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应用

2021-05-21韩雪

当代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氧分压二氧化碳呼吸衰竭

韩雪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急性呼吸衰竭属于危重病症,可导致机体呼吸功能发生损伤,临床短期主要表现为缺氧、气体交换障碍、二氧化碳潴留等,若不及时进行抢救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关键是纠正缺氧,并改善呼吸[1]。人工机械通气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在临床急救治疗中应用较广泛。无创正压通气是一种新型的通气技术,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急诊治疗[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氧疗,n=43)与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n=47)。对照组男27 例,女16 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3.02±11.33)岁;急性加重期慢阻肺22例,重症哮喘11例,急性左心衰6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3.77±10.96)岁;急性加重期慢阻肺23 例,重症哮喘12 例,急性左心衰7例,其他5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表现为高热、寒战、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功能损伤等症状者;③凝血功能正常者。排除标准:①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②心、肝、肾、肺等器官功能衰竭者;③除急性呼吸衰竭以外的呼吸道疾病者;④近1 个月内存在呼吸道感染史者;⑤表达障碍、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氧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给予抗感染治疗,并应用血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并给予氧疗进行调节,若病症无改善,进行气管插管与有创机械通气。

1.3.2 观察组 采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型号:双水平BiPAP AVAPS 无创ST)进行呼吸治疗,将面罩与呼吸机连接,患者取半卧位,固定面罩,并设置通气模式为S/T模式,起始吸气压力为12 cmH2O,呼气压力为5 cmH2O;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吸气压力与呼气压力,并调节吸入氧浓度与脉搏血氧饱和度;根据病症好转情况调节使用时间,直至成功脱机;如病情加重,达到气管插管标准时给予有创通气。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 h后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pH。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气管切开率、再插管率。③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呼吸肌无力、急性肺水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治疗前,氧分压、pH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对照组,氧分压、p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气管切开率、再插管率比较 观察组气管切开率、再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会迅速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发生缺氧、呼吸性酸中毒等,进而引起机体多种器官功能发生障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该病需及时抢救。目前,急性呼吸衰竭拔管后的治疗方式有常规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均能改善通气,增加吸氧,维持血氧量,选择不同的通气方式可影响疾病治疗效果与预后[3]。常规氧疗可扩张支气管,保持气道通畅,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该种治疗方式的预后较差,易出现并发症,需再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4]。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利于改善气体交换情况与呼吸窘迫症状,从而减慢心率,缓解患者情绪,促进血氧饱和度升高[5]。

表1 两组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heart rate,oxygen partial pressure,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and pH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heart rate,oxygen partial pressure,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and pH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对照组(n=43)观察组(n=47)t值P值对照组(n=43)观察组(n=47)t值P值心率(次/min)113.47±9.93 114.05±10.26 0.272 0.786 96.12±7.47a 85.26±6.98a 7.130 0.000氧分压(mmHg)56.01±8.03 55.76±8.21 0.146 0.884 92.87±9.02a 98.89±10.63a 2.883 0.005二氧化碳分压(mmHg)50.02±3.45 49.88±3.61 0.188 0.852 43.22±3.01a 38.75±2.30a 7.956 0.000 pH 7.21±0.03 7.20±0.02 1.819 0.073 7.44±0.03a 7.47±0.04a 3.935 0.000

表2 两组气管切开率、再插管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racheotomy rate and reintub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治疗前,氧分压、pH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对照组,氧分压、pH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心率与血气指标。采用常规氧疗的方式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较差,需再次插管给予创机械通气才能缓和临床症状,因此,气管切开率、再插管率较高[6]。无创正压通气不需通过建立人工气道进行通气,可减少气管切开、再插管,缩短通气时间,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气管切开率、再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式可降低气管切开率、再插管率。另外,有创机械通气虽然可打开气管,有利于缓解呼吸困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需建立人工气道,造成肺损伤,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8]。无创正压通气无需切开气道,能减少由打开气道而引起的并发症,且该种方式简单快速、安全无创、重复性好,患者的依从性较高[9-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8%,提示,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式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率与血气指标,并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率、再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氧分压二氧化碳呼吸衰竭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