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体育设施布局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研究

2021-05-17

运动精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缓冲区体育设施体力

王 飞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江苏 无锡 214153)

根据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体力活动生态模型理论,认为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不仅有个体的因素、心理的因素,物质环境也同样是体力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相对于个体因素等难以干预或改变的属性来说,物质环境的可塑性更强,而且还能够长时间,大范围的在人口层面对体力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国外近年来对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关系给予很大的关注,也得到很多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其中,体育设施(或称“健身设施”“体力活动设施”)对体力活动的影响业已引发相关学者的关注,结果发现:体育设施的可达性、可得性等属性对不同人群的体力活动均可能存在显著影响。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无锡市惠山区、经开区、锡山区和梁溪区随机抽取传统型社区、单位社区和综合型社区各8个,从无锡市新吴区随机抽取边缘社区8个,共计32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招募老年人约3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向测试老年人发放基本信息问卷和感知体育设施特征量表,采用一对一辅导的方法当场填写并回收。感知体育设施特征为5点里克特量表,共包括5题,分别为“从您家出发,到健身场所方便吗?(如广场、健身路径、羽毛球场等)”“在您家附近活动时,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休息座椅和厕所吗?”“您家附近活动环境是否美观?(如绿化良好、景观优美)”“您家附近的活动环境是否安全?(健身设施是否损坏、照明设备是否良好)”和“您家附近参加健身活动的人多吗”(例如广场舞、太极拳、散步、慢跑等)。

1.2.2 现场观测法

采用现场观测的方法,采集调查每位老年人住所 500m和1km缓冲内有无对社会开放体育场地设施的校园。

1.2.3 数理统计法

本利用分层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体育设施特征与老年人是否达到推荐量的关系,其中,在检验客观测量的体育设施特征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时,模型1均为单变量模型,模型2为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模型3中继续调整可能对二者关系产生影响的体育设施特征。在检验主观测量的体育设施特征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时,模型1为各感知体育设施特征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在模型2中对社会人口学因素进行调整。显著性水平为 P<0.05,所有统计过程均在SPSS 24.0软件中实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客观体育设施特征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

2.1.1 体育设施可达性及最近设施类型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

为便于结果的比较和解读,将到达最近体育设施的距离等分为三组,分割点为170.10和221.30,最小值~170.10赋值为1,170.10~221.30赋值为2,221.30~最大值赋值为3,分别定义为较近、适中和较远,即:可达性较好、一般和较差。

表1 设施可达性和最近设施类型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

模型1为单变量回归模型结果;模型2为模型1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后的回归结果;模型3为模型2相互调整体育设施数和体育设施类型后的回归结果。

得到体育设施可达性和最近设施类型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回归模型如表1所示。在检验最近的设施类型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三个模型中,均未发现与老年人体力活动有显著关联(P>0.05)。即与最近的设施类型为广场空地的老年人相比,最近设施为健身路径或乒羽场地等其他体育设施并不会对老年人达到推荐量有显著影响。

2.1.2 小区内设施可得性及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

小区内设施可得性和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如表2所示,单变量模型(模型1)结果提示,小区内体育设施的可得性与老年人能否达到推荐量无显著关联(P>0.05)。但小区内体育设施的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存在具体的影响作用:小区内存在乒羽场地的老年人比小区内无此类设施的老年人达到推荐量的可能性高182%,(OR=2.82,P<0.05);小区内存在大球类场地和棋牌类场馆的老年人较之于没有此类设施的老年人达到推荐量的可能性分别低96%和64%(OR=0.04,P<0.05;OR=0.36,P<0.05);小区内是否存在广场空地、健身路径和有氧舞蹈类场馆则与老年人体力活动无显著关联(P>0.05)。并且,上述关系在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后无明显变化(模型2)。

表2 小区内设施可得性和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的回归模型

模型1为单变量回归模型结果;模型2为模型1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后的回归结果;模型3为模型2相互调整体育设施数和体育设施类型后的回归结果。

