,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数量和形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2]。问题太难,学生会失去耐心和自信;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缺少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合理设置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状态。

5 基于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改进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按需教学  教师在开展基于PBL的对分课堂前要充分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时的难点和疑点,提前对所授知识点进行难易分级,圈出重点和兴趣点,在课堂上着重精讲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知识点,简单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或邀请学生讲解,实现按需教学和个性化指导[6]。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  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前提前将教学重點、预习问题、多媒体课件等学习资料上传至学习群、微信群和雨课堂等,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外,还能在课堂利用一些小程序或应用APP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检验教学成果。

弹性分配课堂讨论时间  对分课堂从理念上提倡讲授和讨论各占一半,即将课堂时间进行对半分,但教师在应用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必时刻循规蹈矩,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和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等具体情况,对讲授和讨论的时间比例进行弹性调整。

6 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基于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可视为一种更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在帮助学生培养临床思维的同时也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总体而言,该教学模式提高了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符合培养国家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在其他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和实践可能会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不断改善,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晓平,王俊峰,彭云滔,等.PBL与微课融合应用于系统解剖学内脏学实验课的教学实践[J].教育现代化,

2017(28):247-249.

[2]刘杰.基于PBL的对分课堂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9):174-176.

[3]段永红.当前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14.

[4]赵臻,孙小媛.“对分课堂”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36-39.

[5]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6]袁海虹,周波,杨智昉.对分课堂+PBL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18):75-77.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网络环境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