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在本科会计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22何承丽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会计学内化讲授

钱 莉,代 彬,何承丽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1147)

传统的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一般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动输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由于会计知识对初学会计学的同学而言较为晦涩难懂,所以教师主动式授课,学生被动式接受的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尽理想。本文主要研究将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引入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后,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的反馈。

1 对分课堂的设计理念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他的关键创新点在于把教师的讲授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主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听课后,在课后有一定的时间自主学习和复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和吸收,学生回到课堂还可以进行相互讨论,教师课堂答疑。从知识的掌握过程上,可以把对分课堂分为3个环节,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PDA课堂。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学生不断内化知识,然后参与讨论以升华所学知识[1]。

这种方法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由被动听转为主动听、主动讨论、主动提问,教师由主动讲、一直讲转变为先讲再听再讨论的过程。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2 传统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传统的会计学基础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课下复习并做习题为辅。教师课堂授课主要以书本的课程章节为顺序,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基础、账户与复式记账、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会计凭证与账簿、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教学内容。会计学基础是会审财专业的基础核心课,专业性很强,尤其是理论知识相对较难理解,其针对的主要是企业经济业务实务操作环节。由于学生很少接触实务环境,觉得理论基础知识枯燥无趣,在学习上只是一味被动接受,学习效果并不好。然而会计学基础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前导课程,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中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

3 基于对分课堂的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实施情况

3.1 教学内容安排

对于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方法我们分为使用对分课堂章节和未使用对分课堂章节。未使用对分课堂的是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以及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中的筹资过程业务核算和供应过程业务核算,这几章的内容是该课程的基础知识。会计学基础的专业性强,晦涩难懂,难度系数较高,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理论框架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原来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依旧是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随机自由组合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要求学生课后思考问题,并配以辅导练习。虽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但为了更好地适应之后的对分课堂,在前几章的教学过程中,会穿插对分课堂的教学形式。

对于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中的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利润分配环节、会计凭证,财产清查和财务报告等章节,运用了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选取这几章作为对分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因为这几章是会计学基础的核心章节,也是基础内容,这部分知识直接对接初级和中级财务会计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在课下内化吸收有助于整个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

3.2 教学过程设计

在采用对分课堂的章节,即企业经济业务与核算、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章节,教师首先采用讲授式教学,让学生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基本理论,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然后让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对于课堂没有消化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同时提出问题,寻找其他资料进行课堂讨论,并由教师进行答疑。以下以企业经济业务与核算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为例,利用对分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具体见图1。

图1 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

在实行对分课堂时,教师要在第一次课堂内对之前所学的企业供应环节的业务流程、经济业务处理进行串讲总结,会计学基础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和步骤大致相同。对之前所学内容的回忆巩固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讲授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即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可能涉及会计科目及其相关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课下按照经济业务的处理流程思考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生产环节作出大致的学习预判。第一次课后,学生内化生产环节业务流程,以及涉及的会计科目,归纳整理生产过程中常见会计核算的业务处理,并作出整理笔记和思维导图。

第二次课堂内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讨论环节,二是讲授环节。学生首先讨论第一次课上的内容、课下内化查找的资料,以及学习当中的问题、生产环节中主要会计核算的业务处理的问题,讨论这一环节最后由教师答疑。在学生讨论完毕,教师答疑这一环节,我们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对分课堂,他将传统的课堂分为三部分:教师课上讲授(P)、学生课下内化吸收(A)、学生课上讨论(D)。

第二次课堂内的讲授环节引入了新的知识。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销售环节的业务流程,销售业务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及相关知识。第二次课下,学生内化销售环节业务流程,涉及的会计科目,归纳整理销售过程中常见会计核算的业务处理,并作出整理笔记和思维导图。

第三次课堂内,学生首先讨论上一次课上的内容和课下内化查找的资料,以及学习当中的问题、销售环节中主要会计核算的业务处理的问题,讨论这一环节最后由教师答疑。如此循环进行PAD课堂[2]。

在对分课堂的教师讲授环节,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和传统课堂的讲授不同。传统课堂几乎都是教师进行知识的精讲,让学生在课下理解记忆。而在对分课堂,由于课堂讲授的时间没有传统的多,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调整了每节课的讲授时间和课堂讨论时间,并没有完全达到对分;其次,对分课堂要引导学生课下内化吸收,并且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重新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的学习和课堂的讨论。

