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加压钢板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2021-05-17盛德生

智慧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移位股骨颈经皮

盛德生

(沈阳市康平县公立中医院 骨科,辽宁 沈阳 110500)

0 引言

股骨颈骨折是髋部最常见的损伤,青壮年多因外伤造成,骨折的同时常伴有移位。由于股骨颈的解剖结构、血液供应均比较特殊,加上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属于不稳定骨折,损伤较大,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容易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1-2]。因此,临床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重点在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以往临床常采取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空心钉固位效果有限,容易出现错位愈合,造成并发症。经皮加压钢板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比较小,而且固位效果比较强,能减少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有效提高治疗效果[3-5]。本文针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做如下阐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7 年7 月1 日至2020 年6 月30 日期间康平县公立中医院收治的102 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 例。对照组中,男32 例/女19 例,平均年龄(38.5±2.9)岁,骨折部位:左侧27 例、右侧24 例。观察组中,男33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38.4±2.8)岁,骨折部位:左侧26 例、右侧25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年龄范围在18~49 岁之间;③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研究。

1.2.2 排除标准

①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②合并髋部骨折、风湿性关节炎;③其它组织、器官严重原发性疾病;④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处仰卧位,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对患肢实施内旋、牵引复位,并在C 型臂X 射线机的引导下观察复位情况,满意后在股骨大粗隆顶点向远侧做1 个4cm切口,暴露股骨颈,按照三角形排列置入3 内空心钉固定,用X 射线机确认位置后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皮加压钢板治疗,患者的麻醉方式、复位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医生在C 型臂X 射线机的引导下,于股骨小转子上缘的外侧做1 个2cm 切口,分离肌肉到股外侧肌,从远端将经皮加压钢板插入,固定定位针后再插入骨钩,对钢板的远端进行固定,按照1 枚远端头颈加压螺钉、3 枚股骨近端到远端股骨干螺钉、1 枚近端头颈加压螺钉的顺序安装螺钉,安装完成后用X 射线机观察螺钉的位置,确认无误后缝合切口。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

髋关节功能情况:术后3 个月应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满分为100 分,≥90 分为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中、<70 分为差,总优良=优+良。

并发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退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 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结果使用“均值±标准差”表达,运用t值检验;计数结果使用“百分比”表达,运用卡方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 时,说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情况[n(%)]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严重程度根据骨折的程度、是否伴有移位而定,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属于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骨折损伤较大,骨折部位不稳定,对患者的下肢功能造成较大的损伤,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青壮年发生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多由于受到外伤引起,加之年纪比较轻,不适合进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常应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为了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下肢功能,降低对患者造正常生活的影响,手术治疗后除了要求固定牢固、可靠外,还必须尽可能的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加快患者的恢复,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其功能的恢复,避免出现废用综合征[6-8]。

以往临床主要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利用3 枚空心钉按照三角形排列进行固定,此方法虽然操作比较简单,但由于固定方式为螺钉旋转固定,固位力量有限,很容易出现退钉、股骨头缺血、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恢复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应为患者寻找疗效更佳、并发症更低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采取经皮加压钢板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皮加压钢板是一种现代化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抵御周期性轴向、扭转复合的应力,而且具有比较好的滑动加压功能,在手术的过程中对骨折端直接加压,术后患者的负重效果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9-11]。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相比,经皮加压钢板治疗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其固定效果更好,能有效预防术后发生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缩短患者术后早期完全负重的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质量。因此,经皮加压钢板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12-15]。

本次研究显示,应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恢复期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经皮加压钢板治疗后能促进髋关节工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综上所述,对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加压钢板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缩短患者完全负重的时间,而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较低,可广泛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移位股骨颈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分析
预保温防止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效果分析
关于Bergman加权移位算子的n-亚正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