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瑶语的保护和传承

2021-05-17黎诚露陆海涛

旅游纵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

黎诚露 陆海涛

摘 要: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标志。瑶族有悠久的历史和自己的语言,瑶语体系复杂,内容多样。随着现代化脚步不断加快,瑶语的使用呈逐年缩减趋势,故加大对其保护和传承力度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瑶语进行分类,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原因,进一步探讨保护和传承瑶语的方法,以期对瑶语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瑶语;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H225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年贺州学院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1838101)。

一、瑶语的分类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一个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标志[1]。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并且其语言资源比较丰富。按照语言系属来划分,瑶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瑶语支或苗语支,部分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从严格意义上讲,“瑶语”不等同于“瑶族语言”,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者胡晓东指出,“瑶族语言”是指我国当前广大瑶族群众所使用的语言,具体来说包括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炯奈语、巴哼语、吾奈等苗瑶语族中瑶语支和苗语支的诸多语言;“瑶语”则仅仅是指苗瑶语族中的瑶语支语言,具体而言就是瑶族语言中的勉语[1]。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文也只限于对瑶语支的分析和探讨。瑶语支的语言按他们的自称可分为“勉”“金门”“标敏”“邀敏”4种方言。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称的瑶语方言,指的就是这几种。操勉方言的瑶族,除分布在中国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外,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也有分布;操金门方言的瑶族,除分布在中国云南、广西、海南(苗族)外,在越南、老挝等国也有分布;操标敏方言的瑶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广西北部的全州、灌阳等县;操邀敏方言的瑶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粤北的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瑶语支方言之间虽然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彼此之间一般不能通话,多数要依靠汉语或其他语言作为中介语来进行沟通[2]。瑶族4种方言是在秦汉以后形成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外因是由于瑶族先民多次大规模的迁徙,造成地理上的分割;内因是由于瑶语自身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现代瑶族语言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语音尚存在一些古音现象;二是合成词有两种修饰成分;三是句子形成与汉语基本相同。

二、瑶语的現状

随着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不同外来语言文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使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化正不断走向濒危或者严重濒危[2]。据语言专家们的研究,语言的濒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用的人数减少,这是语言前景不安全最明显的表现形式;第二,语言使用者的平均年龄升高;第三,语言的使用范围缩小;第四,语言的结构系统的退化[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瑶族279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等省(区),其中又以广西瑶族人口最多,占全国瑶族总人口60%以上。但是,“我们不能依据说话者数量的多寡来判定一种语言是否濒危,而要看该语言是否处在不良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之中……就我国瑶族语言当前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而言,在广西大瑶山乃至贵州瑶山这样的瑶族聚居区,瑶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在短时期之内当然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但在一些瑶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应该说瑶族语言的使用和传承是在逐年地萎缩”[2]。并且,胡晓东先生2008年对贵州瑶族勉语主要分布区域进行的田野调查表明了瑶族语言惊人的萎缩速度和范围。“就目前来说,瑶族地方语言的使用人主要集中在还居住在瑶寨上的人民,对于年轻一代的瑶族人来说,使用瑶族方言的人在逐渐减少,汉语开始慢慢取代了瑶族地方语言。[2]”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历届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和经济剥削还有传统的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导致瑶族成为一个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分布广的民族。因此,同一种方言,因地域远近和长期的缺乏沟通交流而产生了一些语音上的变异,使交流时出现困难[2]。所以就算两个瑶族人在说瑶语他们彼此之间也未必能听懂对方的话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瑶语的传播。第二,现在的汉化十分严重,同时受其他人数较多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广西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当地虽然都是瑶族自治县,但是因为汉化较严重,同时受当地壮族人的影响,大部分地区讲的都是壮语或者桂柳话,漫步在这两个自治县的街头,听到瑶语的概率微乎其微。这种现象逐渐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虽然当地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或乡,但是真正会讲本民族语言的人并不多。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记载,居住在广西中部自称“布努”的瑶族有12.8万人已转用了壮语[4]。虽然广西都安、大化是瑶族自治县,但是的只有少部分人讲瑶语。此外,有些县提倡讲普通话,不讲方言。所以现在了解瑶族文化和会讲瑶语的人越来越少,有些人虽然听得懂瑶语,但是不会讲;甚至有些人虽然是瑶族,但是一句瑶语都听不懂。第三,瑶族当地经济模式的解构[5]。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青壮年从农村搬到城镇居住或者是到其他城市打工,目前留在农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老人、小孩,再加上现代的娱乐方式已经慢慢地改变了传统的活动。例如,瑶族的盘王节本来是瑶族人民祭祀先祖的重大节目,其具有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功能,据了解,广西河池纳翁乡民族村已有20年未举行盘王节了[5]。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全国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得到提升,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趋于真实。人民认为祭盘王并不会真的禳灾降福,这是瑶族文化的断层现象,也是瑶语使用者越来越少的一个原因[6]。

三、瑶语的保护和传承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针对瑶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瑶语和瑶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一)开设瑶语文化课程

首先,在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自治州、自治县或自治旗,适当地开设有关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课程或开展相应的活动。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会说或者能说自己本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这一措施一方面能够让大家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更加了解;另一方面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如何让瑶族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呢?如有着世界长寿市之称的广西贺州市,该市瑶族人口众多。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瑶族文化,贺州市八步实验小学就做了一个好的示范,该校2018年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盘王操”为主要形式,用贺州市5首原创民族歌曲《潇贺长歌》《瑶歌一唱亲上亲》《长寿老人》《月光光》和《三姐的歌万人和》为伴奏乐曲,开展了气势磅礴的大课间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实现瑶族文化的教育传承,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对瑶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继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二)加大宣传力度

