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足球课程游戏化的实践和探索

2021-05-19

名师在线 2021年13期
关键词:踢球足球运动足球

李 娜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中心幼儿园,福建莆田 351115)

引 言

近期,正式的幼儿足球比赛被全面叫停。根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3~6 岁儿童足球活动负面清单》,一同被叫停的还有足球考级、形式化表演,以及成人化、专业化、小学化足球训练,还有头球和所有负重练习;幼儿足球运动时长也被要求严格控制,明令禁止幼儿只练足球。官方这次“吹哨”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作为幼儿喜闻乐见的户外运动项目,球类游戏和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不短的实施历史。但近年来,各地幼儿园“热炒”足球活动,弥漫着一股竞技体育的火药味。一些幼儿园的初衷虽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受经验、专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跟风追求所谓教练、场地、规则正规化,导致这项运动一点点“变味”了。这种竞技性体育运动从中小学校园向下渗透的趋势,值得我们警惕。这次“吹哨”是对幼儿体育运动发展中急功近利心态的抵制,是对幼儿阶段体育活动独特性与规律的重申,也是对幼儿教育原则的再一次强调:幼儿足球应止步于兴趣活动,而不应越界成为竞技运动。

一、幼儿园足球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足球启蒙教育是指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对足球的兴趣,引导幼儿了解关于足球运动的基本常识和动作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1]。基于学龄前幼儿的心理特征、生活经验和兴趣,本园从营造足球氛围、创设足球运动情境、亲历足球运动等方面探索幼儿园足球课程的实施途径,以期激发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发挥幼儿的运动潜能,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并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团体合作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成就感,在挫折教育和规则教育中健康成长。我园遵循“以快乐为先、以游戏为本、以运动为主”的原则,尊重幼儿“玩”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和家长意识到团队合作教育与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规则意识在幼儿的未来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龄前幼儿而言,这些观念意识的传递在抽象的说教中是很难习得的,他们需要具体的活动作为载体,在亲身体验中感知、理解,方能获取有效的经验。游戏化的幼儿足球课程就是在这种需求中应运而生的。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课程中加强了团体合作意识;在一次又一次的摔跟头中克服心理挫折,提高了抗压能力;在足球运动的诸多规则面前,逐渐明白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营造足球氛围,带领小班幼儿走进足球世界

为了使幼儿对足球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在其他领域的课程或其他游戏活动中融入足球这一元素,让幼儿在活动中加深对足球的印象,让幼儿逐渐熟悉足球,并试着喜欢上足球[2]。例如,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可以以足球为实物观察材料,让幼儿通过触摸、观察等多种方式感知足球,然后请幼儿围绕足球的形状、颜色、气味、触感等特征展开充分讨论;在歌唱活动中,可以将《踢足球》《小足球》等与足球相关的儿歌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在快乐的儿歌中感受足球运动的氛围。通过多渠道、多领域的结合,幼儿在接下来的运动中可以更好地体验到踢足球的快乐。在刚开始的球类练习中,幼儿往往只能用手拍或用脚踢球。在课程伊始,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把双手放在背后,可以自由踢球,也可以双脚夹着足球螃蟹走,从而让幼儿感受到不用上手也可以快乐玩球。

小班幼儿刚开始练习踢球时,由于踢小球的准确性较差,踢球的成就感也会降低,因此,笔者建议让小班幼儿踢大球。这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快地摸索与掌握踢球的方法与初步技巧,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对足球的兴趣。所以,在小班体育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大塑料球或大皮球来代替普通足球。在足球运动中,教师可以先为幼儿示范原地踢球或助跑踢球的动作,然后让幼儿进行亲身体验。刚开始,幼儿的动作可能会有些踉踉跄跄。这时,教师不必急于纠正幼儿的动作,因为这时的打断和纠正会破坏幼儿的兴趣,等幼儿初步对足球运动产生兴趣后,再慢慢帮助他们纠正动作。

三、创设丰富的足球运动情境,引导中班幼儿多角度探索足球玩法

(一)开展足球主题探究活动,营造足球主题的班级环境

我园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好玩的足球”。教师和幼儿一起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足球运动的信息,了解足球的发展历程、种类、赛制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享交流足球运动小故事、自制足球运动绘本、设计各种足球小游戏、成立足球探寻小分队、组建班级足球队等,探究足球运动常识和玩法规则,感受足球运动的趣味性。在营造足球主题的班级环境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参与其中,让幼儿对足球运动环境产生更多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如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吊起不同高度的足球,让幼儿可以自由练习用头顶球或用脚踢球。

(二)合理设计足球活动,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足球活动的设计要以幼儿为主体,不仅要关注幼儿活动的运动量是否足够、幼儿的身体素质是否得到锻炼,还要考虑足球活动的游戏性与趣味性。教师应更多地观察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鼓励幼儿创造出不同的足球玩法。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创造性玩法,以及足球运动的踢球方法,设计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游戏意义的足球活动[3]。这不仅能丰富足球活动内容,还可以提高幼儿对足球活动的兴趣与参与度。

四、定期开展足球游戏,提高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除了日常的足球活动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大班幼儿开展有一定竞争性的足球游戏。在日常的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小型或单项的足球游戏,根据幼儿的运动水平,将幼儿分为不同的队伍,鼓励幼儿自主设计游戏规则、制作足球队服和游戏入场券,进一步培养幼儿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型家园活动中,教师可以举办具有竞争性的完整足球游戏,让幼儿与队伍内的小伙伴进行合作,在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幼儿园应注意避免由于盲目追求课程规模而让幼儿在大场地开展足球游戏。在场地设置上,幼儿园最好选择小场地进行足球游戏。在《国际足联草根足球培训手册》中提到了选择小场地的相关原因:“在小场地进行的小型足球运动,可以满足两个需要:一方面小场地足球运动更适合少儿的生理特征,另一方面小队员可以在这样的场地上更多地接触球并学会控制和处理球。”

结 语

幼儿园设置足球课程的目的不是培养有技术的足球运动员,而是使更多幼儿通过足球系列课程了解、爱上足球,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幼儿园足球课程游戏化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足球潜力,真正达到幼儿足球课程设置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幼儿园足球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其实施策略,提高其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

踢球足球运动足球
快乐足球
中学生校园足球运动的有效开展模式探讨①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世界杯
让足球动起来
这脑洞开的,还能不能好好踢球了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像梅西那样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