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学生的行为意义及教育引导
2021-05-20沈珠振
沈珠振
[摘 要]通常学生的行为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而原因则在学生之外。仅从表面现象解释学生的行为有时是片面甚至错误的,如果从需要满足的角度看,学生的行为有其合理性。因此,应该将理解学生的行为意义和有效教育作为前提,最好是把学生个体行为放到社会关系中来理解和分析,辅之以合理的教育评价和教育引导,使其更具教育意义和效果。
[关键词]行为意义;教育评价;教育引导
关于学生行为评价的研究,江苏省南京市宇花小学历经了教师自由弥散式、组团合作式、行政推进式、立项课题攻关式等过程,并且于2018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班教育情境下儿童累积式自我评价的研究”。目前,学校正积极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并试图通过子课题“小学生行为现象及行为意义的研究”区分学生的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透析学生行为背后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然后根据获得的客观信息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提升自我评价能力,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一、评价指向学生行为的意义
一般来说,学生的行为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人们往往根据视觉摄入的信息进行主观分析与判断,而不同主体感知会有不同的反应结果,或正确、或错误,或二者兼有。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具体行为,教师应全面考察其指向的心理活动,正确认识其实际意义,从而避免因主观评判有误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1.基于学生的基础,期待可能
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多会尽情地展现他们天真烂漫的一面,但在嬉戏玩耍中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越“雷池”,使小伙伴之間产生矛盾。儿童之所以称为“童”,从汉语词典中可知一二,即“童”有“小孩子”“未长成的”这样的释义。小学生既然为“童”,那么教育工作者就不应对其苛责求全,而要在活动中认识他们,让活动助推他们快乐成长。
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异常行为多因紧张的人际关系所致,若不及时介入矫正,则异常行为会因量的积累而引发质的改变,最终变成难以纠正的坏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处在此阶段的学生要学习如何正确与同伴交往,如何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学会正确处理好自身与外部的关系。为此,教师应鼓励并支持小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为建设班集体出力,在集体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耐挫能力。
在学生管理中,个别学生常被教师视为“麻烦的制造者”,即通常所说的“问题学生”。事实上,这些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大。其中有些学生的后天发展,特别是取得的成就,常常让教师惊叹不已,古往今来也有很多案例可以印证。因此,教师要相信这些学生能通过外界的支持与内在的努力成长成才,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耐心地等待他们成长。
2.基于学生的现在,展望未来
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的发展潜力也是无限的。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换言之,教育要通过创造无限的可能来启发、激励每一个学生,唤醒他们真正的自我力量,使其朝着自己最好的样子成长,都能成为真正独一无二的自己。
学生是成长中的未成年人,他们现在的样子,与其周遭的生活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和家长需要对学生的异常行为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剖析原因,提出对策,帮助学生塑造更好的自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无限可能。从行为学的意义上说,学生的发展始终是一个自我革命的过程,其中包括社会交往中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表现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他们设计并组织有意义的交往活动,用充实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增强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能力,以美启真,以美臻善。学生人际关系的持续和谐,会引发他们积极、向上、奋进的信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同时,学生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会不断地通过审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自我,实现健康成长。教育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未来都是可期待的,都是可以更美好的。
3.基于学生的行为,理解意义
美国心理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指出,人的行为表现和行为动机如同冰山一样,浮在上面的是可视的行为与情绪,冰面以下是人的心理活动[1]。成长中的学生出现的各种不当行为,都有其动机。虽然能观察到的外显行为与内在动机大多具有一致性,但人们有时也会失察。在一次学生行为意义分析会上,课题组教师分享了下面的案例。
学生小胡(化名)篡改了单元试卷的分数。教师在课上发现后厉声呵斥教训了他,使这个平时表现较好、目前成绩日渐下降的学生很难堪。后来,教师了解到他的妈妈生病住院了,而爸爸要照顾妈妈,所以他暂住在奶奶家。他在上周末去医院看妈妈时,答应妈妈一定会考好单元测试,谁知事与愿违。为了让妈妈高兴,他才改了试卷分数。事后,教师觉得自己没有站在这个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像个孩子”一样走进孩子的心灵,对课上的冲动感到十分后悔。于是,教师与这个孩子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并告诉他:通过自己努力取得的进步,妈妈才会真的高兴。后来,小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的家庭也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可能会受到个人成见、教育经验、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够准确理解学生异常行为的意义,甚至误解学生,由此可能丧失最好的教育时机,导致事态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上述案例中的篡改试卷分数是非正常行为,但教师看到的是“品行不端”这个意义,而学生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是“爱妈妈”的情感。理解学生行为的意义远比教育过程重要,因为这会决定教育的结果。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是未成年人,身上总会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好的力量,一种是不好的力量,你看到哪种力量,哪种力量就会赢[2]。所以,先理解学生异常行为的意义,再着手解决,是教育引导学生的重要前提。
二、理解学生所赋予行为的意义
1.习惯性倾听,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班级秩序需要全班学生共同建设和维护,同样,正确的班级舆论氛围也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营造。班主任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凝聚大家的力量,建设好班集体,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比如下面的例子。
