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导向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5-17张玉琴于昊田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分校企动画

张玉琴 于昊田

(三明学院,三明 365000)

随着我国“动画热”的兴起,各大高校相继设立动画专业。 动画学科真正从列入高校教育至今,一直致力于探索其教育体制的合理性以及教育目标的实际应用性。 在近20 年的市场实践检验下,其中以动画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更新技术技能滞后较为严重。 高校动画教育机制“重理论”“轻实践”,技能更新滞后。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近年来,大力加强动画实践教育,寻找了很多方法,并推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剧组”模式等教育模块,同时也将动画培育人才的形式朝向多元化、差异化、多样化发展。 其中,校企合作作为产教融合的先驱,各地很多院校动画专业的校企合作也是很突出,但是效果如何,是否能有效解决高校教育与市场接轨的矛盾,值得深思。

“三文娱”抽样统计的问卷调查显示,在2019年3 月到6 月动漫公司稀缺人才种类数据表中,专业型人才占据69.57%。 而动漫行业3 月到6 月接收到的人才简历数据表中,专业型人才仅占8.7%,且2019 年动画行业招聘,52.17%的公司招聘到的人才质量是低于预期的[1]。 由此可见,高校的动画人才培养工作仍需讨论。 因此,应综合校企合作等此类合作教学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和探索一条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生产线。 本文着力于探索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作出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校企合作培养动画人才提供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一、校企合作的优势与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优势

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的现代化选择,是一种政府宏观调控,将企业作为实践平台,倡导学校与企业、教师学生与工程师(技术岗等)共同参与。 旨在培养适合市场动画对口专业技术型人才,缩短从高校向社会跨入职场的窗口期,解决企业行业技术人员的断层现象和人才储备等问题。 企业按需组合,以互惠互利为原则,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校企合作的优势:(1)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有利于加快社会资源更早的转换为生产力,既能更精确地聚焦企业紧缺的人才资源,又有利于学校专业的持续发展,提高就业率;(2)学校在合作中可以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在合作过程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生可以增强实际操作地能力和就业的核心竞争力;(3)企业与学校在相互培训的影响下逐步提高员工素质。 随着大学生顶岗试用,增强企业员工危机意识,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化解应届招聘压力,适时储备人才资源。

(二)校企合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与当地企业推进校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有效成果。

(1)首要问题是校企合作作为产学研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上制度欠缺。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实质上的差距,因缺乏实际的经验,因为管理教学的问题和课程学分安排的设置、教师产学工作转化不合理,使得学校教师参与度不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2)校企合作存在利益冲突,并且相关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学校的市场意识淡薄,致使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受阻;(3)校企双方公共开放的信息不足。 当前行政化教学管理的体制下,现有教学组织与相关部门难以高效地满足现代化企业运行体制的发展。 一是难以保障主体信息控制的自主权,基本处于被动状态;二是学校需要统筹考量的条件较多,如日常组织教学、学生个体就业、学校办学方针、企业规模以及决策等因素。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导向,无法精准聚焦市场行为主体,快速获取前沿信息,致使校企合作的教育战略和运行效果被削弱;(4)学校的体制阻碍了校内外资源信息的深层融合,资金受限制约了教学主体与企业专业研发团队的合作。

二、构建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讨论

本文致力于分析动画专业现有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现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出有效的实施方案,分为“本位因素”“外在因素”和“突发因素”。其中,“本位因数”包括学校制定的校企置换的课程设计,学分的获取的方式方法等;“外在因素”包括企业合作的意愿,政府提供的校企合作帮扶政策等;“突发因素”包括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合作方案临时修改,以及遭遇合作冲突等情况。 这三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校企合作下动画人才培养的效果,所以针对这几个因素,研究出一套基于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动画人才培养方案,进而架构系统性的合作模式,增强合作目的性,提高合作效率,促进合作顺利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构建有效课程培养方案

1.提高实践学分

目前,全国高校本科院校对于毕业学分的规定是不同的,一般通行的学分制度大概是总分为160个学分左右,其中,通识教育(公共课)约占35%~40%,学科基础课约占30%~32%,专业课(必修、选修)约占30%~35%。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分总百分比为100%。 实践学分可以作为校企合作办学主要的内容。 动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所以在实践方面要逐步提高实践的学分,实践学分不得少于总学分的40%~45%(见表1)。

表1 动画专业学分分布

2.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讨论

按照学年划分,我们可以用“2.5AY(academic year)+0.5+1”的模式来培养。 把四年制的大学分为4 个学年,8 个学期。 那么用前两个半学年完成大学内的理论和实践部分,半年时间完成校企合作部分理论和实践部分,最后一学年完成研学课程、专业实习(校企合作)和毕业创作(见图1)。

