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同时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比较

2021-05-18

老年医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亚急性急性期椎体

丹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丹阳212300

老年患者的胸腰椎疏松性骨折多为压缩性骨折,常引起腰背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家庭负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能够快速地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引起的疼痛,尽早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被骨科医生推荐使用[1]。但部分患者对OVF认识不足,以普通的腰背痛进行治疗,延误就诊;而也有一些确诊OVF后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因无法严格遵循医嘱,导致保守治疗失败。以上情况均使得部分OVF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时机已比较晚。目前,对于早期新鲜OVF或出现陈旧性椎体骨折骨不连(Kummell病)时的治疗研究较多[2],而对于OVF伤后不同时间段行PVP治疗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0例OVF患者,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行PVP治疗前后指标,探讨PVP治疗OVF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OVF患者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龄60~88岁、平均(69.2±12.5)岁。术前均行骨密度检查,骨密度评分T均<-2.5分,患者大部分有低能量损伤。骨折椎体节段为T10~L4。根据损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3组:损伤2周内手术(A组)65例、损伤第2~8周内手术(B组)35例、损伤2个月后手术(C组)20例。纳入标准:年龄>60岁;经MRI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椎体骨折,T1像椎体显示为低信号,T2像椎体显示高信号;MRI显示OVF位置与疼痛位置一致;骨密度评分T<-2.5分;单节段椎体骨折。排除标准:2个节段及以上的骨折;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骨折并发神经损伤;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C臂机定位责任节段,基础麻醉+局部麻醉完成后,取双侧椎弓根穿刺进入,安置工作通道,在骨水泥拉丝后期,两侧同时注入骨水泥,每注入1 mL透视一次,出现骨水泥渗漏时停止注入。骨水泥注入量在4~6 mL。

1.3 术后处理 患者均卧床休息6 h,后可带腰围下地适当活动。术后第2日摄X线片检查。并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支具保护12周后去除支具活动。术后即予钙尔奇、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抗骨质疏松治疗;对于不能耐受口服阿仑膦酸钠的患者,予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

1.4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洲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生活质量问卷(QUALEFFO)评分[3];②比较三组患者术中骨水泥注入量;③术后对伤椎行X线检查评价骨水泥分布情况,比较三组患者骨水泥分布情况,分为五个等级[4],统计每组Ⅳ+Ⅴ级的患者比例;术后摄X线片,比较骨水泥渗漏情况,计算术后骨水泥渗漏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VAS、QUALEFFO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8.0±2.6)个月。三组患者各组内比较,术后3 d的VAS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VAS均低于术后3 d(P<0.05);术后6个月、术后3 d的QUALEFFO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三组患者组间比较,三组间同时点VAS、QUALEFFO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VAS、QUALEFFO评分比较(分,±s)

表1 三组患者VAS、QUALEFFO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同组术后3 d比较,#P<0.05。

n VAS QUALEFFO评分组别A组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B组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C组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65 7.18±2.61 3.35±1.22*2.12±1.08*#55.45±13.67 40.43±8.65*40.01±7.89*35 6.89±2.11 3.12±1.02*2.22±1.16*#53.67±14.33 40.35±9.43*40.22±8.15*20 6.81±2.34 2.88±1.23*2.01±0.98*#53.21±13.33 39.43±7.65*39.89±8.23*

2.2 三组患者术中骨水泥注入量 A、B、C组患者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5.85±0.12)、(5.01±0.56)、(4.22±0.38)mL,以A组为最多(F=62.516,P<0.01)。

2.3 三组患者骨水泥分布比较 A、B、C组患者骨水泥分布Ⅳ+Ⅴ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3.8%、54.3%、35.0%,A组骨水泥分布指数优于B、C组(χ2=17.560,P=0.02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骨水泥分布情况

2.4 三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比较 A、B、C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27.69%(18/65)、11.43%(4/35)、40.00%(8/20),以B组患者为最低(χ2=6.089,P=0.048)。

2.5 三组典型病例 见图1~3。图1急性期患者MR及X线检查显示伤椎的压缩程度不明显,而图2慢性期和图3亚急性期患者的CT及MR显示伤椎椎体高度明显丢失,图2慢性期患者CT显示伤椎前缘及终板破损。

