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10所大学经济影响报告的内容分析
2021-05-18王雁陈锐江波
王雁,陈锐,江波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92)
大学在国家创新和建立地区竞争优势中的贡献历来为科技经济学家所重视,随着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关于一流大学作用于经济发展机制的研究也从不同视域广泛展开,主要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流派。[1]第一个流派起源于管理学中的创新系统理论,包括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系统等,在该流派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企业的主要外部创新源,产学合作创新是整个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第二个起源于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实践,该流派将高校作为创新源,研究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国家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创业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由此引申出创业型大学、官产学三重螺旋理论等研究。虽然两大流派的研究视角与切入点不同,但它们都是围绕知识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以及“知识溢出与科技创新”展开的。大学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同样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部门、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从大学作为创新源这一视角,探究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
本研究围绕“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这一核心议题,在理论层面回顾了大学贡献经济社会的活动和经济影响的类型相关研究,以四重分类为基础,选取10所世界一流大学发布的经济影响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具体“路径”展开研究。
(一)研究背景
第一,大学贡献区域经济社会的活动。在分析大学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时,研究者们认为首先要确定大学开展的所有活动中,有哪些产生了经济效益。拉里·莱斯利(Larry Leslie)等指出,大学活动的直接影响是生产要素的提高,人才培养增加了人力资本的存量,科学研究提升了相应领域的知识和技能。[2]然而大学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还包括利用自身所在区域的经济、财政和劳动力资源产生其他的外部影响。在大学影响经济的活动分类中,比较典型的是哈维·戈德斯坦(Harvey Goldstein)的分类方法,他认为大学主要通过七种活动产生经济影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及知识创造、人力资本培育、技术和专有技术的转让、技术创新、资本投资和拉动本地需求、区域领导力、对区域环境的影响。[3]其中前四项活动直接解释了大学作为教学、研究和知识传播中心的地位;第五项是因大学存在产生的直接投资和消费;最后两项则包括了大学向社会提供的无形资产,一般而言,这两项很难量化研究。
第二,大学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分类。大学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分类取决于大学活动的类型,我们可以搜索到关于双重、三重和四重分类的表述。早期研究中学者将其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4],2000年之后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重分类,即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诱发影响[5],这也是很多大学在经济影响报告中常用的分类方法。之后的研究则进一步细化,又提出了催化影响这一概念。[6][7]依据学者们的研究和表述,四种影响的主要含义为:直接影响是大学在当地的投资和运营带来的直接收入与产出;间接影响是指为大学提供投资和服务的公司产生的收入与提供的就业岗位;诱发影响是日常消费支出带来的其他行业的收入与提供的就业岗位;催化影响是指由于大学的存在和运营实现区域生产率的增长,包括因大学吸引而设立的公司和访客带来的收入与就业岗位、社会认可度提高等。本文以经济影响的四重分类为基础开展研究,因为四重分类的划分明确、表述清晰,另外,类似的关于经济影响的研究也多采用四重分类的框架进行分析,如欧盟与欧洲社会基金共同资助的研究项目“分析机场开发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8]及其他很多关于复杂系统的经济社会效益、战略建设部署的研究等。
(二)研究设计与样本选取
第一,研究方法及工具。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NVivo11软件,基于既有的经济影响四重分类方法对10 份报告进行内容挖掘和关键要素分析,梳理其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及贡献方式,从而识别大学服务经济发展的路径。内容分析法适合分析多个领域的文本资料,意义在于它能对数据资料进行编码和分类,从而理清或探究资料中深层次、本质性的事实或趋势。[9]本文严格按照内容分析法的一般研究步骤对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即提出问题、抽样选择研究对象、选择分析单元、设计分析维度、内容编码与统计。[10]NVivo11则是辅助性质性研究分析软件,能对质性研究过程中的图文、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问题、确定概念范畴、挖掘模式以及构建理论模型提供参考。[11]
根据操作规则的不同,编码的方法可分为自然编码和先验编码。自然编码是研究者在编码前无法确定相关的关键维度和要素,必须在对数据资料进行初步检查和认知后,才能建立相关内容类别;先验编码则是基于已有的理论,即在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前就已建立了类别,研究者(两人或两人以上)就这一类别达成一致后,应用于所要研究的数据,再针对实际数据进行必要的修改以达到互斥详尽的程度。[12]本文采用第二种编码方法。
