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动态改变分析
2021-05-21贾敬周孙继伟李飞袁五营
贾敬周,孙继伟,李飞,袁五营
胸外科患者治疗一般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由于手术治疗过程时间长、治疗难度大、创伤明显、手术风险高,因此手术中常需要患者一侧肺叶萎缩方便手术顺利进行[1-2]。但患者肺叶萎缩对肺部功能影响较大,且常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身体健康[3-4]。重症肺部感染是胸外科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重症肺部感染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5-6]。肺部感染患者常伴随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且通常存在于肺组织的慢性炎症中,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活化后的炎症细胞会共同参与肺损伤和肺组织疾病的过程,从而影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7]。本资料对胸外科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过度产生和机体内炎症反应失衡情况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诊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的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观察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126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13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存活组168例,其中:男98例,女70例;年龄32~58(46.91±13.20)岁;肺部感染病程1~21(12.37±3.10)d;死亡组92例,男51例,女41例;年龄33~56(45.31±14.06)岁;肺部感染病程2~20(12.19±2.84)d。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8];(2)患者均接受过胸外科手术;(3)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4)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患者;(2)合并其他全身性感染疾病患者;(3)妊娠期、分娩期妇女;(4)患者有严重肝脏、肾脏功能性损伤。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相关伦理标准。
1.2 方法
1.2.1 血清样本采集与药敏试验 (1)血清样本采集:患者于入院时、健康体检人员于体检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液5 mL,并以较慢速度注入干燥试管,向干燥试管中添加10 mL的10%乙二胺四酸(广州托力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振荡均匀后行常规离心,离心速度为2 000 r/min,离心时间为15 min,取操作后上层清液置于-80 ℃冷藏箱保存备检。(2)药敏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上海抚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定TNF-α、血浆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Interleukin,IL-10指标水平,对比各组患者异同。
1.2.2 病原菌培养与分析 采集感染患者咳痰样本并行常规细菌培养,将样本接种于检测平板上进行培养。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法国梅里埃生物仪器有限公司)对样本病原菌菌株种类进行鉴定,并使用配套的药敏试验鉴定卡对不同抗菌药物进行试验,采用K-B鉴定法(上海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鉴定,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及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7年版相关标准进行。质控菌株为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中国卫生部临检中心)。
2 结果
2.1 3组研究对象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TNF-α、sTREM-1、IL-10指标高于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最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研究对象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2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存活组TNF-α、sTREM-1、IL-10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胸外科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 26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28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86株占比65.96%,革兰阳性菌70株占比24.82%,革兰阴性菌种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见表3。
表3 260例胸外科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
3 讨论
患者接受胸外科手术后由于伤口暴露时间较长、长期卧病休息,因此患者免疫力下降明显,容易导致细菌、肺部真菌等病原菌感染,对患者术后康复、生活质量等影响较大[9-10]。重症肺部感染是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手术过程中手术范围较大、术中气管插管对机体呼吸道黏膜造成的损伤较大、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同样会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1],且临床研究[12]表示胸外科手术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要高于其他手术。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机体内炎症介质发生极大变化,因此炎性因子也常被作为诊断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或者感染程度的常用指标。炎症因子在肺部感染患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除了在起到局部肺泡灌洗液中表达较高外,在外周血中表达也较高[13-14]。临床研究[15-16]表示,肺部感染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差于健康人员,可能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炎症反应剧烈,凝血系统被过度激活有关,此时凝血因子被消耗过度,导致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观察组TNF-α、sTREM-1、IL-10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最低。可能原因是长期的炎症反应反而降低了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病原菌更容易入侵使患者加重机体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机体处于恶性循环状态[17-18],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患者治疗与康复。存活组TNF-α、sTREM-1、IL-10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指标水平。提示TNF-α、sTREM-1、IL-10等血清炎性因子对预测、诊断患者感染程度及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可以根据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动态改变情况进行联合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资料中26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28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86株占比65.96%,革兰阳性菌70株占比24.82%,革兰阴性菌种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调查[19-20]显示肺部感染主要与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存在密切关系,与本资料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参考意义,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情况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本资料具有一定不足,如选取患者例数较少导致样本提供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需要在往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胸外科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和普通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重症感染患者指标水平最高,死亡重症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高于存活重症感染患者,重症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