在对分课堂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在课下内化和自主学习这块存在问题。刚开始几次课学生的兴趣较高,课下会查找资料,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有些学生并未在课下吸收复习,为此引入对分课堂的“亮考帮”实施策略,要求每个学生在这一学期的对分课堂中,至少要收获一次“亮闪闪”,即在学生听教师讲授,并自行内化后将自认为收获最大、最有益的内容讲述给其他学生;每个学生至少对其他学生提问一次,提问内容为自己明白可能别人不明白的地方,即“考考你”;每个学生至少对自己不懂的内容去请教其他同学一次,即“帮帮我”。加入“亮考帮”不但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小组讨论效率[3]。

对分课堂的课上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是“对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思维深度的关键环节。在综合了学生学习情况和课程内容后,这门课并没有完全隔堂对分,有些内容课堂讲授完,会进行当堂对分。通过在课堂上的讨论环节,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都作为学习的主动者。

在教师的答疑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讨论情况进行安排,但至少每节课安排两次答疑,并且答疑需要对本次课的知识点做梳理总结。

3.3 成绩考核

对于成绩考核,我们一般注重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考核,期末考试会占到60%~70%,但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讨论环节,课后作业环节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也决定了在对分课堂下基础会计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不能仅仅依靠期末考试来进行,我们需要将平时成绩占比提高到 50%~60%。这些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讨论情况、个人作业、小组作业,期末笔试成绩占到40%~50% ,只有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学生才能够在平时学习中更加注重个人表现,更多参与到平时的学习中[4]。

4 对分课堂在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应用评析

本次教学改革在两个教学班开展,与之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相比,在以下几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

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会计学基础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基础专业课,学生在刚接触理论知识、专业术语时,免不了会觉得困难,尤其是学到借贷记账法、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的时候,很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不去思考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会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但是通过对分课堂,通过教师引导式、启发式的讲解,学生进行内化吸收,参与课堂讨论的环节后,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由于本次教学改革采用的是前几章教师讲授式教学,然后辅以习题加以训练,后几章在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的模式。所以在学期期末,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40%的学生更偏爱老师讲授式的教学方法,60%的学生更偏爱“生生+师生”互动式的“对分课堂”教学方法。

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总评成绩较前几届均分提高了3~5分,主要是平时成绩的比例增加和卷面成绩的提高。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及格率达到88%左右,较以往提高了2%~3%,说明引入对分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其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会计课程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从会计学基础到初级会计再到中高级会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近年会计准则改动比较多,学生可能在大一学习的内容,到大三就发生了改变,所以学生需要提高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对分课堂的内化和吸收,学生知识检索和知识更新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我们对分课堂需要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讨论,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在不断提高[5]。

最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传统课堂是教师满堂灌,教师通常为主动者,师生之间没有更多的交流讨论。对分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精炼所学的知识又要留白以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欲望,还要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越来越多,教和学同时发展,互相配合。

5 对分课堂在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反思

将对分课堂运用在会计学基础课程中,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高于一般的传统课堂,但是在对分课堂应用当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时间的分配,即授课和讨论时间的分配以及隔堂和当堂时间的分配。本次教学改革没有完全按照对分,即一半时间给学生,一半时间给教师这样严格进行。一直都在不断探索时间的安排,按照章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也没有严格执行隔堂对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时间的把控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其次,讨论环节的控制。在对分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自主讨论,最后由教师答疑。在学生讨论的这个环节,刚开始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很多小组的讨论浮于形式和表面,而且部分学生参与度不是很高。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在学生内化阶段,就要进行辅导和把控。因此要求学生提交在线作业,在教师批改作业的环节,加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内容。在学生内化阶段应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在讨论环节怎样做到学生思维的碰撞,是今后继续研究的地方。

最后,在对分课堂中,教师需要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平均一届学生80~120人,每次批改作业的工作量较大。由于本次改革仅仅对部分章节进行了对分,教师批改作业的量还不是很大,如果贯穿整个课程所有章节的学习,那么作业批改量就会很大。因此,学校可以给教师配备助教,帮助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应用过程中,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其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争取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会计学内化讲授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朗读教学呼唤文本情感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