随着现代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许多不同形式的传播手段相继出现,如直播、短视频等。所以政府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来宣传少数民族的文化,瑶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如果有了政府的官方宣传,再加上订阅号、小视频的宣传,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瑶族文化。比如,在盘王节前发布一篇关于盘王节以及瑶族人民如何庆祝盘王节的文章,再配以活动的图片和优美的文字进行渲染,让更多的人了解盘王节,瑶族人民如何庆祝等许多与盘王节有关的事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互联网以及手机的普及,笔者认为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宣传瑶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表的文章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进而有利于瑶族文化的传播。

(三)建立民俗村,和高校合作

建立民俗村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让更多来民俗村旅游的游客了解当地瑶族的文化,而且政府也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如享有“世界瑶都”之称的金秀县,现已把瑶族文化保持较完整且交通方便的古占、孟村、六段村打造为民俗文化旅游示范村,建造成了瑶族风情园。因为金秀县拥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5个瑶族支系,是世界上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金秀不仅是瑶族支系较多的地区,还是瑶族文化较丰富、瑶族传统文化保留较完整的地区。此外金秀县还与桂林旅游学院签订合作协议,设计了扇子、服饰、茶具、灯具、首饰、办公用品等多项具有瑶族文化元素的作品,发展民族旅游工艺品产业,这一方案也向广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提供了参考[7]。此外,地方高校还可以建立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博物馆,以推广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从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如广西贺州学院的族群文化博物馆,是一个讲述当地文化的博物馆,也是广西高校第一家国家备案的博物馆,集合了贺州市各族群文化实物等各类展品近两万件,其中就包括各种之前的生产劳动工具、乐器、瑶族服饰展品等。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全国首个高校“语言博物馆”,几十年来,学校几代语言研究学者不断努力,逐步打造了一支专门的研究队伍,他们调查研究贺州地区的语言和方言,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为我国语言资源的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对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感甚至是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许多种方式,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传承人,如剪纸、粤剧、木雕等这些非遗文化逐渐被大家熟知,进而得到了较好地重视和传承。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会说瑶语的人逐渐减少,因此,在合适的地区设立瑶语传承人是非常必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大家对其的关注,进而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五)大力培养瑶语翻译人才

语言人才的紧缺一直是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和翻译的一大短板,瑶族人口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湖南等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源丰富,想要挖掘母语是瑶语或者擅长讲瑶语的人也比其他地方更容易;西南地区有许多民族院校,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少数民族语言方面的师资力量雄厚,更有利于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此外,也有许多瑶族人口聚居于此,所以这也方便开展实地调查研究。

(六)研发瑶汉翻译软件或翻譯助手

要加大关于瑶汉翻译软件或翻译助手的研发,方便更多对瑶语感兴趣的人进行学习。成立于1955年的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心)是我国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文化事业单位,近年来,其先后完成了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彝文、壮文等7种民族语文电子词典及辅助翻译软件,还与东北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研发了一个汉语与民族语言智能翻译系统。此外,一些方言如粤语、温州话、闽南话等也有特定的软件对其进行与汉语的互译。虽然瑶族人口也占了较大的比例,但是相比之下,尚未发现市面上有专门对瑶语进行翻译的软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瑶语不能被大众了解。如果能研发一个瑶汉互译软件或翻译助手,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利于瑶语的学习和传播。而笔者所主持的大创项目“瑶语随译小助手”,旨在通过对瑶汉互译软件的研发,为瑶语学习的推广添砖加瓦。

(七)在瑶族聚集区使用瑶语进行宣传

在瑶族地区、瑶族村落播放瑶语新闻、瑶语广播或用瑶语对党的相关政策进行宣讲。2020年底,广西贺州进行关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不一样宣讲。贺州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各地组建“方言宣讲团”(其中包括八步区方言宣讲团),深入壮乡瑶寨、村屯社区进行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八步区方言宣讲团成员李素芳,不仅是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还是国家级非遗名录《瑶族服饰》传承人,2020年12月25日,她同“大学生宣讲团”一同来到八步区黄洞瑶族乡三岐村,用方言“瑶话”给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土味”课[8]。这一节课不仅拉近了她与村民们的距离,还传播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思想,鼓励村民们不断为“美丽乡村”贡献一份力量,让他们对村里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四、结语

瑶语和瑶族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瑶语和瑶族文化,这不仅要依靠政府和瑶族人民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相信有了大家的帮忙,瑶语和瑶族文化定会得到更好地传播。

参考文献

[1] 胡晓东.瑶语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

[2] 盘金祥.瑶语366句会话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7.

[3] 李威.“一带一路”视域下瑶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80-84.

[4] 刘继文,良警宇.文化资本理论视角下瑶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9(5):166-173.

[5] 陈明蕾.边缘村落的瑶族文化混融考察:以罗城纳翁乡民族村为例[J].大众文艺,2020(9):45-46.

[6] 王梦貔,向开.瑶族节日文化与生产生活习俗的变迁:以广西金秀大瑶山盘村瑶族为例[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5-8.

[7] 郑慧.广西瑶族传统村落建设中的瑶族文化保护和传承[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3):13-18.

[8] 龙丽萍.走深走实 入脑入心:我市面向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综述[N].贺州日报,2021-01-14(01).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