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对援鄂护理人员认知倾向和健康状况的中介作用
2021-05-21汪玲项伟刘莉徐巧
汪玲,项伟,刘莉,徐巧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前往武汉一线支援。随着时间的推移,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作为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较多的护理人员,护士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也随之大幅度增加,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出现焦虑、紧张、睡眠障碍等问题[1],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同时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还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如何提高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成为战胜疫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积极心理学极力倡导要关注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及心理健康。认知倾向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及外界事物的评价和态度,包括乐观和悲观的认知观念和态度,其对焦虑、抑郁等情绪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2],是影响心理健康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心理弹性作为个体的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帮助个体在面对逆境和发展挑战时,提高其积极适应的能力,并且保持良好、自我恢复或茁壮成长的能力[3],在护理行业,心理弹性已被看作是护理活动中协助护理人员良好地适应生理和心理损害的一个基本要素[4],探索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可以更深入分析认知倾向对抗疫一线护理人员健康状况影响的过程和作用机制。本研究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探究抗疫一线护理人员的认知倾向、心理弹性及健康状况三者的内在关系,以期通过提高积极认知倾向及心理弹性水平,为后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一线护理人员健康状况水平干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10日—2020年4月1日湖北省武汉市某军队医院220名抗疫一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取得护士资格证;参与此次COVID-19的患者救治与护理;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者。排除标准:非新冠肺炎救治及护理一线或预备参与救治及护理一线的护理人员。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 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个数、文化程度、职称、护龄、抗疫工作时间、目前所在科室、人员类别等。(2)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原量表由Connor等[5]于2003年编制,2007年国内学者于晓楠等[6]翻译、修订为中文版量表,包括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共25个条目,计分为0~4分,总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弹性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系数为0.928。(3) 认知倾向量表: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Schier M.F和Carver C.S编制完成,共包含10个条目,分悲观和乐观2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即非常不符合计“0”分,非常符合计“4”分,得分越高表明认知倾向越积极,该量表系数为0.692,接近0.7,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7]。(4)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由国内学者许军等[8]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和现场调查法编制,由10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包括自测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3个方面子量表,采用0~10级评分法,条目18、34、47、48为健康总体自测条目,不参与量表的最终计分,分值越高表明个体健康状况越好。分析指标包括子量表得分及量表总分,分值越高表明个体健康状况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信度系数为0.872。
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使用问卷星制作二维码的形式,不记名调查,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在援鄂期间,由研究者本人将问卷星制作的二维码推送给各科室护士长,护士长在各科室援鄂护理人员微信群中发布,由援鄂护理人员进行填写,本研究均通过测试者本人知情同意,经湖北省武汉市某家军队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3 质量控制 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相同IP地址只能作答一次,保证填写者为本人且不能反复作答,问卷中全部选项填写完毕后方可提交,同时实时进行后台监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可靠性。共收回问卷220份,有效问卷220份。
2 结果
2.1 援鄂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所调查援鄂护理人员共220例,具体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援鄂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 (n=220)
续表
2.2 不同特征援鄂护理人员心理弹性状况 援鄂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得分为(89.60±11.6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援鄂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抗疫工作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人口学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已婚的心理弹性明显高于未婚;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心理弹性明显高于大专及以下;抗疫工作时间为11~20 d以及≥50 d的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均明显高于抗疫时间≤10 d的一线护理人员。见表2。
表2 援鄂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单因素分析
续表
2.3 不同特征援鄂护理人员自测健康状况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援鄂护理人员健康状况在婚姻状况、子女个数、文化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分析结果显示已婚的健康状况显著高于其他(离异、分居、丧偶),子女个数为1个的健康状况显著高于子女个数为2个及以上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护理人员健康状况高于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下的护理人员,其他人口学特征的援鄂护理人员心理弹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援鄂护理人员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
续表
2.4 援鄂护理人员认知倾向、心理弹性及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 援鄂护理人员健康状况与认知倾向、心理弹性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8、0.542,P<0.01),认知倾向与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乐观维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3、0.353、0.334、0.313,P<0.01)。见表4。
表4 援鄂护理人员认知倾向、心理弹性及健康状况的相关系数(r值)
2.5 心理弹性中介效应分析 为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个数、文化程度、职称、护龄、抗疫期间所在科室、人员类别、抗疫工作时间的影响,以上述变量为控制变量,以健康状况为因变量,以认知倾向为自变量,建立方程1,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认知倾向为自变量建立方程2,以健康状况为因变量,认知倾向和心理弹性为自变量建立方程3,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倾向可正向预策健康状况(β=0.328,P<0.01);认知倾向可正向预测心理弹性(β=0.312,P<0.01);方程3显示认知倾向(β=0.051,P<0.05)和心理弹性(β=0.479,P<0.01)对健康状况的预测显著。方程2和方程3相比,对因变量的解释上升了17.7%,说明心理弹性在援鄂护理人员认知倾向和健康状况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见表5。
