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国内高校教学方法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 的量化研究
2021-05-17王珊徐昱
王 珊 徐 昱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合肥 230012)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高校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迎来了巨大的变革[1]。 国内高校在积极探讨应对策略,例如,如何从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的发展[2]。 欧盟各国的高校也都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3]。 但是,我国各个高校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非常传统的模式[4]。 事实上,除了学校推动、教师探索,大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强烈的需求[5]。 随着网络时代新技术在高校教育中应用的不断推进,学界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在积累与不断深化,但是现阶段的已有研究中仍然缺乏对于网络时代以来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研究的整体状况分析,特别是运用知识图谱进行的回顾性研究。 本文对互联网时代以来的教学方法的核心作者、机构、高被引文献、研究热点和趋势等进行梳理与总结,全面呈现2000-2020 年之间相关研究的知识谱系,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高校教学方法的应用探索提供理论依据,并激发后续新理论的产生,以切实提升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学质量。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可以用图谱的方式清晰反映相关研究的核心作者及研究机构,能够将研究的相关节点信息进行计量分析,探寻研究热点以及变化与趋势[6]。 CiteSpace 是信息可视化分析的常用工具。本文结合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与CiteSpace,通过对CSSCI 数据库搜集的已发表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反映我国自互联网时代以来的高校教学方法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探寻研究热点与前沿。
(二)数据来源
2000 年,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并且,2000 年已有“关于未来教育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的探讨”“高校德育现代手段的研究”等相关文献开始研究,因此,网络时代教学方法文献选择的时间起点设为2000 年。 不同的文献资源库优点不同,本文采用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国知网(CNKI),以关键词“教学方法”同时包含主题为“高校”或者“大学”对CSSCI 数据库进行国内高质量的期刊检索。 结合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选择2000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4 月10 日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共检索到期刊论文812 篇。 按年度梳理,得到图1。 通过图1 可以发现,在这二十年期间,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7-2012 年教学方法主题研究的论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在2010 年后出现了一个高峰之后,发文量有所回落,在2018 年之后发文量明显减少。
图1 2000-2020 年网络时代国内高校教学方法研究CSSCI 论文年度分布图
二、网络时代国内高校教学方法研究文献特征分析
(一)核心作者分析
发文量方面,通过对网络时代教学方法发文作者进行图谱分析,得到图2。 结合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发文量较多的学者为姚利民(6 篇)、周远清(5篇)、边和平(3 篇),而发文量仅一篇的学者占绝大多数。 2007 年,姚利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湖南省5 所大学的310 名学生进行研究,探究高校学生对教学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教学现状的多个维度,发现在教学方法方面,讲授法作为大学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65.2%)却认为其只有一定的效率,教学方法没有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超过一半(58.4%)的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感到不满意。 提出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选择时应注意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互动式讲授等因素[7]。在2010 年,姚利民对高校教学方法的涵义、特点、选用依据等十二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被引率达到141 次)提出,现有研究中对教学方法改进有重要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比较少,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少,因而教学方法研究进展缓慢[8],并因此在后续9 年持续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与实践。 曾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在2008-2012 年连续发表了5 篇相关主题的论文,从宏观的视角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进行回顾及提出期望,关注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点,即提高教学质量,强调了教学方法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9]。 边和平一直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从2011-2018 年每隔三四年就对教学方法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10]。 杨永林则是从2009-2016 年持续关注英语教学的模式改革与教学方法应用研究[11]。
再通过对CiteSpace 的阈值进行合作网络因素调试发现,发文量排名前五的作者中极少数与其他学者有合作,进行合作研究的作者多为发文一篇,如王海欣与舒忠飞等[12]。
图2 核心作者分析可视图
(二)核心机构分析
对发文作者所在的机构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网络时代关注高校教学方法研究的核心机构。 通过对发文作者所在院校一级单位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到网络时代高校教学方法研究发文一级机构,见图3。 排名前四的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22 篇)、清华大学(19 篇)、湖南大学(14 篇)、南京大学(14篇),均设有教育研究机构。 在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中,仅一所不是双一流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在发文量排名前四十的机构中,师范类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22 篇)、湖南师范大学(10 篇)、华南师范大学(7 篇)、哈尔滨师范大学(7 篇)、华东师范大学(7 篇)、山西师范大学(6 篇)、华中师范大学(5 篇)、福建师范大学(5 篇),凸显师范类大学的使命担当与学科优势。
