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层次两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5-19倪碧君邵利群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创业园导师高职

倪碧君,邵利群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创新创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环境,构建覆盖全体、层次不同、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实践教育,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指导个性化、宣传多样化、管理制度化、项目实践化、育成持续化”的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及能力。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从国家提出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来,各高职院校纷纷成立创业学院,建设并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开展创新创业比赛,但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归结为:(1)部分学校教育理念落后,与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脱节,教师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实践平台的建设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缺少指导和帮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2)由于招生政策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呈现多样性,大部分学生是高考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而且不同类别的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给构建普遍性的培养模式带来一定的困难。(3)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与载体、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要素的有效整合,不能形成合力。(4)学生创业缺乏校内外教师指导,缺乏资金支持,创业融资存在问题。(5)大学生创业可利用的外部资源严重匮乏。

二、“三层次两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三层次”是指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为引导层、基础层和提高层,为不同学生提供增值;“两结合”是指对各个层次将课内和课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结合起来,解决各层实施方式的问题;将导师制和创新工作室相结合,解决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所需的师资培养、环境建设等资源问题。

1.构建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针对全体学生,将《创业DIY》等课程列入各专业通识必修课程,通过通识必修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专业学期项目、导师项目、专业群创新创业课程等职业技术能力课程,引导学生将创新活动与专业相结合,使学生提高专业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入门引导。对创新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大学生创新社团、创新工作室项目等课外创新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创业讲坛、创业沙龙、创业社团等,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具有较强创新潜力的学生,单独组建“复特班”,为学生专门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通过省级以上专业技能比赛、大学生“挑战杯”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有较强创业意识的学生,通过创业项目孵化、参加市级及以上创业大赛等,为学生提供更有挑战性的锻炼机会,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见下表。

2.实施“导师制”提高教育实效

导师导“学”。每位学生进校导师就为其制定创新创业指导计划等。导师导“做”。通过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学期项目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兴趣,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导师导“创”。导师针对学生的创意设想、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借助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学院创业基金,将创新项目孵化成创业项目。

3.构建创业园“三化”管理模式

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完善创业园管理队伍,成立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公室,组建由地方政府、合作企业和校内多方派驻的专业化专兼职相结合的管理队伍,建立校地企三方共管机制,保证创业园入驻企业和团队的规范运行和正常运营。

完善创业园制度化管理。制订《学院关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意见》、《创业园入驻团队扶持办法》、《关于创业园引入与孵化创新型企业的办法》、《校地共建创业园的意见》等文件,促进与鼓励大学生创业,实现成果转换,保障有序开展创业园各项工作,明确责权利,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使大学生创业园运作规范化、制度化。

构建创业园数字化管理模式。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在创业园内建立身份认证、共享平台、安全保障等数字化管理模式,优化创新创业工作环境,提升创业园日常管理效能。

4.建立校园青创“微”型生态圈

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孵化的线上平台,以现有大学生众创空间、创业园、学生工作坊等为实体基础,依托大学生新媒体中心,通过专门网站建立线上教育培训平台、政策帮扶平台、项目推广平台和合作融合平台等线上载体,构建闭环式创新创业教育和孵化体系,形成网上集创新创业培训、宣传、孵化、训练、合作、推广于一体的“微”型生态圈,建立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软环境。

图1 青创“微”型生态圈

线上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立和完善网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制作创新创业教育视频课程并在线上发布;建立线上创新创业专项知识、知识产权和专利申报知识、创业法律文案素材的专题资料库;建立线上创新创业导师团资源库;开展线上创新创业培训,以学分制完成线上教学。

创新创业政策帮扶平台。建立线上“模拟创业公司申报流程”系统,帮助指导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在线上熟悉掌握公司申请、注册、运营相关业务。建立“小能在线”线上政策帮扶和问题解答服务系统,开通创新创业微信服务号、电话热线等,提供线上业务咨询服务。

创新项目推广宣传平台。在专题网站定期发布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及作品展示,对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创新成果、创业项目、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导师和创业公司等开展专题推广和宣传。建立专门学生创新创业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创新创业讯息和资讯,同步更新学院大学生创业园运营情况。

创业合作孵化融合平台。以地方政府扶持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为桥梁,在线上建立沟通、商讨、交流和合作的线上机制,建立校地企三方线上交流平台,通过线上视频会议、成果展示会、交流沙龙等形式,推进创业合作融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线上桥梁。

5.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育工程

创新类学生社团培育。加强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建设。成立智能制造方向科技创新类社团,形成具有集群优势的社团群,聚集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通过专业导师指导,形成科技创新团体,制订《学院大学生创新社团管理条例》,建立场地、资金及政策等支持的长效机制,积累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学生和教师创新的热情,组织学生社团参加省级以上比赛。

常态化开展校内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评选、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竞赛等校内创新创业竞赛,每年进行校内选拔和团队打造,对优秀参赛作品进行专门立项,重点打造,每年立项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对接上级比赛,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再培育和全面升级。组建有校内外高层次人才指导,有专利成果立项,有创新创业实践,有省级以上大赛经验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大赛。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创业学生显著增加,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职业的创造者。

猜你喜欢

创业园导师高职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V eraW an g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