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太极拳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021-05-17张美娜倪红莺

运动精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习练独生子女促进作用

张美娜 倪红莺

(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2.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从2008年开始,我国80后、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高校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升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因生育率过低、老龄化严重等人口问题,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了二孩政策。这意味着当前数量庞大的80后、90后独生子女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大量非独生子女的父母。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家长大多迁就溺爱,形成独特的个性。被称为“哲拳”的太极拳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圆活连贯的身动、不急不躁的心静、气沉丹田的气敛、怡然自得的神舒等特点。长期习练太极拳,能有效促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关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过分强调自我、任性、对父母依赖性强等特点。通过习练太极拳能否改善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到目前为止还尚无相关研究和报道。本文通过对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太极拳特点和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太极拳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高校如何让更多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通过习练太极拳促进身心健康,为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心理健康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1984年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良好状态”。可见,心理健康在人体健康中占很大比重。例如,一个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康的人,若心理多疑,整天闷闷不乐,很快就会影响到其生理健康,患上心理疾病。因此,大学生能否正常学习、生活以及适应社会与其心理是否健康有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叙述是: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不会产生紊乱,能和谐统一自己的所想、所说、所做;对自身的评价是正确的;能充分认识自己所对应的角色位置;此外,还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有广泛的朋友圈和自己的知心朋友,并能正常适应社会,还能根据自我意识的情况,结合社会的特点进行自我调节,改造自我,才符合心理健康标准。

2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点

表1 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特点及具体表现

独生子女是指没有亲兄弟姐妹的独生孩子,也没有其他收养的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在家中地位比较特殊,集百般宠爱于一身,父母及祖辈等会把所有的爱都给这一个孩子,对其百依百顺。因此,独生子女容易发展成为家中的“大王”。随着岁月的流逝,独生子女大学生形成了一些独有的心理特点,具体见表1。

3 太极拳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太极拳属武术种类中的内家拳种,它的“松、静、柔、慢、圆、活、灵”和“连贯、绵绵不断、一气呵成”等特点,使其具有安神、养心、调息、入定的精神状态作用,对人的心理构成良好的影响[4]。太极拳在技术上要求“虚领顶劲、呼吸自然、气沉丹田、中正安舒”,即在练习时,头部就像被一根绳子牵引向上,而俩脚踩实,十趾紧抓地,使躯干在上下对拉的抗力中保持中正[5]。在躯干中正的同时,还要求人进行圆活连贯运动,因此,一整套的太极拳运动就像是人体不断地在画圆。太极拳运动不仅呈现圆的特点,还讲究左右对称、上下相随,每个动作路线有左就有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7]。习练太极拳时,内意、内气要相对内静,让人体达到“身虽动,心贵静”的状态,并且人在心静后才进入运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太极拳是一种安舒自然、用意不用力的运动。太极拳缓慢柔和的特点使人体动作平稳舒展,练两三遍也不会气喘吁吁,反而有轻松愉快之感。太极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儒、道、释、兵等文化,蕴含着我国几千年来悠久的文化思想和文化内涵。如儒家重要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7]等思想观点。同时,在太极拳的习练过程中,道家的“阴阳对立”思想也体现得淋漓尽致[8]。此外,兵家的诡道思想也深深影响着太极拳,所以太极拳在拳术上也会强调以柔克刚,利用一些虚招来迷惑对手。太极拳能感染人的精神状态,练习时所达到的心如止水、专心致志的太极世界,不仅让习练者的精神得到陶冶和升华,也给观赏者营造了一种宁静淡雅的意境[9]。

