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5-21张国峰余绍金曾瑜琳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肱骨肩关节钢板

张国峰 余绍金 曾瑜琳

(惠州市中信惠州医院骨科 , 广东 惠州 516000 )

肱骨头骨折是临床中的常见骨折类型,其一般表现为肱骨近端骨折粉碎性骨折,属于肩关节脱位的常见疾病[1]。肱骨头骨折临床中涉及到非手术保守治疗与手术复位治疗2种,按照Neer分类[2]中的判断标准,1、2部分的骨折患者一般是以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预后效果相对理想。但是对于2部分以上骨折,则需要采取切口后复位并结合内固定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但治疗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近年来,随着骨折医学理论与解剖锁定钢板的不断发展,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成为了一种可靠的内固定材料[3],且治疗效果较好。对此,为了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水平,本文以对比总结方式探讨肱骨头骨折的不同手术方案及其疗效,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部分骨折患者为例进行回顾对比研究。采用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总共选取60例患者,60例均属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观察组30例,男女分别为18例、12例,年龄54.52岁,Neer分类中2、3、4部分分别有10例、14例、6例;对照组30例,男女分别为17例、13例,年龄55.02岁,Neer分类中2、3、4部分分别有11例、13例、6例。2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方案,因为手术方式普遍,经验丰富,在此不详细介绍。观察组采取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具体手术操作如下:维持仰卧位,适当抬高患者的肩部。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全身麻醉或者是高位臂丛神经麻醉。应用肩关节肩峰之下、上臂中间位置做切口,充分暴露三角肌。向双侧牵拉并维持三角肌的暴露效果,同时在肱骨大结节暴露位置采用骨折修复复位处理,复位期间需要做好对肱二头肌和肱骨大结节位置的修复,尽可能保障骨折的复位正确。植骨:在肱骨骨折处植入长条状骨,由于肱骨颈处发生骨折的概率很大,因此在肱骨颈骨折与骨缺损处放入人工骨条,增加颈骨处的骨质,填充肱骨头,促进骨愈合。固定:固定时要先确保骨折断端的对位与对线缝合解剖复位要求。包容性弯曲,使得三叶钢板对肱骨头进行四面围绕,将粉碎的骨折围绕于某一范围。锁定钉固定钢板三叶部,形成立体固定。术后提供早期功能锻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督促其逐渐开始锻炼,同时锻炼期间需要杜绝过于心急导致锻炼强度过大。同时在锻炼期间需要做好协助与保护干预,预防摔倒、跌倒以及过度锻炼所导致的额外损伤。康复训练干预的初期以定时更换体位,逐渐增加肩关节摆动训练、日常行为能力训练,并适当强化运动平衡、协调操作以及上下楼梯等训练内容。康复锻炼应当遵从被动运动逐渐到主动运动,从姿势控制到随意运动。在非治疗的时间让患者开展坐位训练,床位适当摇高后在患者可以承受的时间保持坐位,并逐渐开展床边平衡训练、下床走动。

3 观察指标:回顾性统计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指标涉及到手术期间的操作时间、出血量以及愈合时间。术后随访根据Neer评分[4]判定,随访时间为术后6-12个月,评价分为3个等级:优:91分-100分、良:70分-90分、差:69分以下。临床疗效=(优+良)/总例数×100%。(3)肩关节功能评分以Lequesne积分为主。

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基础资料以及观察指标均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在数据录入之后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处理,采用离散或连续类型方式实现对数据的录入,针对定性的数据不应用分类处理。P<0.05代表适用统计学标准。

5 结果

5.1 2组手术指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愈合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5.2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的数据优势显著,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5.3 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突出,组间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的数据优势显著,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讨 论

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受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患者的年龄、骨折程度以及适应证等都会直接影响手术方案的选择[5]。临床中对于损伤严重程度比较轻微的患者,一般是以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应用螺丝钉内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这一些方法能够减少骨膜的剥离,减少骨折后再次移位的几率,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于较严重的骨折,如3、4部分骨折,骨折有明显移位,这时螺丝钉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都没法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需要更加坚强的内固定技术,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则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采用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具有以下的优点:(1)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具有柔韧性,手术中可根据个体化进行弯曲塑性;(2)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的构型与人体肱骨近端贴服程度较好,对近端骨折具有很好的围绕作用,在适当弯曲之后能够对肱骨近端形成三方围绕;(3)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顶端带有0.3cm长的带孔尖头,可在手术中弯曲尖头,通过螺钉锁定,具有加压固定作用;(3)万向型解剖锁定钢板三叶部的钉孔还可允许任意角度的钻入,且螺钉抗剪切力、抗拔出力强[6]。

内固定手术是对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基础,在内固定手术中完成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手术时机可选择骨折后4-7天,因为那时患者骨折处肿胀较之前有所消退,若手术中控制得当,可会减少出血量。伤后时间越长,则肿胀会愈发明显,骨折端吸收。传统内固定手术采用的克氏针没有固定的坚强可靠性,新的内固定材料逐渐应用于临床。随着AO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内固定材料的研发与改进,当前内固定手术与内固定材料都有了新的变化。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就是其中有效的材料,由于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相比于其他材料与肱骨近端更匹配,从而增强了内固定的坚强可靠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都没有发现明显移动,由此可见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可靠性较好。2部分以上骨折的主要问题就是复位,其中肱骨头后部常是手术盲区[7]。基于此,笔者认为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需要注意:充分观察肱骨近端的解剖学标志,了解解剖的固定位置如肱骨大小结节、二头肌等。若患者多部分骨折,则可以手术中切断二头肌腱长头肌腱,便于折块之间的复位。在固定结束后,需要对肱骨近端软组织进行分层缝合。最后可以充分借用C型臂X线机,对手术进行指导与证实。不过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三叶钢板的结构不能完全与肱骨近端相匹配,其次是肱骨近端主要为松质骨,因此在使用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时,可能会产生压缩嵌压的现象,尤其是当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的全部螺钉都固定完成后,骨折端周围的塑性运动呈现出近端钢板的形状[8],会挤压到少数骨折块,影响骨折块的复位,对骨折的愈合产生影响。而手术中合理放置三叶钢板与提前进行塑型,能够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在术中格外关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的数据优势显著,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突出,组间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的数据优势显著,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P<0.05)。患者手术的目的主要是恢复肩关节功能,患者术后进行固定与锻炼,早期与被动运动为主,随着时间延长,逐步加大运动锻炼强度,扩大活动范围,主动进行内旋、外旋等训练。术后的运动与锻炼有助于减轻术后肿胀情况,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康复训练是获取良好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三叶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属于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康复指标,强化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肱骨肩关节钢板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
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