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的运用
2021-05-17陈芳樊若琳
陈芳,樊若琳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手术室属于医院特殊的技术部门,其有严格的查对制度、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也有明确的工作分配与职责,因此该部门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极高,医院对于手术室护生带教亦是极为重视[1]。应当注意的是,要将手术室护生带教工作做好,就需要结合手术室的特点对带教模式加以改进[2]。我院拟将循证护理运用到手术室护生带教工作中,以此帮助护生顺利完成实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现即以于我院进行实习的手术室护生为例开展相应实验,实验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信封法将2018 年1 月至2020 月1 月于我院进行实习的手术室护生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32 例,男3 例,女29 例;年龄22~24 岁,平均(23.09±1.14)岁;研究组32 例,男4 例,女28 例;年龄21~24 岁,平均(22.83±1.46)岁,两组护生基本资料差异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护生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运用传统模式带教,研究组运用循证护理带教,包括提出循证问题、寻找循证依据、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提出循证问题:将带教教师列入循证小组,开展相关知识培训,随后分析手术室护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①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手术室作为医院特殊的一部分,是诊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地点,其有严格的制度与明确的分工,但目前医学教材中关于手术室的内容都是较为简短的,护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脱节,导致护生对手术室感到陌生;②心理应对能力较弱:手术室护理除基本护理操作外,还有许多护生在书本内未接触的操作,护生会担心自己不能做好,甚至不敢动手操作,影响学习进度;③无菌观念不强:护生刚出入手术室,对于手术室规章制度仍不熟悉,部分护生甚至可能因污染而不敢动手操作,导致实习有效性下降;④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当下护生普遍存在依赖性强这一问题,不会主动翻阅资料或询问带教教师以解决问题,学习缺乏主动性。
(2)寻找循证依据:循证小组成员将上述问题进行整理,通过查阅中外数据库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循证依据,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与讨论,分析有效的带教措施,根据护生实际需求与自身经验制定针对性的带教方案。
(3)实施循证护理教学:①带教教师将手术室护理理论知识、规章制度、带教计划等内容编制成册发放给护生,要求护生多加学习与思考,同时带领护生多熟悉环境,加强日常沟通交流,帮助护生消除陌生感;②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护生心理进行引导,予以鼓励与支持,使其感受到带教教师关心,摆脱恐惧与焦虑感,主动尝试进行操作;③带教教师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感染控制规范、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等内容制作为多媒体课件,结合案例讲解无菌观念的重要性,以此警示护生,在手术室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不断加以提醒,达成培养无菌观念的目标;④带教期间,带教教师除教授手术室护理知识外,还应负责思想与品德教育,帮助护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列举正能量案例、加强沟通交流,使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⑤带教时,带教老师应指导护生患者的评估方法,帮助其进行临床操作,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指导其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开展护理工作,要求带教老师与护生共同总结患者情况,而后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减轻患者留置尿管痛苦程度?”,接着带教老师与护生共同查阅留置尿管相关文献资料,先各自根据资料内容总结尿管留置患者的身体预准备工作、具体留置措施以及留置后护理等方法,接着分小组讨论分析并总结,然后小组间交流,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根据循证依据来对护生总结的护理办法进行分析,评估其可实行性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而后根据自身专业能力与临床经验引导学生优化导尿管留置护理的方案,包括有患者心理护理、导尿管留置方法、留置时间、身体舒适护理以及动态监测方法等;最后需要带教老师与护生共同总结整个循证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消化吸收其中的护理知识,以进一步强化护生对学习知识的印象,提高其临床护理水平。
1.3 研究指标
带教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对护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加以考核,各项考核内容满分100 分,护生相应能力与成绩成正比;本次研究中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护理满意度共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计量单位资料(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纳入SPSS 17.0 for windows 软件中分析,以“”表示,t检验,用χ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P <0.05 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实习成绩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组间对比显示研究组护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均较参照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护生考核成绩分析(,分)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护生考核成绩分析(,分)
2.2 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手术室实习护理是讲求理论与实际结果的工作,但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较为落后,护生学习过程中常容易出现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心理应对能力较弱、无菌观念不强、缺乏主动学习意识等问题,影响学习效率,增加带教难度[3-4]。
为此,本研究提出在带教工作中运用循证护理模式。该模式要求带教教师改变传统思维,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随后通过查阅文献搜集循证依据,建立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以此扩大知识面,培养问题解决与分析能力[5-6]。在本次实际的工作中,主要内容为带教教师对于手术室的规章、环境、工作程序、带教计划编制成册,要求护生加强学习,同时主动带领护生熟悉环境,消除其陌生感[7]。其次进行心理引导,多加沟通交流,疏导护生的负性情绪。针对护生无菌观念不强的问题,则通过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法对护生加以警示。带教老师还需加强日常思想与品德教育工作,引导护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8]。除此之外,还需要带教老师引导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其帮助护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根据实践情况反馈优化护理方案,还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高培养护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有效提高护生的应急处理水平,为其后续正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9]。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均较参照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循证护理切实有效,可以极大提升手术室护生的带教效果。与上述内容相符。
综上所述,基于循证护理模式改良当前带教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加强实操能力,为日后正式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