图1 1例急性期行PVP的OVF患者手术前后影像检查结果

图2 1例慢性期行PVP的OVF患者手术前后影像检查结果

图3 1例亚急性期行PVP的OVF患者手术前后影像检查结果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老年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但目前对它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在治疗上各级医生的理念都存在一定的差别。PVP是目前公认治疗OVF的有效手术方法。对于OVF的分期还有一定的争议,Diamond等[5]研究了OVF患者骨折区组织形态学,发现骨折2周内的患者表现为炎性反应和血肿,2~8周的患者表现为骨形成和内生软骨骨化,8周以后的患者表现为骨塑形和重建。Kim等[6]研究发现,OVF患者多数通过6~8周保守治疗后疼痛能明显缓解。因此定义OVF分期:急性期为2周内、亚急性期为2~8周、慢性期为大于2个月。

对于OVF的治疗,有学者[7]建议早期可行保守治疗,8周后未愈合的患者可采椎体强化术治疗。但部分患者对OVF认识不足,不能早期确诊,延误治疗,部分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无法严格遵循医嘱,导致保守治疗失败,需手术治疗。OVF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不能耐受长期卧床治疗,因此也有学者[8]建议早期行椎体强化术,帮助患者早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减少由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目前椎体强化治疗方法主要是PVP和PKP技术,因为PVP更简单,费用更低,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发现,三组患者术后3 d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3 d,术后6个月、术后3 d的QUALEFFO评分均低于术前,提示PVP对不同时期的OVF患者都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不同OVF时期患者在接受PVP治疗后,腰背部疼痛都得到明显缓解。但对于伤椎高度的恢复无明显变化。本研究发现,急性期患者伤椎的高度明显高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表明三组患者就诊时伤椎高度是有明显区别的,随着病程时间延长,患者伤椎的高度丢失有增大趋势,见典型病例2、3。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卧床休息加快了骨量丢失,如未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更容易产生废用性骨萎缩,易引起再次骨折。对于不严格卧床休息患者,伤椎有进一步塌陷情况发生。因此,对于慢性期OVF患者,因大部分伤椎高度都明显丢失,易引起后凸畸形,严重者压迫脊髓,引起神经症状,必须采用椎管减压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或融合治疗,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患者手术风险。

骨水泥注入量对OVF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国内外学者尚未达成共识。Belkoff等[9]研究认为,在胸腰段OVF中,4~6 mL的骨水泥量可缓解疼痛。我们在操作中,一般情况下,腰椎注入6 mL骨水泥,胸椎注入4 mL骨水泥。研究发现,骨水泥的弥散随骨折时间延长而降低[10]。慢性期OVF患者伤椎高度丢失,椎体进一步压缩,骨质致密,影响骨水泥分布,减少了注入量。骨水泥分布佳可提高术后疼痛缓解,降低邻近椎体骨折。本研究发现,随着骨折时间的延长,骨水泥分布指数不佳比例增加,且骨水泥的注入量减少。

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很多,如椎体破损严重、术中操作不规范、骨水泥注入太多、骨水泥注入时间不当等[11-13]。有报道骨水泥渗漏率在40%左右[14-16]。不同时期OVF患者PVP后,骨水泥渗漏率也不同。本研究发现,亚急性期患者骨水泥渗漏率11.43%,低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OVF患者PVP后渗漏率,分析原因,考虑急性期如椎体高度丢失不严重,骨水泥弥散性较好,可从椎体骨皮质破损处渗漏或滋养血管渗漏;亚急性期由于血肿肌化,椎体骨皮质破损处已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可减少骨水泥渗漏。骨折严重程度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之一,慢性期由于椎体高度丢失较多,部分OVF患者出现骨折愈合不良,椎体皮质破裂,易导致骨水泥渗漏。

综上所述,PVP治疗不同时期OVF均有良好效果,随着骨折时间延长,伤椎高度逐渐丢失,急性期骨水泥分布最好,亚急性期骨水泥渗漏率较低,慢性期骨水泥注入量减少。建议在明确OVF诊断后,对于不能耐受正规保守治疗的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亚急性急性期椎体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