4 太极拳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4.1 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独生子女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之所以能传播到国内外并流传至今,是因为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充分吸收了儒、道、释、兵等文化,它比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显得光彩夺目。文化素养的高低由环境与教育所决定。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比非独生子女享受更多的优越条件,如经济宽裕、物资丰富、营养充足,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等。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接受长时间的教育后,会朝着父母指引的素养方向发展,加上社会环境的熏陶,他们会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一种世界观与价值观。不过,由于父母过分宠爱,独生子女大学生可能会出现眼高手低、意志力薄弱等现象。如果独生子女大学生能长期习练太极拳,受到太极拳文化的熏陶,他们就能做到深明大义,忘记小我,从客观角度考虑问题,多做对社会、国家有利的事情,做事时不计较个人得失,实事求是,心平气和。习练太极拳无疑会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意志、精神等产生重大影响,使其朝着好的一面发展。因此,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内涵的太极拳能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2 太极拳阴阳对立、转化、统一的拳理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应对挫折和成败能力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与其他拳术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的拳理基础是根据阴阳学说奠定的。“我身不动,浑然一太极,如稍动,则阴阳分焉。”这句话说的是太极拳在动时会分阴阳,运动过程中又相互转化,阴变阳,阳变阴,最后阴不动,阴阳统一归还无极。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身处环境比较复杂,从小就在顺境中长大,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常常会习惯性的选择逃避,让父母来收拾残局。当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没有了父母亲的宠爱和照顾,面对五湖四海的同学,独生子女大学生会变得十分敏感。当事物发展的预期与现实不一致时,他们不能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心态,产生很强的失落感,或者出现自卑或自负的情绪。更有一些内心脆弱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会因为别人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就引发情绪波动,甚至产生结束生命、退学等偏激的想法。在陈庆合的实验中,480名练习者在参与太极拳运动后,有89%以上的练习者认为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改变[10]。陈庆合等人的研究从另一方面证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习练太极拳后,能领悟出太极拳阴阳对立、转化、统一的拳理,并领会到太极拳有动有静、动转静、静转动、动静结合的变化思想。独生子女大学生学会并运用太极拳这种“变化的思想”去看待问题,可以避免出现自卑或自负的极端情绪,并能够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应对挫折和接受失败。总而言之,习练太极拳能潜移默化地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4.3 太极拳圆活连贯的身动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缓解人际交往压力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遵循阴阳二气转化的原理,要求动作姿态饱满,并且要进行圆活连贯的运动。太极拳动作连绵不断地衔接,再加上每个单独动作都圆和饱满,使得太极拳在演练中犹如一个动态的阴阳图。长期在集宠爱于一身的环境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在看待问题时往往会形成一种较强的唯我独尊的意识,加上长期获得父母亲的溺爱,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追求自我,凡事都优先考虑自己。在生活上常常我行我素,用自己在家中养成的思维去处理人与人、人与事的问题,不能做到全面看待问题。有的独生子女在家甚至发展成为家中的“大王”,指挥着父母亲做事,这种生活状况使他们从小就养成高人一等、骄傲无比、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从而忽视了与周围同学互相尊重的正确相处方式。这给独生子女大学生与同学、舍友之间的交往造成困难,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陈庆合等人和李兴汉等人的研究都表明,长期习练太极拳能使人情绪稳定,充分考虑和照顾周围的人群和环境因素,培养谦逊随和等良好性格,改善人际关系。独生子女大学生们在习练太极拳后,如果能将太极拳圆活但不圆滑的思想融入生活当中,就可以逐渐改善与人的相处方式。此外,独生子女大学生互相切磋太极拳和交流心得,还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总之,太极拳可以协调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扩大其社交范围,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4.4 太极拳不急不躁的心静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促进作用

