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1-05-19许晓冬邹绍敏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海洋领域科技

许晓冬,邹绍敏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禀赋优良,具备得天独厚的海洋发展条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经过几十年努力探索,终于有了如今的成就:海洋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发展趋势向好,部分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更是进入到“质的突破”阶段。我国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在多方面已经获取了重大成果,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总体实力已经走在发展中国家前列并且正在逐步逼近发达国家水平。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强调了必须将提高重大技术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置于重要位置,意味着我国在海洋领域技术进步方面的研究逐渐向高质量和成熟阶段迈进。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工作情况的报告》,将海洋领域科技作为未来海洋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正式开启了我国海洋领域技术研发的新篇章。“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阶段,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海洋领域科技创新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将建成海洋强国作为我国海洋领域科技创新的目标,将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作为海洋强国战略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现状

(一)海洋科技创新产学研互动机制愈加完善

自2008年贯彻实行《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以来,我国在海洋领域科技体制和机制方面不断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励高端技术产业市场化,积极推进我国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高质量生产力,从而提升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在产学研互动方面,鼓励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其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多方途径、全新形式帮助企业技术成长,深度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开发,大大提升了我国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转变速度,加速了中间试验和技术转移,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龙头海洋企业和单位(例如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通威集团、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充分凸显了企业在海洋科技创新以及技术开发中的重要地位,为我国以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多个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积累了经验。

(二)海洋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持续增长,综合力量稳步增强,向建成海洋强国目标切实迈进一大步。当前国内海洋领域技术发展的成就具体凸显在以下五个方面:

1.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辽宁成立了海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山东成立了青岛海洋科技园、广东成立了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等等,这些机构整合了全国海洋领域科技水平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海洋企业的优势发展资源。科研力量的集聚大大提升了我国近年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我国海洋领域专利申请量保持着较强的增长态势,2009年只有720个到2019年便达2608个,其中2016~2018年更是突破3 000个,这是我国海洋领域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海洋新兴产业、海洋高技术产业培育基地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的聚集高地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预计2020年我国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20000亿元,并且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增长态势。

2.海洋领域科技合作更加开放

海洋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中英绿色海洋科技创新论坛、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智慧海洋高端论坛等接连开展,以高起点、高质量、现代化水平为建设目标的日韩现代产业园区正在加紧实施,进一步拓宽了我国海洋领域科技对外开放合作的通道。

3.国内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2009~2019年间,我国产业结构布局趋向合理,海洋生产总值由31 964亿元增加至89 4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9%(见图1)。在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保持上升的大背景下,虽然海洋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分别由2009年的5.9%和47.1%下降至2019年的4.2%和35.8%,但海洋领域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由2009年的47%上涨至2019年的60%,2014年以来发展势头尤为强劲,短短五年间增长了10.5%。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深远海探测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海洋科技在我国海洋产业变革、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图1 2009~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09~2019年中国海洋统计公报整理获得。

4.海洋领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辽东半岛、长江流域末端港口群、珠江流域末端港口群及国内其他重要港口的国际运输中心地位正在不断巩固,城际高铁直通网络继续铺开,成为我国海陆联动发展重要动脉。与此同时,海洋领域的法制体系不断健全,海洋综合执法能力不断加强,海洋科技发展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动态的海洋科技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5.海洋领域生态科技工程稳步进行

科技在海洋领域生态保护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科技利用率持续上升,直接反映在我国海洋水质达标率方面。2009~2018年,我国海洋水质达标情况处于波动上升状态,基本能够保持60%的水质达标率,其中2009年、2016年、2018年甚至超过了70%。通过图2折线图的趋势线,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海洋水质总体上呈逐渐好转的态势。如今运用科技反哺海洋环境的发展模式正在得到重视,未来我国海洋领域科技发展也将更多聚焦于绿色、循环、可持续等方面。

图2 2009~2018年海洋水质达标率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09~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整理获得。

三、海洋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虽然我国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应用率在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足。根据《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3.4%,其中青岛高居全国首位。当前,我国海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共14个,就数量来说还是有所欠缺,主要研究方向更多聚焦于海洋环境和海洋工程领域,尚有很多海洋研究领域并未涉及。国内满足海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不成熟、不完善、不连贯。对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市场化的政策引导较少,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积极性不高,以至于从整体来说我国对海洋领域的核心科技掌握不足,对国外海洋科学技术仍保持较高的依赖性。在国际海洋竞争日益激烈、政治和经济关系愈加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下,我国海洋科技对外投资和合作建设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这极不利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海洋经济发展布局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传统的粗放型海洋经济体系尚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既存在部分海洋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又面临高技术产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状况,我国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所受到的压力不容忽视。例如,2019年我国海水利用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8亿元,海洋生物医药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43亿元,而海洋交通运输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 427亿元,前两者分别相差357倍和14.5倍(见图3)。我国新兴海洋产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只占较小比重。海洋领域的高技术新兴产业等都是依赖科技进步的战略型产业,而目前我国自身海洋领域科技水平还无法有效满足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海洋领域科技的进步。