第二,研究对象及样本。国内高校较少发布完整详细的经济影响年度报告,国外大学则非常重视自身对所在地区的经济贡献,每年或每几年都会委托专业研究机构对其经济贡献作出评估并写成报告发布,供公众查询。如英国大学联盟(Universities UK)每年组织开展大学影响评估;[13]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在描述大学的影响时明确提到,协会的成员大学是社区和地区的经济引擎,这些机构在履行其研究、教育和服务使命时,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14]
本研究主要选取国外一流大学的经济影响报告,首先通过文献阅读选取主题为“大学影响区域经济”的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大学,并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收集相关信息及报告;其次使用“经济”(economic)、“影响”(impact)、“贡献”(contribution)、“大学”(university)等词的不同组合在谷歌(Google)等网站进行搜索。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和实效性,本文选取不同英语国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且QS排名在国际前列的10所世界一流大学,其中7所美国高校都是美国大学协会的成员;2所加拿大高校,其中多伦多大学也是美国大学协会成员;1所英国罗素集团高校(见表1)。本文的分析资料均来源于10所高校官方网站公开的信息,包括校训、办学理念、项目信息和经济影响年度报告等。
表1 10 所样本大学的排名及其经济影响区域
这些大学通常用“经济影响报告”或“财政报告”等词作为这类年度报告的标题。由报告内容可知,大学的经济影响一般指一所大学的存在和运营为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大学所在社区、城市、州甚至国家)带来的直接或潜在的经济贡献。大学的年度报告中一般使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诱发影响等类别来描述自身对区域社会的影响,并计量了相应财政年度内该校在一些领域中产生的经济影响力。不同大学统计的贡献区域不同,有的是州或省的层面,有的在行政市级别。
二、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识别
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体现在理念上的自我定位和实践上的经济活动两个方面,大学对区域的贡献是大学服务理念指导实践的持续性成果。以下探讨一流大学在日常运营和发展中秉持什么样的理念,在理念的指导下又通过哪些活动和具体路径发挥作用。
(一)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
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关注点,通过分析样本高校的经济影响报告可以将其理念归纳为两类。
第一类,引领区域创新集群,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此类大学将自己定义为创业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及创业生态系统的营造中发挥引领作用。斯坦福大学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典范,将自身服务经济社会的使命表述为“创新企业的孵化器,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其研究、发明创造、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活动不仅养育了硅谷,也将更大的繁荣辐射到社区、城市、州、整个国家乃至全球。[15]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鲁·福斯特(Drew G. Faust)这样表述:“这类大学一项最伟大之处在于,它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也产生推动引擎的燃料。它们培养了优秀的科学家、医生、教师、工程师、思想家,推动新产品、新服务、新工作、新公司的发展,也刺激了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增长。”[16]哈佛大学的存在创造了创新集群和生态系统,突破性的学术研究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之间形成了有效互动,两者的互动既发展了新兴企业,也创造了就业机会,进一步助推了经济增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将自身定位为区域创新集群的核心和领导者,其产生的大量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对洛杉矶、加州乃至整个美国竞争力的提升都有巨大的价值。[17]多伦多大学从国家的角度描述其贡献,认为自身正在为加拿大孕育最富活力的创新,创造最有技术的劳动力,且提高了其他行业的竞争力。同时,它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样化社区,是商业化和初创企业发展的领导者,是多伦多地区和安大略省的重要资源。[18]
第二类,作为地区重要经济体,稳定并提升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此类大学对区域的影响则强调作为经济实体对于带动地区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华盛顿大学认为自身是一个对区域发展有着重大贡献的创新经济体,为华盛顿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世界一流的人才、专业技术、创新发明和健康服务等重要资源,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开展的研究等也在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9]伯明翰大学指出,学校发挥的作用已超出传统的教学职能,它开展的战略合作、商业化合作等活动使国家获得了更高、更显著的投资回报率,是英国经济发展中有效的投资杠杆。[20]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认为其作为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在维持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1]匹兹堡大学认为其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实体,能带动与保持区域和国家的经济活力。[22]杜克大学通过教学、研究等活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高生活品质。[23]耶鲁大学不仅扎根于纽黑文市的当地经济,还为更大范围的区域带来繁荣。[24]