练太极拳时,要求进入心静体松的境界,上下肢协调配合,随着轻柔舒缓的动作,达到平衡舒畅的状态,并将杂乱的情绪纳入其中,进入到一种宁静舒适的境界。这样练习太极拳,既不会消耗大量体力,也不会让人的精神高度紧张,对习练者调节情绪、排除烦恼十分有帮助。由于长期依赖父母收拾残局,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比较容易急躁,他们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在处事时容易独断,很少会三思后才去做决定和处理问题,而是经常会用自以为是的态度来判断事情和处理问题,自身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却又很少倾听别人的建议。因此,当事情和问题发展的结果与判断相差很大或者不一样时,独生子女大学生会有很强的挫败感,但几乎从不在自身找原因。他们喜欢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就算做的事情是错的也不理会别人的劝导,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做事。有相关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可以通过习练太极拳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李兴汉等人指出,太极拳习练的年限越长,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程度越大,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会越高[9]。杨祥全研究指出,太极拳可以调节情绪[11]。因此,独生子女大学生长期坚持习练太极拳,不仅能克服不良情绪,还会对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4.5 太极拳气沉丹田的气敛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呼吸法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训练方式,它要求习练者用腹式进行有节律的呼吸,具体表现为“深、长、细、匀”,呼吸配合着动作,开则呼,合则吸。但是,气沉丹田呼吸法需要习练者亲身苦练一段时间才能有所体会。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呼吸法可以帮助人塑造健全的心理,使人身心愉悦、热爱生活,并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认清自我,找准定位,提高自我认知水平。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的洞悉和认识,它包含着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指的是对自己的思维、行为方式、做事风格等方面的观察;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想法、行为及性格、人格的判断与评估,是进行自我调节的先行条件。如果独生子女大学生常常低估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优点或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情绪,丧失信心;相反,如果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超出了现实,就会骄傲自满、盲目乐观。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基础。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家中几乎没有吃过苦,从小就养尊处优,家长们都围着他们转,这就造成独生子女大学生独立性差,让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进入大学后,他们会把在家中形成的个性特点带入校园,而由于在大学接触的事物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自我认知会发生改变,随之出现两种分化:一种是“现实的我”,另一种是“理想的我”。当二者得不到统一时,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心理,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所以,独生子女大学生学习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法,能消除自我认知的分化矛盾,形成对自我的客观评价,这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12]。

4.6 太极拳怡然自得的神舒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积极自信面对生活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圆活连贯的身动、不急不躁的心静和气沉丹田的气敛等特点使太极拳具有安神、调息、入定的精神状态作用,即让人怡然自得地神舒。这也是太极拳谱中所提到的“外示安逸”,即四肢的运动、气的呼吸和意念的凝聚都在“动”,但却没有在练习者的神态上有所体现。这种神舒对人的心理能构成良好的影响。刘俊卿经研究提出,太极拳能够增进血液的循环,因为血液中的“脑啡”会使人的神经出现兴奋状态,同时拉伸筋骨的动作能让人的肌肉得到从内到外的按摩,让人感到身心舒爽,出现轻松、自在、满足的运动快感,即“太极态”。“太极态”能使人忘记不快、精力充沛,每天都充满阳光。黄剑指出,太极拳可以帮助人形成健康积极的情绪,习练者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太极拳以后,很多心理问题都能得到改善,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消极的负能量都抛在脑后,从而诱发出积极的思维和情感[12]。这在杨祥全和陈庆合等人的研究中也有体现,可见太极拳运动能够让人达到一种愉悦的状态。因此,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习练太极拳后,不仅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在遇到问题时心态也有所改善,还能养成遇事不骄不躁、不骄傲自满的习惯,心胸变得开阔。独生子女大学生习练太极拳,可以积累正能量,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一切。

5 结语

长期坚持习练太极拳,能有效促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高校应重视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尤其是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将太极拳作为高校重点体育项目进行推广与研究,充分发挥太极拳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高校应重视太极拳的宣传工作,可通过在学校设立“太极拳日”,通过举办太极拳讲座等方式,介绍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健身和健心功能,让更多的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真正意识到习练太极拳的益处,自觉养成终身习练太极拳的习惯。在体育课程安排上,应鼓励教师多开设太极拳课,同时鼓励武术专项的学生利用早操和课间操时间,义务为独生子女大学生传授太极拳的健身方法,为独生子女大学生习练太极拳提供更多机会。高校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太极拳交流会和比赛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大学生参与活动,提高他们习练太极拳的兴趣。

猜你喜欢

习练独生子女促进作用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习练健身气功的一点体会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