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在人为,趣味使然
——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2021-05-17周红霞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语言英语

周红霞 张 婧

(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六安 237012)

自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其教学广泛重视“听说读写”,英语翻译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 例如,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目的占分比值较低。 现有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仍然是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材向学生讲述翻译技巧,学生成绩评价也只是通过标准译文进行评价。 这种传统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未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和趣味性,且忽视学生在翻译中的实践技能培养,导致学生在翻译中千篇一律,没有感情,翻译中也出现“词不达意”“翻译死板”“语法错误”等问题,致使无法翻译出佳作[1]。 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耗费大量时间讲解,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学习,师生间单向传输,学生勉强记住如“增词法”“释义法”“加注法”等简单翻译方法,但是没有深究如何使用,无法运用技巧举一反三地处理其他翻译问题。 这种翻译教学忽视师生交流,学生也无合作交流,未体现学生主体地位[2]。

一、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面对的问题

(一)现状

高校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基础课程。 也是学生必修基础课程之一。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国家社会发展对英语专项人才需求。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不同的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逐渐增长,对有专业知识且有一定翻译能力的人才培养十分迫切[3]。 为了给社会输送对口高素质人才,高校重视并加强英语翻译能力教学,重视对学生展开目标性教学[4]。 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以培养出高翻译水平、高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学英语是学生的基础性课程,高校多开展有精读、泛读、视听结合的教学课程。 但是,在教学中,一些院校对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未设置专业的翻译课程,翻译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占比较小,导致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5]。1996 年,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英译汉题目,而直到2003 年,多次四级考试中仅出现2 次英译汉题目。直至2018 年,在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中,英译汉题目的数量及分值仍然占比较小,并不理想。 2004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就重视英语翻译能力的考核,重视汉译英在考试中问答的设置,分值占卷面总分仅5%[6]。 但是近年来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普遍低下。

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后,个人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欠缺必要的语法知识,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对英语教材、材料的理解不深刻[7]。 而学校本身又没有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导致学生在英语翻译中出现的错误没有被及时发现,致使英译汉中频繁出错,出现错译、漏译、不译现象。 根据200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英译汉部分统计分析发现,考生对结构简单的翻译题解答较好,及格率达到72%以上,而其他翻译题目的及格率仅为40%左右[8]。 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多数学校未重视英语翻译教学,指导思想上没有针对翻译教学确立新思想,而是将阅读当作英语学习基本功,各个部门都过于重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9]。 此外,在英语听、说方面,听和说受到教师足够重视,但忽略了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有了字典,生词问题就不存在了,翻译也就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是教材自身的问题。 当下国内使用的不同教材均没有对英语翻译进行系统化的讲解,也没有详细的翻译技巧设计,而是多围绕课文在后面进行简单、零星的翻译练习,且部分翻译练习语句也更像是机械性的模仿造句,只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文中的句型及词汇。 也就是说,当下教材中设置的翻译语句练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其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10]。

2.翻译教学中缺乏文化意识

文化本身是较复杂的整体,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等都可归为文化的内容,是社会分子习得才能、习惯,适应社会环境的成绩[11]。 文化表现在语言上,主要表现为具有自身独有成语、典故等。英语翻译学习中也存在文化意象,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在英语翻译中得以体现,如语法的使用。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可能导致语言出现误解或翻译不当、表述不准确等问题。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导致语言出现误解或错误,如用词不当、造句不当等,将造成沟通障碍[12]。 大多数教师及学生忽略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过于重视翻译技巧,以技巧代替对文化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导入足够的文化,仅重视理论的阐述解释及技巧传授,几乎没有将翻译问题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英语翻译缺乏灵活性,该不会的问题还是不会。 此外,在英语单词中多义词,在汉语中往往是单义。 如“brother”在汉语中意味“兄” “弟”,而英语中则可表示两者[13]。 受文化差异影响,汉英互译在句子句式上的顺序也有明显差异:如“a small round wooden table”,译为“一张木质的小圆桌”;“a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order” 译为“国 际经 济 新秩 序”;“ancient Chinese history”译为“中国古代史”[14]。遇到翻译顺序出现差异的情况,教师需引导学生以汉语的语言习惯合理遣词造句,翻译出自然、合理的语句。