(二)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具体路径
本文利用NVivo11 的编码功能分析大学的经济影响报告,两位研究人员就各个节点信息达成一致后进行编码,直到节点达到互斥详尽的程度,最终共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参考点近400处,合并、归纳出报告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条目55条(见表2),结合前述的相关概念,将同一类的条目归到相应要素,最终分析整理得出的具体路径包括“投入与消费”“科研与创新”“间接影响”“诱发影响”“催化影响”五个维度。从参考点到条目,到关键要素,再到维度,是本研究编码的过程,这些维度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的路径。
“投入与消费”维度的经济影响是最直接、最容易计量的,主要表现为货币及货币的流动。该维度包括固定资产投入、日常运营投入、就业保障投入和产品服务购买四个方面,属于大学在自身运作过程中带来的产出和收入,与直接影响相联系。除了固定资产与日常运营的投入外,大学还作为“雇主”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工作岗位,吸引全球优秀教师、科研工作者前来工作,吸引研究生作为教学或行政助理。同时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需要购买产品和服务,这也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科研与创新”维度的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资金、研究中心与科研活动。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与直接影响相联系。大学凭借自身优势吸纳国家投入和社会相关研究基金的资助,也吸引了多元化、多渠道、多机构的赞助与投资。研究经费的投入保障了科研设备与科研环境的不断优化,功能完整的科研机构及实验室等也有利于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科技成果的高频产出。
“间接影响”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延伸出的其他业务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及收益,包括供应链上的服务商收入与新增就业、初创公司建立、研究商业化。初创公司、衍生公司的启动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投资,提供了多样的就业岗位。大学研究活动产生的各种发明创造、技术成果的转移与转化伴随着一系列的商业化活动,创造了大量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带动商业中心的建立,反过来又为孵化企业提供了保障,由此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诱发影响”是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中的活动所雇佣的工作人员,在获得收入后进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活动,在客观上拉动了地区的消费需求,体现了大学及相关行业的雇员通过消费进一步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程度,包括持续消费、软环境优化、慈善与捐赠三个方面。持续消费带来的一系列资金流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大学作为区域内的“标志物”,对金融机构、高新园区及初创公司的选址都有很大的环境影响;在慈善与捐赠这一要素上,学校师生的志愿服务、支援活动、慈善捐赠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在城市举办的大型活动与赛事中,高校为社会输送的优质志愿者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催化影响”维度的要素最多,条目数占比最高,表明属于该类型的大学活动在经济报告中涉及方面广、提及次数多。催化影响通常作为其他活动的衍生成果而存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地区投资的流入和营商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影响要素包括毕业生就业、生产力提升、社会认可度提高、个体消费和资源共享。区域的发展优势吸引了大量毕业生在区域内就业创业,促进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提升了地区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大学提供的共享资源,如社会教育与培训、医疗服务、体育场所等,展现了大学与社会融合及服务社区的能力。
表2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条目与维度
三、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型及启示
上文对世界一流大学丰富生动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提炼和分析,归纳为两类理念和五条不同路径。为进一步厘清各个路径之间及其与理念的关系,本部分结合四重分类理论,尝试构建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的路径模型。同时,一流大学作为区域内战略地位重要、投资规模巨大、运作时间持久的组织,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所在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繁荣作出贡献,最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促进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型构建
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五个维度的路径相互作用,各自发挥着影响区域经济的独特功能。经济影响的四重分类理论包括直接影响、间接影响、诱发影响和催化影响,根据直接影响的含义,本文认为可以将编码所得的“投入与消费”和“科研与创新”两个维度归入四重分类中的“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型(见图1)。
图1 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型