初夏的一个清晨,天气比较炎热,学生小包(化名)戴着一顶帽子进了学校。后来有其他学生告诉班主任教师:小包理了个“三毛”发型。晨会上,教师对此现象进行了教育引导。期间,有的学生觉得好奇、好玩,不以为然;有的觉得这样的发型与学生身份不符;也有的认为学校并没有规定不能理这种发型……班主任教师让全班学生围绕“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仪容仪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一开始,讨论很难进行下去,学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还有的不表态。渐渐地,各小组从小声交流转变为大声讨论,有的小组甚至还争执起来。
到了全班交流分享的时间,中队长说:“小学生不能理这样的发型,不符合‘八礼四仪中的仪表之礼。”可谓一语中的。但接着就有学生反驳道:“仪表之礼又没有讲到发型,衣服得体不就可以了吗?”对此,中队学习委员站了起来,很郑重地、一字一顿地说:“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这场讨论没有主持人,大家酣畅淋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几轮“较量”下来,大家的观点渐趋一致。最后,全班达成共识并写入班级公约:衣着得体、发型自然。
师生之间的教育教学交往,须建立在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上。社会学家认为,倾听是一种交往技巧,并被赋予了道德意义。教师作为师生交往中的优势一方,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述,理清事情的缘由后再予以评判。善于倾听的教师会更好地表现善意、支持和鼓励,更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当学生愿意打开心扉,与教师无话不说的时候,其问题行为将更容易得到妥善解决。当然,倾听也是一种鼓励方式。教师的倾听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做一个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
2.原始性记录,完整学生的所有表达
教师在调查学生出现的异常行为时,要客观记录原有的所有情形,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写下经过,以获得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须知,越早记录越接近事实,并且要尽量多地描述事态发展过程,完整记录学生的言行表达。
此外,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多人提供的信息往往比单人的更可靠,利益无关人员提供的信息往往比利益相关者的更可靠。教师切忌在事后凭主观想象推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发展,一定要根据掌握的客观信息进行分析研判。
3.客观性分析,精研学生的言行信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很多矛盾都是因误会而产生,而误会又来自偏见。作为教师,要善于从掌握的信息中全面分析研判,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切忌戴着有色眼镜对待学生。教师若依主观印象去分析问题,就会先入为主,容易误会学生而使其蒙受“不白之冤”,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失衡而自暴自弃或逆反,造成新一轮的师生关系紧张。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教育时机,冷静分析,客观研判,使教育行为更具针对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凝聚正能量。
三、引导学生行为的正向策略
学生异常行为的意义通常是内隐的、有具体指向的,所以教师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去客观分析与理解学生异常行为的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制订异常行为矫正方案,并且持续跟踪、正向引导。
1.榜样的力量
在校园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一群学生中的某一个学生向教师问好,而教师表扬“你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时,其他同行的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向教师问好。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通过良好的学生个体行为去感染、带动学生群体的行为。
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学生同伴的力量和彼此间的正向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借助学生同伴的榜样力量去影响学生,让正能量飞扬,可以让学生的异常行为边缘化甚至退场。而且利用学生同伴正向意义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仅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也更具说服力。因此,教师将学生榜样的影响力运用得好,其效果要远远胜过教师的简单说教。
2.贴近每一个
自古以来,很多教师给人们的印象是刻板而严厉的。为打破师生之间的心理“壁垒”,对接情感线路,教师需要俯下身子真诚地与学生交往、和谐相处,走近学生,进而走进学生。如此,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每天都会有一个愉悦的工作心情,学生也会收获快乐。
什么样的教师最受学生喜爱?调查显示,那些“有爱心、作榜样、会赏识、很公正、能宽容、特风趣等”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可能很多教师不具备所有这些特征,但可以向这些方面去努力,吸引学生主动靠近自己,建立起师生信任机制,发挥正向的教育作用。
3.持久关注
教师对学生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大多会有这样的感受:明明学生的行为表现已趋于正常了,怎么近期又出现了反复呢?事实上,有异常行为表现的学生往往自控能力还不稳定,一旦外界影响力超出了自我控制水平,往往会重复犯错,且反反复复。而教师对他们要求的放松以及鼓励和再教育的欠缺,也是他们异常行为反复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要知道,他们的异常行为表现也许是在搏大家的眼球,希望获得更多关注。
转化不易,巩固更难,这需要教师有“持久作战”的心理准备。要列出培育计划,每天按清单跟进,加强持续监督,反复抓、抓反复。要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监督,就一定能达到教育的预期,取得理想的效果。
4.人人变主角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不过有的人在发光的时候未能引起别人的关注。特别的学生需要特别的关注,他们内心也渴望有机会成为人群中那个闪亮的主角。为此,教师需要给这些学生安排适当的集体任务,让他们有事情可做,将兴趣点和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时也能在集体活动中体现自我价值。而这些学生通常也会在集体活动中努力地展现自我,从中找到自我存在感。当他们感受到自己为他人(如老师、同学等)所需要、所欢迎时,其改变的动力会更强劲,这样才会使行为矫正走向成功。
总之,学生的行为基本都是在反映特定的心理活动。对于学生的异常行为,教育者要用专业的力量去分析和评判。教育者要理解学生异常行为的意義,同时也要同情和理解学生本人,用爱去亲近学生、影响学生,点亮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心灵之灯,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段路程。
参考文献
[1]王盼.用萨提亚冰山理论疏导学生的愤怒情绪[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2):60-61.
[2]田宏杰.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之一,是“你要加油”[EB/OL].https://www.sohu.com/a/344153072_232935.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