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帕金森病高危人群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2021-05-17王子裕胡彬彬吕钱坤

实用临床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性功能多巴胺人群

王子裕,胡彬彬,吕钱坤,黄 卫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昌 33000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群,我国PD患者超过200万例,而年龄>65岁人群患病率约为1.7%[1]。PD典型的病理改变是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缺失[2-4],从而导致相应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PD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也会出现非运动症状包括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嗅觉减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5-6]。PD早期起病隐匿,慢性进展。PD的病程较长,可以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大部分患者在出现典型症状的时候才被确诊,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阶段,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对PD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老年人群不断扩大,PD患病率也逐年增高,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了重大的负担[7-8]。到目前为止,PD的发病原因仍不明了,临床使用的药物均只能改善症状,却无法治愈该疾病,且在疾病的晚期,药物的作用十分有限[9]。因此,早期识别PD高危人群,在疾病早期进行治疗控制,对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江西地区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PD高危人群筛查,探讨PD高危人群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西省4个市(南昌市、赣州市、鹰潭市、九江市)进行随机抽样年龄≥65岁常驻居民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在抽中的四个市中各随机抽取1个城区和县,在每个抽中的城区和县中随机抽取2个社区和村。选入的受试者符合以下标准:1)年龄≥65岁;2)在流调社区(村)居住10年以上;3)所有接受调查者均自愿参加。

1.2 调查方法

由PD专病团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等);2)国际通用的9个问题PD调查问卷[10];问卷由9个问题组成(①你从椅子上起立有困难吗?②你写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③有没有人说你的声音和以前相比变小了?④你走路容易跌倒吗?⑤你的脚是不是有时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⑥你的面部表情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丰富?⑦你的胳膊或者腿颤抖吗?⑧你自己系扣子困难吗?⑨你走路时是不是脚拖着地走小步?)。当存在的问题≥3个时,提示为PD的高危人群。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在江西地区抽样调查总人数有3911人,具有完整数据为3855人,其中男1624人(42.1%),女2231人(57.9%);城镇2103人(54.6%);农村有1752人(45.4%)。根据PD得分将其分为PD高危人群(≥3分)和非PD高危人群(<3分)。其中PD高危人群319人(8.3%,高危组),非PD高危人群3536人(91.7%,非高危组)。见表1。

表1 一般人口学资料

表1(续)

杀虫剂职业接触:身体暴露在环境下3年以上职业接触过或者>100次接触;溶剂职业接触:身体暴露在有机溶剂环境(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涂料、粘合剂、漆、清洁剂等)3年以上职业接触过或者>接触100次;吸烟史: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或以上;饮咖啡史:常规饮用3年以上,每周>3杯;RBD:中文版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量表(RBDSQ)评分≥5提示RBD;体位性低血压:卧立位血压收缩压变化>20 mmHg,舒张压>10 mmHg(1 mmHg=0.133 kPa)。

2.2 PD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PD高危人群发生的危险因素赋值见表2。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在年龄、性别、PD家族史、吸烟史、RBD、白天嗜睡、嗅觉减退、抑郁、便秘、体位性低血压、性功能障碍、排尿异常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杀虫剂接触史、溶剂接触史、饮咖啡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PD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年龄≥75岁、RBD、抑郁、便秘、性功能障碍、排尿异常是PD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PD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赋值表n=319

表3 PD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319

3 讨论

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中老年人的健康[11]。PD发病率和致残率逐年增加,对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的负担。PD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识别困难,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患者体内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已经丢失大半,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这提示临床医师应早期识别PD,早期干预及治疗尤为重要[12]。目前,相对于其他疾病,我国关于PD流行病学调查屈指可数。因此,本研究对江西省老年人群进行了筛查,分析老年高危人群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期提高对PD高危人群的认识,早期识别PD高危患者,从而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国际通用PD调查问卷筛出高危人群的敏感性为88.64%,特异性为85.32%[13],此筛查方法可以简单、快捷,仅通过运动症状就能很好地从人群中筛出PD高危人群。本研究筛查出PD高危人群数占总人数的8.3%,目前普遍认为PD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本研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RBD、抑郁、便秘、性功能障碍、排尿异常是PD高危人群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PD的发生与年龄、RBD、抑郁、便秘、性功能障碍、排尿异常等密切相关。这与既往的研究[14]相符。

本研究319位PD高危人群中,65~69岁68人(21.3%),70~74岁52人(16.3%),75~79岁74人(23.2%),≥80岁125人(39.2%);有RBD者93人(29.2%);抑郁77人(24.1%);便秘138人(43.3%);性功能障碍者180人(56.4%);排尿异常者119人(37.3%)。有研究发现,年龄是PD发生的最大危险因素,PD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指数增加,可能与老龄后线粒体功能下降有关[15-16]。而约80%甚至更多的原发性RBD患者最终发展为PD、多系统萎缩或路易体痴呆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7]。RBD可加速α-突触核蛋白病的疾病进展[18],一项Meta分析显示PD患者中RBD的患病率为37%[19]。目前认为,RBD是由调节REM期的睡眠失张力的脑干通路损伤引起[20]。抑郁普遍存在于PD患者中,平均35%的PD患者合并抑郁症[21]。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下调是PD抑郁的病理基础[22]。临床上抑郁识别困难,患者常常被认为是性格内向、年纪大等而忽略。合并抑郁的PD患者的预后较差,需早期识别和治疗。便秘也是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超过一半的PD患者存在便秘[23]。有研究[24]表明,路易小体聚集在血管活性肠肽能神经元内,抑制性运动神经元丢失,肠内平滑肌的反射性放松受损,从而导致结肠运输延迟。因此,便秘的评估有助于PD早期诊断及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泌尿生殖功能障碍是早期PD患者最常见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是PD最常被忽视,最痛苦的症状,包括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内的许多原因。50%以上的早期PD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2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PD患者性功能障碍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病变与多巴胺代高谢失调,破坏了躯体神经系统调节性行为导致性交障碍[26-27]。排尿异常发生在PD的早期,27%~85%的PD患者表现出排尿异常,包括尿频、尿急和夜尿增多[28]。目前认为PD患者由于多巴胺D1-GABA能直接通路受损,抑制排尿反射,导致逼尿肌过度活动出现尿频尿急[29]。需提高对PD患者泌尿生殖症状的重视,减轻PD患者的痛苦。

在PD出现运动症状之前,患者可能持续10~13年的运动前阶段[30],本研究旨在识别PD高危人群,以便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诊断患者,并在神经元损失极小时启动潜在的神经保护治疗。综上所述,PD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众多,应重点关注高龄、合并RBD、抑郁、便秘、性功能障碍、排尿异常者,及早干预危险因素,加强PD的早期筛查及诊治。

猜你喜欢

性功能多巴胺人群
活力多巴胺
正确面对焦虑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在逃犯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运动与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