(三)被引文献分析
通过对被引文献的计量分析发现,仅被引频次超过100 的论文就有22 篇。 总体而言,高被引文章分布的时间段主要分布于2000-2017 年,集中在2010 年(共有7 篇高被引论文),其余年份的数值在1~3 篇波动,与前文图1 所反映的发文趋势大体一致。 被引频次排名前五的论文中,刘献君(被引594 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3],别敦荣(被引320 次)借鉴西方大学的教学方法,提出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质量[14]。 蔡基刚(被引379 次)与赵金铭(被引244次)均是长期致力于语言类专业教学研究,在教学方法研究方面,侧重以语言类课程为实际案例,进行课程特点、需求分析及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15][16]。 姚利民、段文彧(被引273 次)将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阻力、需求、理论基础与对策进行框架性分析[5]。 这些文章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的词频反映其研究热度,两者呈正向关系。 通过对相关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图4。 通过数据导出,可得各关键词出现频次及首次出现年份:教学方法(440 次,2000 年)、教学内容(55 次,2000 年)、思想政治理论课(39 次,2006年)、教学方式(35 次,2005 年)、教学改革(34 次,2002 年)、教学模式(29 次,2001 年)、高校(25 次,2003 年)、教学法(17 次,2003 年)、创新(15 次,2001 年)、改革(11 次,2001 年)、素质教育(11 次,2001 年)、大学英语(11 次,2001 年)。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
(五)研究脉络分析
可以通过对关键词的演变时间顺序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脉络。 将CiteSpace 中关键词的词频Threshold 调整设置为5,显示Timezone View,生成图5。
按照时间顺序,网络时代国内高校教学方法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可以分为前十年与后十年两个阶段:
图5 关键词时区图谱
2010 年之前,教学方法的研究内容关注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课等课程中的实践应用探讨居多,同时,也注意到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上的主导作用,并逐渐开始反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2010 年之后,由于教学理念的转变,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价值,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再根据社会需求及专业发展,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并进行及时评价和有效反馈。 这十年的课程研究对象,根据国家政策进行了积极的调整,集中于思政课及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2012 年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17]。
(六)研究前沿探索
关键词突现值可以反映相应时间段学者的关注度,确定研究领域的前沿。 通过CiteSpace 软件中的“Detect Burst”可以探测到高突现性爆发节点,得到图6。 根据时间由近及远,结合突现值大小得出,“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显值明显高于其他关键词,且都是出现于后一个十年阶段中。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方式”从2015 延续至今,都是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2010-2020 年,“教学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也曾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爆发消退速度较快,并没有形成较长时间段的持续研究。 2000-2010 年的研究前言依次是“教学法”“素质教育”“教育改革”“体育课”。
三、结论与展望
图6 关键词突现情况
通过对2000-2020 年我国国内高校教学方法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得出,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10 年后出现了一个高峰之后略有回落。经过长期的研究积累与发展,国内高校教学方法研究已形成核心作者群与核心研究机构,但是合作研究方面,无论是学者还是机构之间,合作紧密度不高。
现阶段,在国内高校教学方法研究的高被引文献方面,刘献君的《论“以学生为中心”》,蔡基刚的《“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别敦荣的《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姚利民、段文彧的《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以及赵金铭的《对外汉语教学法回视与再认识》被引用频率最高,是目前我国网络时代高校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网络时代国内高校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十年阶段。 前十年以学校为主导、课程为载体,探索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后十年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国家政策导向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科学的评价,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是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本研究采用文献的计量分析,这种方法主要分析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但并不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应用具体的教学方法,而这正是本文的价值与创新之处,即前期研究都是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而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的趋势,缺少基于时间线的宏观分析。
研究中,使用的CSSCI 数据库并能不包含所有对于国内高校教学方法得相关研究,部分作者以英文或者其他语言将相关研究内容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同时,由于CSSCI 数据不可做被引文献分析,所以后续研究将考虑对WOS 数据库进行国内外教学方法研究的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涵盖世界各地学者在网络时代高校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