大学的不同活动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不一样,大学服务理念也影响其服务区域经济的路径。从理念的角度看,秉持“引领区域创新集群,打造创新生态系统”理念的大学积极参与区域创新过程,为当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具有明显的促进区域社会发展的内在特征,经济影响体现在大学所有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诱发影响和催化影响的活动中。以“作为地区重要经济体,稳定并提高经济水平”为理念的大学,侧重构建多渠道的开放交流平台,主动拓宽资金来源、提高社会美誉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产生的经济影响体现在大学日常投入与消费、诱发影响以及催化影响的活动中。
从经济影响分类的角度来看,四类影响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第一,大学对区域经济的直接影响在整个经济影响维度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它对间接影响、催化影响和诱发影响的激发上,没有“日常投入消费”与“科研创新”的直接促进和推动,其他影响活动便无法产生和发展。第二,间接影响是直接影响产生的额外影响,科研创新活动的商业化推动了初创公司及衍生公司的成立,供应链上其他经济实体的收入也受日常支出与消费的影响,与此同时,正向稳定的间接影响对后续诱发影响和催化影响也起着积极作用。第三,“诱发影响”主体的运作除受直接影响的作用外,还受到间接影响中服务商、初创公司等企业溢出效应的影响,包括参加会议和活动的人员的消费,来自大学外部的访客、游客消费等。第四,催化影响受到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共同作用,而且它的长期作用也对诱发影响的各要素存在一定影响,如促进持续消费、优化地区软环境等。
(二)一流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首先,一流大学应当树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提升贡献程度。一流大学是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应当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及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树立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有助于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同时,学校对服务社会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果和新需求进行提炼总结,形成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大学在与社会的交互中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其次,重新认识一流大学影响区域经济的维度和活动,建立服务路径。本文对一流大学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典型维度进行了提炼归纳,明确了大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包括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催化影响和诱发影响四个层面。通过对经济影响类型的定性分析,明晰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的着力点和主要路径,能为后续研究大学的经济活动、计量贡献程度提供分析框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催化影响作为大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实体的主要影响维度之一,长期被我们所忽视,根据研究结果可重点关注毕业生就业、生产力提升、认可度提升、个体消费和资源共享这五个要素。
再次,推进大学在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中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大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依靠大学引领、创新支撑、市场驱动、政府支持等各方面的合力。美国斯坦福大学对于硅谷发展的作用,无疑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知识溢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从政策角度看,需要进一步完善并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相应区域的创新和经济增值活力。从大学的角度看,一套与自身战略发展和外部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至关重要,在当前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作用日益显著的形势下,大学应当及时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等方面实行调整。如建立负责社会服务环节的管理机构,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落实进行更细致全面的规划和管理;构建学校教职工履行社会服务职责的激励机制,对教师的社会服务行为提出更详细的要求;借助社会组织、服务单位等第三方评价主体创新社会评价机制,对大学与地区政府、产业的合作及文化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等。
最后,构建本土化计量维度,定期发布公开的经济影响报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些普通高等院校,都会定期委托专业研究机构或校内研究中心对大学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并形成报告公开发布。一份客观真实的经济报告不仅能帮助大学明确自身发展态势,展示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诸多贡献,还能通过广泛传播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访问学者等来大学交流、开展合作研究等,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建议大学能定期开展此类评估对相应贡献进行统计,根据大学的实际情况、现实需求和数据框架构建自身的分析维度与计量方法,形成公开的分析报告。在大学发布经济影响报告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数据录入和跟踪管理,积累经济影响的大数据,保持与区域的互动联系、协同发展,从而赢得社会、国家乃至更大范围的经费支持和社会资源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