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儿科临床NO级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021-05-21刘青胡锦燕

当代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能力护士

刘青,胡锦燕

(江西省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儿科临床护士需具备较强耐心、责任心、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尽量减少操作失误,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1-2]。传统教学方案缺乏一定灵活性与综合性,且方式较单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3-4]。思维导图最早出现在英国,将放射性思考作为基础因素,结合图文方式,将各主体所存在联系、层次做处理表现,在形象表达中还被称为心智图、心灵图[5-6]。图文形式可采用不同色彩、字体进行展现,这也是思维导图所存在的特点之一,通过其独特表现将各项结果可视化,其目的是开发左脑逻辑,全面调动右脑想象力、整体思维,以便开发大脑潜在能力[7-8]。基于此,本研究探究思维导图在儿科临床NO级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本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新入职的儿科临床NO级护士2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培训方式分为对照组(2015 年7 月至2017年12月)和实验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各10名。对照组中男1例,女9例;年龄20~25岁,平均(22.5±3.0)岁;本科及以上2 名,专科8 名。实验组中男2 名,女8 名;年龄21~26岁,平均(23.5±3.5)岁;本科及以上3名,专科7名。两组护士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儿科临床NO 级护士;20 岁≤年龄≤24 岁。排除标准:依从性差者;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案,即一对一教学方式,对护士讲解专业知识与具体操作内容,并在培训结束后对其进行考核。

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①选择培训人员:首先,选用专业老师对护理管理人员实施思维导图培训课程,其目的是可熟练掌握思维导图教案,并可自行绘制。其次,对本科室中级以上护理专业职称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并详细熟练掌握思维导图,以丰富临床知识。技能通过思维导图展现,并对有良好沟通能力与授课能力的资深教学老师进行相应培训。②培训方式:由科室护士长在培训开始前向培训护士详细介绍思维导图相关知识,并告知培训内容会通过思维导图方式进行,使接受培训的护士做好相应心理准备。培训内容包括:护理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以及常用护理技术、常用与急救药物知识等,培训主题由培训老师进行拟定,拟定完成后护理人员根据老师指导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主题在画纸中央凸显,要求思路清晰,图像寓意明确;扩张分枝:为凸显所表达内容,可选择熟悉记忆性图画进行描绘,其目的是通过记忆图画将各分枝重点展开,其数量范围可在5~7个;在各分枝处使用关键词对其进行总结;使用不同颜色、文字、图画等方式对内容进行表达,以便记忆学习;尽量发挥自己视觉上的想象力,利用自身创意制定自己的思维导图。③思维导图在儿科临床NO级护士中的应用:以常见儿科疾病护理常规为培训内容,即以“小儿肺炎护理措施”为例,在教师引导下将思维导图绘制为6大模块,即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氧疗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即根据不同病症小儿患者,根据药物剂量、病房护理、疾病宣教、辅助氧疗治疗以及易引发并发症进行相应政策护理,之后根据每个模块的特殊性、目的性与重要性。护士人员集体进行讨论时,可由本人选择想展现模块进行相关导图绘制,完成后,与他人进行交流,目的在于提出不同观点,便于下次改进。当思维导图绘制成功过后,下发给每名接受培训的护理培训人员。护士在复习过程中应反复对思维导图进行重复,以便强化记忆。

1.3 观察指标 ①思维能力评分: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思维能力评分,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9-10],量表中共70个条目,7个维度,包括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各维度最小认可分为40分,>50分为评判思维能力强,分数越高代表思维能力越高。②满意度: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满意度,非常满意:90~100 分;基本满意:60~89 分;不满意:评分<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培训前后思维能力评分比较 培训前,两组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实验组思维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培训前后思维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培训前后思维能力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项目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总分培训前培训后实验组(n=10)46.92±3.47a 47.01±3.49a 47.52±3.51a 48.72±3.66a 48.91±3.71a 48.94±3.84a 48.25±3.57a 334.71±40.5a对照组(n=10)40.45±3.01 40.61±3.04 40.78±3.08 41.01±3.11 41.74±3.21 40.57±3.02 41.12±3.05 278.1±30.4实验组(n=10)40.48±3.01 40.63±3.06 40.82±3.07 41.03±3.06 41.76±3.26 40.60±3.04 41.14±3.07 279.41±30.6对照组(n=10)43.78±3.27 43.92±3.34 43.99±3.36 44.01±3.41 43.98±3.32 44.03±3.43 44.08±3.46 291.41±32.7

2.2 两组培训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培训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临床决策与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也是护理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护理的保证[11-12]。从20世纪的90年代开始,临床研究者开始关注思维有关的态度、习惯、性格等特质方面,而通过评判性思维情感特质培养可有效提升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水平,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新型趋势[13-14]。同时,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是以记笔记方式进行相互学习,且记录过程仅有一种颜色,记忆点不深刻,重点不突出,而这种模式会令自身的左半球大脑处于超负荷状态,而负责颜色与形态的右半脑处于停机状态[15-16]。而对于临床NO级护士,内容较繁琐,需详细掌握科室内各种仪器、设备等操作,以全面掌握本专业常用药物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因此,会加大学习难度[17-18]。思维导图可依据简单、自然、强烈等特点令大脑接受,其层次清晰,概括性、联想性强等特点被临床护士接受,同时,打破传统做笔记方式,采取色彩与图像绘制记录学习内容,加深护士记忆[19-20]。

本研究结果表明,培训前,两组护士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实验组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思维能力评分分为7 个小结,在7个小结的每项评分中,寻找真相、开放思想是新式培训方式中的新颖模式,也是思维导图的特点之一,而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从这2个小结的评分中可得出,临床NO级护士在思维导图指导下,有效提高系统化、分析能力,进而整体提高自身能力[21]。分析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表明,NO级护士通过自身临床经验,在保持自身良好护理基础上,应针对患者不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调整护理模式。同时,实验组培训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思维导图指导下,可有效提高护士思维能力,同时,提高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培训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临床NO级护士培训中应用思维导图,可有效提高护士思维能力和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并提高培训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能力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培养思维能力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培养思维能力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