图1 “2.5ay+0.5+1”模式

校企合作课程教学和项目的实训主要集中在“0.5ay”这个学期,而这个学期根据学校的实际安排,应该集中聚焦在大三(下)这个学年。 前2.5个学年学校培养学生了解动画知识,让这种认识打下了基础,接着0.5 学年里,也就是大三这个学年里,尤其是大三(下)这个学期是整个大学期间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它有补充、总结、确定未来就职方向的作用。 这个学期的课程安排也至关重要。 这个学期可以整个学期划入企业和学校共建培养的模式,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用集中实训的方式来提高专业能力,培养直接入市的动画专业能力。这“0.5ay”可以安排实践学分的课程总分为20 学分左右,分为选修和必修课程。 如果同时进行,最高可拿24 学分。 当然构建实践学分模型图,是根据所选方向进行分类。 这些模块根据本校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可以调整和替换,灵活具有弹性,以企业实训为主,教师辅助教学和管理为辅。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制作能力,专业水平逐步与市场接近靠拢,或者提供本企业的前沿科研项目(成本降低)进行试行制作,提供制作雏形,为继续的研发和正式上市节省时间(见图2)。

图2 校企合作“0.5ay”模型图

(二)学分获取考核制度

由图2 课程模型可以看出,以校企合作为主导的课程培养,以实体的项目制作为引导,那么课程在选择的时候,有一定的顺序倾向性。 前期策划和团队策划在前面,中期制作和后期制作训练安排在整个模型的后半部分,动画短片创作或者数字游戏制作可以和同期的选修课程同时进行,这符合项目制作的链条顺序和过程,符合课程调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学分的获取,需要最终成果的输出评定。 一个项目涵盖了所有的课程,逐步制作下来,学生的成绩由企业项目监理、教导导师、项目甲方的反馈以及项目维护四个部分组成。 每个步骤根据制作的程度和完整度来评定成绩,直接接受市场的考验。及格以60 分为标准,拿到及格才能获取相应的学分。

(三)体现“混合式”教学课程

项目工程植入代替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以项目制作过程为课程规划,以实时指导和阶段任务点教学为教学目标。 这种教学方式我们把它称为“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聚焦于怎么解决项目执行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创作问题、市场问题。 这种教学目标与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截然不同,更注重于与市场接轨,侧重于实践,科研性质较弱。 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实际操作去认知和论证学校教育中的理论教学结果,也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更早地进入社会工作,缩短适应社会的“空窗期”。

三、构建校企合作互动策略

构建校企合作互动策略,是校企合作有序开展的强有力的基础保证。 出于校企合作特殊的办学性质和办学目标,构建合作与互动依赖于企业学校方面互惠、互信、互通的理念。 根据各地高校校企合作总结的经验,结合地方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用来搭建互动的校企合作平台。

(一)“派遣式”学习

将学校固定的教师资源利用起来,将专业科室的1~2 名教师,在第5 个学期之前派遣到企业进行交流学习,用以搭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 教师派遣到企业主要针对三个方向进行沟通学习:第一,熟悉动画专业“工厂化”流水作业;第二,了解动画企业的管理制度;第三,熟悉企业对动画项目制定的标准化信息。

学校派遣特定教师与企业进行交流和学习,主要先培养与企业的及时沟通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前熟悉企业的人事和管理制度,这样对于后续的专业建设、沟通交流和互建平台的工作有着良好的感情指引作用,也体现了学校对于推进校企合作的积极主动的态度。

(二)“吸纳式”接收

学校采取一系列有利于企业驻校人员的举措,鼓励企业的工作人员积极来校讲课,进行技术培训、专业指导。 例如,额外支付企业驻校的技术人员出差补贴、每日餐补,提供便利宿舍;针对有在校课程的企业教师,除了以上的额外补贴外,还支付可观的课时费用。

当然,除了以物质鼓励的形式吸引企业对接外,还可以跟企业签订一些合作共享的项目。 比如,可以实施项目承包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报名学习。 企业派遣大量的培训人员集中培训动画相关专业方向的人才,用“以学养产”的形式,让学生先培训,然后“学以致用”参与制作企业项目,既可以节省企业成本,还可以为企业储备相关人才,又节省了学校的教育成本,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融合式”互惠

适应校企合作办学的需求,需要大力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借助于平台、场地、资源等双方优势,积极促成有利于双方的合作模式。

1.共建平台

其一,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合理使用学校配备的教学资源、设备资源、师资资源,结合企业提供的实训场地资源、技术指导等资源优势,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对口企业所需人才。

其二,共建岗位实习基地(这部分推荐实施于第4 学年)。 学生在校完成计划课程后,达标同学或者优秀同学,优先由学校推荐给合作的培训企业。 两种方式输入给合作企业,一是提供顶岗职位为期半年,二是先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后,再进行顶岗实习。

共建平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合作商讨置换毕业合作学分,使学生培养达标,适应企业的正常生产状态。

2.互享资源

其一,师资共享,定向培育。 企业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高校教师到企业为员工进行理论和素质培训。 师资互通,互为交流。

其二,专业层次级别鉴定,双向提高。 学校和企业建立共同的培育目标,并且建立一套评定等级的制度,有利于学校提高专业水平。

四、结语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校企合作教育,其终极目标无非是适应于市场的需求,加强学校和市场的适应协作,高效率培育专业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 在动画专业办学的短短20 多年里,高校动画教育的培育政策也一直在探索和改善。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学校与市场对接的合作形式,对于培育对口人才,培育素质教育、技术教育,提高产前生产力确实是一个特别有效的形式。 但目前还在不断探索的过程,实践刚刚开始,还有待于周期性的检验和逻辑性的证明,并不断总结经验、修订和完善。

猜你喜欢

学分校企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我的动画梦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