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分析

2021-05-21李会荣

当代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尿常规尿液标本

李会荣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检验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尿常规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体检方式,也是医学检查三大常规项目之一,是判断肾脏早期病变准确率较高的方法之一[1]。通过尿常规,不仅可以发现肾脏早期病变患者尿液中蛋白和尿沉渣成分,也可通过尿液中相关成分诊断其他器官障碍疾病和部分全身性疾病,如肝胆疾病、血液疾病及流行性出血热等,其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2]。且尿常规检查,不仅可早期诊断疾病,也可根据患者尿中成分监测用药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帮助。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中较简单的检查方式,且具有无创优点,产妇也可根据其结果判定胎儿的健康状况[3-4]。但在临床尿常规检测过程中,尤其是收集尿液标本,仍然会有检查结果与患者症状不符合的情况发生,影响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误诊[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以降低误差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验出现误差患者124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59例;年龄18~79岁,平均(48.95±12.48)岁;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2~9 d,平均(5.16±2.41)d;体质量55~74 kg,平均(64.59±5.74)kg。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新鲜尿样本量>12 mL;③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样本有月经、白带、粪便等物质;②收集样品容器不干净或有水;③标本无申请单或有申请单无标本;④标本被阳光直射。

1.3 方法 在早上7:00~8:00,收集患者尿液;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尿液样本收集时间等,且在患者收集尿液的同时,控制患者饮食。收集尿液样本后,使用自购于珠海科域生物公司型号为KU-500 的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所有操作按照SOP标准严格执行,依据仪器和试剂说明书设计检测步骤,质控2次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影响尿常规结果的因素包括实验室相关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保存因素以及标本送检因素,见表1。

表1 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尿常规是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其中相关成分指标,可对检查者的身体进行初步判断,有利于进一步制定治疗计划。但在临床工作中,其检查结果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且从收集尿液标本到送检的每个过程均可能出现差错,影响检测精准性[6]。

本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尿常规结果的因素有实验室相关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保存因素以及标本送检因素。分析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①实验室相关因素。尿液分析过程均是在实验室进行,且使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查,但在使用该仪器检查时,其方法、操作及尿试条等均会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且检查仪器自身的性能也会降低患者的尿检结果准确性。因此,若要最大程度避免因实验室相关影响因素,需高质量的控制检验过程。如患尿液标本需保存在密封容器中,尿试条需在标签规定时间内使用,不可过期,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仪器操作规范进行;此外,在检测过程中,不可将未用完的试纸条再次放回容器中。最后试尿条不可用手接触,避免影响结果[7]。②药物因素。进行该项目检测的部分患者多为已被确诊有用药史或有相应临床症状自行服药者,其自身用药情况可能会对尿常规检查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且会因为药物种类不同,药物效果存在差异,导致患者的尿检结果出现不准确性。如患者检测前,口服嘧啶类药物,其尿检结果则会出现碱性,经仪器检测后,其尿蛋白指标则为阳性[8]。如果患者检测前口服阿司匹林,患者尿液中胆红素指标则较高,其结果对疾病判断则会出现一定误差。因此,在患者行尿常规检查前,医生应进一步了解患者用药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检查结果,或重新定检查时间。③标本采集因素。尿常规检查的尿液应是当天收集的新鲜尿液,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长,导致不新鲜,或被周边环境、空气所污染,可能会导致尿液中部分物质发生化学或者物理变化,后再次经检查,则可能会产生一定误差。因此,相关人员收集尿液后,60 min 内需送至实验室保存,且对空气中氧气以及二氧化碳进行隔绝,避免尿液中细菌繁殖和尿液发生变化[9]。④标本保存因素。一般尿常规检查是在收集新鲜尿后一段时间,故在收集好新鲜尿至检测过程中需有一定的保存标准,如应保存于24 ℃温度下,保存时间最长应<1 h。温度>24 ℃,有助于细菌滋生,影响尿液标本的质量;保存时间>1 h,尿液则会出现变质情况,如会出现氨气的味道,且尿液中的尿胆原等含量会因为尿液时间过长,从而有下降趋势。因此,收集好患者新鲜尿液后,应及时检测,若2 h内未检测,应在尿液中添加防腐剂,冷冻保存,且最长待测时间需<4 h。⑤标本送检因素。临床上,正常的标本由收集好至检测的过程最低有30 min时间的间隔,工作人员采集到尿液后,需将时间、患者姓名以及病情情况贴于尿液容器上,使检测者可直观看到患者信息,将检查结果与患者准确信息对应,但该过程中极可能会出现失误,如时间写错、检测人员看错时间等,均会造成检验失误。且在收集到尿液标本后,异物可能会掉落到仪器中,或接触到空气中灰尘等,因此,在标本送检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仔细的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化验单进行对照,并于2 h 内及时检测。且应查看容器内是否出现可能污染尿液的异物或因素,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0]。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较多,多与实验室相关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保存因素以及标本送检因素相关,故在尿常规检验中,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规避上述风险因素,从而保证尿液检测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尿常规尿液标本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跟踪导练(三)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