表5 援鄂护理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分层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援鄂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分析 本研究发现援鄂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国内其他护理群体的研究结果不一致[9-10]。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中军人及文职护士占比达到52.2%,既往工作的过程中,军队医院护理人员除了要完成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外,还必须不断的接受高强度的军事体能训练,以应对未来战争和突发灾害对卫勤保障的要求,因而具有更高的职业压力体验[11]。此次为更好的打赢这次防控疫情阻击战,抽组的均是各医院的精兵强将,在本研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达到31.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82.3%,护龄≥11年占比为51.4%,该部分群体均是科室的中坚力量,经常需要面对各种事务,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历的压力性事件较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使其更从容的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和困境,显示出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10,12]。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已婚的护理人员心弹弹性高于未婚的护理人员,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护理人员心理弹性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这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10-11]。对于已婚的护理人员而言,更易能从家庭等亲密关系中得到面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支持,同时来自家庭的支持与帮助能够给护理人员带来希望,可以增强心理弹性,是心理弹性的首要保护性因素[13],另外对于已婚的护理人员来说,照顾家庭、养育子女也是一种压力和挑战,由于她们有较好的处理生活压力的能力,可使其更加从容、冷静、客观的看待工作中的压力,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学历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在不断的学习专业课以及实践课的过程中,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经过不断锻炼提高了自身处理困难的能力和积极排解压力的能力,同时学历较高的护理人员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也较强,在面对工作过程中的应激事件及重大事件,能够采取较多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9-10],把压力转为动力,因此,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护理人员心理弹性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抗疫工作时间11~20 d、≥50 d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10 d,可能的原因是抗疫工作时间11~20 d、≥50 d的护理人员相对于抗疫工作时间≤10 d的一线护理人员来说,参与一线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与护理工作时间较长,心理素质、适应能力、抗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面对突发事件以及应急事件也更有控制力和调和力,因此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
3.2 援鄂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已婚护理人员健康状况高于离异、分居及丧偶的护理人员,可能的原因是已婚的护理人员相对于离异、分居及丧偶的护理人员来说能够获得更多来自配偶和家庭的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援鄂护士减少对工作压力的感知[14],同时能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任务聚焦度,使个体采取更积极的方法处理问题,进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对于已婚的护理人员而言,照顾家庭是幸福也是压力和挑战,可使其更加从容地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和困境[3]。子女个数为1个的健康状况高于子女个数为2个及以上的健康状况,可能的原因是在疫情高发期间,子女个数为2个及以上的护理人员相对于一个子女的护理人员来说,可能对子女和家庭的内心牵挂更多一些,害怕自己成为传染源以及担心子女安危无疑加重其心理负担,增加焦虑感、恐惧感,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护理人员健康状况高于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下的护理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高学历护士通常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学习期望和良好的职业规划,更容易获得来自领导、同行的积极评价,使其或多或少会存在优势心理,也能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平台和机会,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缓解心理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3.3 认知倾向、心理弹性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援鄂护理人员认知倾向总分及乐观倾向维度与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在其他群体的研究结果一致[15-16]。一线护理人员由于要完成各项繁杂的护理工作,往往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充满高浓度气溶胶的隔离病房环境中,心理压力感知较大,认知倾向是影响心理健康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拥有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能够积极客观地看待压力并采取措施恰当的应对压力,负性情绪如焦虑、恐惧等感知较少,因而心理健康水平较高[15]。以往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同样也表明具有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总是会对未来抱有良好的期待,这种期待能给人带来正面的能量,让个体能积极的面对和解决问题,与情绪定向和逃避方式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同时拥有乐观倾向的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多,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16]。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均与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以往的研究[10]表明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弹性较高的个体在面对困境时,个人应对如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能力较强,产生的心理困扰较少,自我调适较强,因此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心理弹性对健康行为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越高的个体更倾向于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以促进自身健康[17]。认知倾向与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乐观维度均呈正相关,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拥有积极认知倾向的个体,能够积极的看待生活事件,心理排压能力较强,往往都有坚韧、顽强的品格,相对于消极认知倾向的个体来说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乐观维度水平较高,因此认知倾向越积极,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乐观维度水平越高。
3.4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部分介导援鄂护理人员的认知倾向和健康状况的相关性,这一结果表明认知倾向既可以直接影响抗疫一线护理人员健康状况,也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抗疫一线护理人员健康状况,这提示心理弹性在认知倾向和健康状况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姜乾金[18]教授的应激系统理论表明当个体遭受压力性事件时,会激发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如认知评价等,引发应对反应,这一反应即为个体因压力而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及躯体方面的症状。对于抗疫一线护理人员来说,参与一线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与护理工作是一种压力性事件,从而影响他们的认知、应对并决定他们面临困境的防御能力,进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抗疫一线护理人员面对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压力时,乐观的认知倾向能培养积极情绪[19],促使其积极的看待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个体面对困难的积极体验越强,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从而使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20],如采取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舒缓压力,增进身心健康。
心理弹性作为重要变量,可以有效介导认知倾向与健康状况的关系,因此,在以后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医院管理层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实施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帮助减轻对于压力的感知,提升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水平,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一线护理人员对于压力的乐观认知,面对压力和困境时,有积极应对能力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培养积极、乐观、坚韧的心态,在接受来自生活和工作挑战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增进其对压力性事件的正性体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