3.教师片面性的强调及引导

翻译教学需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引导,如何选择有效的翻译理论指导学生翻译实践成为教师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及学校的实际培养目标拟定具体的翻译理论教学内容[15]。 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片面重视对大词语、大句子的翻译。翻译片面集中在翻译材料的关键词及学生不认识的结构复杂词语。 大句子则主要是词汇多、结构复杂的句子。 学生经反复练习后,对大词语、大句子理解深刻,但是一些关联句、关联词的翻译却比较生疏。 学生进行翻译实训,虽然心中想用大句子、大词语,但是受限于小词、小句,无法连词成句、连句成章。 翻译在历史发展中往往是“小辩”,在西方也是“雕虫小技”,没有接近学术中心,近现代才逐渐向中心发展,语言家是翻译的先锋。 其目标在于,减少翻译随意性,使翻译在经验主义中打破桎梏,在理论上得以解放。 翻译的过程是复杂的,也是交际及文化的重要表现。

(2)忽视对学生综合双语素质培养。 外语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描述,教师对学生完成学业后整体评价。 培养具有优秀素质的双语人才需要强化母语及外语的训练。 学习另一种语言,不自觉地就会翻译这种语言,置换词语。 该过程还伴随校正、调整和加深认知。 培养学生综合双语素质可以让学生能够以标准的语言翻译母语,以标准的母语翻译外文。 然而在教学中多是一味地完成教学目标,忽视了翻译对于提高学生母语的作用,忽视了对学生双语素质的培养,制约着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如何强化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一)应用实例,积累语言

翻译教学中采用教材范例,未和学生实际生活互相联系。 案例脱离实际,学生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不讲范例,学生过于重视复习考试,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实际教学中,要突出英语的语言工具实用性,强调汉英及英汉语言的比对及文化差异,避免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复习而复习。翻译技巧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布置小组合作的任务。 例如,在校园收集绿化、名言或院系机关双语标志,对标志使用的翻译技巧整理分析;开展不局限在纸张的课后练习,将学生分为4-6 人的几个小组,让其从自身兴趣出发,完成实践应用。 翻译技巧需学生不断练习,通过长久积累,在翻译过程中对实例分析,直观了解到不同翻译技巧,合理运用(见图1)。

图1 校园中的绿化标语

翻译实践中,学生往往受自身词汇量不足限制,导致翻译不流畅。 因此,可以从自己周围的实际案例入手,逐渐积累语言,充分拓展自身词汇。比如,在学生乘坐公交车的时,针对公交车上广告标识中“中华老字号”让学生翻译,不同学生间翻译存在差异,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加深对“Timehonored Brand”的理解(见图2)。

可以给出学生“民族研究所”(Ethnic Study Institute)等词语,让学生比对练习,使学生对经典词汇产生深刻印象。 之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对“入场券观众须知”进行翻译,或是收集中英文双语景点门票、机票等,以此为文本。 学生积累大量范例后,也就积累了大量词汇,对一些类似“请自觉接受安全检查”“请出示证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翻译可以顺利完成(见图3)。

图2 中华老字号

图3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相关标语

(二)合理取材,优化分析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现代化教学模式。 教师要对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积极开展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翻译交流及答疑等,丰富课堂形式,切实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技能。 对不是英语专业的高校学生,翻译教材的内容选择要有取舍,针对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在简单介绍理论知识后,多开展实践联系。 在教学课时后半部分,要多融入课外实践内容,引入四六级翻译训练和一些考研真题。 期末考试之前,要结合班级中学生的专业,应用翻译练习,为学生提供趣味性的译文,缓解学习压力,同时也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 教师教学中并不讲解标准的译文,以此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让学生自主翻译,之后找到学生翻译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歧义的翻译,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科学使用网络资源

网络丰富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词汇,明确词汇的具体意思,在翻译中灵活使用词语。在课堂上,学生并不会随身携带字典,若在翻译中遇到陌生词语,往往利用手机网络的便捷性查询单词。 教师要帮助学生对中文网络词典和英文网络词典比较,减少翻译对网络翻译机器的依赖。 网络的科学使用还可以结合时事政治,让学生进一步强化语言功底,拓宽知识面。

(四)强化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观念

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多让学生进行翻译技巧训练,将文化因素都融入英语翻译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需积极调整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先查阅相应文化知识,提出对应知识目标,课堂上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 学生积极讨论,主动投入学习,为课堂相关的文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学中翻译训练是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内容,要强化翻译训练,完善教学手段,了解跨文化的特点。 翻译不仅是语言在文字上的一种转换,其还涉及对对应语言的熟练度以及对文化意识的培养。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双语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校英语教学中要给予英语翻译教学足够重视,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语言英语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语言是刀
英语翻译教学与汉语言文化素养探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