(三)海洋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小

海洋科技创新资源没有形成集约、集聚和集成的发展模式,对海洋科技创新优势资源利用不足、劣势因素弥补不足。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尤其缺少国际化资源、人才、技术的加入,在构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通道方面亟需加强。海洋科技信息交流平台不完善,缺乏重大海洋科技项目沟通协调机制,信息传递过程曲折延时误事,且信息的交流滞后,各大企业和高校“闭门造车”的情况依然存在。对海洋科技人力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海洋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留用政策缺乏落实,人才自身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缓解,2013~2018年间我国涉海就业人员数量保持较稳定的状态,由3 513万人上升至3 684万人,总体增长缓慢。

图3 2019年海洋各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19年中国海洋统计公报整理获得。

(四)海洋领域科技协同发展机制亟待完善

当前,我国海洋领域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小,海洋领域科技与生态协同发展能力不足[1]。我国在海洋领域生态保护方面对科技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科技贡献率低,缺乏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对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投入更多地停留在政策层面,具体落实情况不理想,海洋生态保护体系不完善,海洋生态污染处罚力度也不足,海洋生态监测系统没有形成网络式全覆盖,甚至我国部分海洋城市还存在以生态利益换取经济效益的情况,这在根本上违背了绿色发展的理念[2]。

四、促进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路径

海洋经济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而前进的道路又必然是曲折的。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展我国自身的科研力量,而想要从根本上促进海洋科技的发展,就必须遵循“创新引领,协同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多元平衡,高效开放”“普惠民生,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明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统筹整合海洋科技创新资源,优化开放型海洋领域科技协同发展机制。

(一)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我们应以海洋领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以海洋领域实体产业为海洋经济增长的重心,发挥海洋领域技术进步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着力提升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扩大当前海洋领域科技发展的产业优势,在注重提升海洋领域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培育高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全新经济增长极。我们要加快对海洋领域生物医药、海洋服务业等现代海洋战略领域产业的审批流程,培育壮大海洋领域战略新兴产业,利用我国海洋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倒逼科技进步,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同时,要增加我国海洋领域生态产业的科技投入,完善海洋领域生态制度,实施海洋领域生态科技工程,推动海洋领域生态技术的进步,用科技手段代替传统方式改善我国海洋领域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循环的良好发展局面[3]。

(二)建立智慧海洋工程和海洋产业创新成果平台

依托信息技术产业较为完善的海洋城市(例如上海、大连、青岛等城市),以其完整的海洋产业信息采集与传输体系为基础,以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海洋领域云环境为支撑,充分利用海洋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海洋领域产业技术资源共享,促进海洋产业科技创新领域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进一步融合,实现从数字海洋到智慧海洋性质的转变,有效整合海洋领域技术进步相关资源。

(三)实施“育、用、留、引”四维海洋科技人才计划

首先,提升我国海洋领域技术人才“自产”能力,着力培育国内高端海洋领域科技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4]。其次,提高对海洋领域科技项目的研究经费投入额度,拓宽海洋科技人才参与研究的渠道,提升其投身海洋科研的积极性。再次,要以事业、薪资、待遇为依托,建立优势突出的海洋科技人才防流失机制。最后,要针对海洋重点领域人才缺失状况拓宽对国外海洋科技人才的引进渠道,增加人才流动的便利性,对人才的吸纳要更加注重质量而不单单是数量。

(四)加强海洋领域技术资金投入

实施海洋科技创新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加大对海洋科技发展弱势地区的财政支付转移力度,提供海洋项目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科技的研发与创新,推动海洋经济进一步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加快我国在海洋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发挥好信贷资源对小微海洋领域企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五)优化开放型海洋领域科技协同发展机制

广泛吸纳海外海洋新能源企业、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在我国投资建厂,积极引入新兴海洋产业全产业链、技术和人才,完善高端海洋产业的引入机制,推动落实国外海洋大数据、海洋医药、海洋信息网络等海洋尖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投资创业。利用我国沿海发达城市的环境基础,积极争取国际社会信赖,经常性地举办国家级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会展、论坛,不断探索建立海洋高领域端及尖端科技合作论坛的常态化举办机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和对接国际社会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力争走在国际海洋科技开放合作的前列。

猜你喜欢

海洋领域科技
领域·对峙
科技助我来看云
爱的海洋
科技在线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