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一例
2021-05-19张高磊刘晓雁
邓 维,张高磊,苏 伟,刘 燕,刘晓雁
临床资料
患儿,男,5 岁。因面部、四肢红色丘疹伴瘙痒10 d,于2019 年1 月就诊。10 d 前,无明显诱因患儿手、足背侧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的扁平红色丘疹,轻度脱屑,伴瘙痒,无发热、乏力、咽痛、咳嗽等不适。3 d 内,皮损迅速蔓延至大腿、臀部、手臂和面颈部,肘部、膝部、踝部等摩擦部位皮损融合,躯干皮损较少。近期无疫苗接种史。既往有特应性皮炎病史4 年。发病前无外出旅游史及疫水接触史。无家族传染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左侧颈部及左侧腹股沟分别可触及一0.5 cm×0.5 cm 增大淋巴结,活动性好。皮肤科情况:面部及四肢密集分布针尖至黄豆大小红色扁平丘疹或结节,表面少量鳞屑附着,质中;肘部、膝部、踝关节处皮损延搔抓痕迹呈线状分布并融合;躯干亦有散在同型丘疹;扁桃体不大,双侧颊黏膜可见数个红色丘疹(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EB 病毒衣壳抗原EBV-CA-IgG、EBV-CA-IgM 阳性,EBV-CA-IgA 可疑阳性;乙肝病毒抗体、刚地弓形虫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呼吸道病原体9 项均阴性;肝肾功能:丙氨酸转氨酶 75 U/L(正常值0 ~4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 55 U/L(0 ~40 U/L);腹部超声多普勒示肝脾无增大;胸部X 线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治疗:盐酸西替利嗪滴剂5 ml 每日2 次、复方甘草酸苷1 片每日3 次口服,用于止痒、抗敏、抗炎及调节免疫;糠酸莫米松乳膏适量每晚1 次外用,每日大量(>100 g)涂抹润肤霜。治疗2 周后,患儿瘙痒症状有所缓解,皮损无明显消退,遂自行停药,仅外用润肤霜。2 个月后皮损自行消退。随访6 个月无复发。
图1 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患者全身皮损
讨论
丘疹性肢端皮炎又称Gianotti-Crosti 综合征,多发生于儿童时期,是一种与多种病毒性疾病有关的良性自限性皮肤病。20 世纪50 年代最初描述丘疹性肢端皮炎时,它被提出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表现。但目前已证明它可以在许多病毒性疾病和疫苗接种后发生,倾向于是一种免疫反应,而不是感染的主要表现[1]。目前研究表明,这些病毒包括但不限于EB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埃可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人疱疹病毒6、人免疫缺陷病毒、细小病毒B19、痘病毒、呼吸道病毒合胞体病毒和轮状病毒等[2]。另外,已报道多种疫苗接种后可发生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包括流感、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日本脑炎和麻疹疫苗等[2]。 EB 病毒是美国最常报告的丘疹性肢端皮炎的诱因之一,与本例相似。本病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仍然未知,但由于其与病毒感染和疫苗接种有关,因此推测它是免疫介导发病。研究证实有特应性皮炎病史或家族史、高IgE 病史的儿童患病率增加,这也支持免疫介导发病的组织病理机制,其可能与迟发型或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相关[1]。
丘疹性肢端皮炎是一种临床诊断,没有特定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目前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症状:①皮损至少持续10 d;②1 ~10 mm 的丘疹性病变,涉及以下4 个部位中的3 个:前臂伸侧,腿伸侧,面颊或臀部;③皮损对称分布[3]。丘疹性肢端皮炎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其他病毒相关性发疹性皮肤病、虫咬皮炎、摩擦性苔藓样疹、特应性皮炎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丘疹性肢端皮炎与其他病毒感染的出疹顺序及皮损特点有所不同,丘疹性肢端皮炎多呈离心性分布,皮损初发于四肢末端,手背、足背,躯干较少受累,表现为互不融合的实性丘疹。其他病毒感染皮损多呈向心性分布,以头面部、躯干为主,四肢较少受累,主要为斑丘疹。本例患儿EB 病毒感染指标阳性,无肝脾增大等系统表现,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短期内皮损无改善,但2 个月后皮损自行消退且未复发。根据患儿皮损特点、病程变化及转归,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诊断成立。遗憾的是,由于随访时患儿皮损基本消退,未再复查EB 病毒核酸及抗体,因此皮损的消退与EB 病毒感染的转归之间是否有密切相关性尚无明确证据。
丘疹性肢端皮炎本身就是一种良性和自限性疾病。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口服抗组胺药物和大量润肤霜外用可帮助减轻瘙痒症状,但不能缩短病程。与乙型肝炎相关的丘疹性肢端皮炎需内科治疗乙型肝炎感染,皮损无特殊治疗方法。文献报道与EB病毒相关的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同样只需对症治疗,针对EB 病毒的抗病毒治疗不能缩短其病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