当继续调整小区内体育设施的功能性对可得性与体力活动的关系时,结果显示(模型 3):设施可得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显著正相关(OR=1.23,P<0.05),在小区内增加一个体育设施,老年人达到推荐量的可能性增加23%。在调整设施可得性对功能性与体力活动关系的影响时,仍只有上述三种类型设施与老年人体力活动有显著关联,但在影响程度上略有变化。在调整设施可得性后,乒羽场地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程度略有下降(OR=2.47P<0.05),而大球场地和棋牌室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程度均有所上升(OR=0.33,P<0.01;OR=0.28,P<0.01)。

2.1.3 500m缓冲区内设施可得性及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

500m缓冲区内设施可得性和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的logistic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单变量回归结果显示(模型 1):此缓冲区内的设施可得性和功能性均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存在显著关联。在500m缓冲区内,每增加一个体育场地或设施,老年人达到推荐量的可能性增加 38%(OR=1.38,P<0.01)。设施功能性同样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存在具体影响,相比于此缓冲区内无有氧舞蹈类场馆和大球场地(馆)的老年人,存在此类场地设施的老年人达到推荐量的可能性分别降低 59%和 63%(OR=0.41,P<0.05;OR=0.37,P<0.05)。此缓冲区中,乒羽场地虽然对老年人体力活动有积极作用,但这种关系并不显著(P>0.05)。但公园的存在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有公园可使用的老年人达到推荐量的可能性是无公园老年人的 2.01倍(OR=2.01,P<0.05)。

在分别对社会人口学因素进行调整后(模型 2),未影响设施可得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但设施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有了较大变化。广场空地和乒羽场地的存在,显现出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积极影响。500m缓冲区内存在广场空地和乒羽场地的老年人达到体力活动推荐量的可能性分别是无此类场地设施的老年人的15.74倍和3.9倍(OR=15.74,P<0.05;OR=3.90,P<0.01)。此外,还发现有氧舞蹈馆、大球场地和公园的存在,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程度均有所增强,尤其是公园的存在,对老年人达到推荐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OR=2.69,P<0.01)。

表3500m缓冲区内设施可得性和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的回归模型

模型1为单变量回归模型结果;模型2为模型1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后的回归结果;模型3为模型2相互调整体育设施可得性和功能性后的回归结果。

在分别调整了设施可得性和功能性后(模型 3),设施可得性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程度略有增强(OR=1.64,P<0.01)。设施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有较大变化:广场空地和乒羽场地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消失(P>0.05);有氧舞蹈类场馆和大球场地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有所增强(OR=0.22,P<0.01;OR=0.12,P<0.01);公园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未受到影响(OR=2.63,P<0.01)。

2.1.4 1km缓冲区内设施可得性及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

1km缓冲区内设施可得性和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的logistic回归结果见表4。单变量回归结果(模型1)显示,设施可得性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存在积极影响。即:每增加 1个设施,老年人达到推荐量的可能性增加 18%(OR=1.18,P<0.01),但未发现设施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存在显著关联(P>0.05)。在分别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后(模型 2),设施可得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仍然显著(OR=1.12,P<0.05)。设施功能性表现出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具体影响,乒羽场地的存在有利于老年人达到推荐量,有此类设施的老年人达到推荐量的可能性是无此类设施老年人的6.54倍(OR=6.54,P<0.05),未发现其他类型设施对老年人体力活动有显著影响(P>0.05)。

表4 1km缓冲区内设施可得性和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的回归模型

模型1为单变量回归模型结果;模型2为模型1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后的回归结果,模型3为模型2相互调整体育设施可得性和功能性后的回归结果。

在分别调整功能性和可得性后(模型3),1km缓冲区内设施可得性仍与老年人体力活动显著正相关(OR=1.23,P<0.01)。设施功能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有较大变化,乒羽场地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强(OR=10.14,P<0.01)。另外,棋牌室的存在显现出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阻碍作用,在设施数一定的情况下,住所附近有棋牌室存在的老年人达到推荐量的可能性是无此类设施老年人的0.56倍(OR=0.56,P<0.05)。

2.2 老年人感知的体育设施特征与其体力活动的关系

老年人感知的体育设施特征与其体力活动关系的logistic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老年人感知的体育设施便捷程度与其体力活动存在显著关联,主观认为能够较便捷地到达体育设施的老年人是感知不便捷老年人的3.9倍(OR=3.90,P<0.01)。此外,还发现感知是否有齐全的辅助设施对老年人体力活动也有着显著影响,感知设施周边有休息座椅和厕所等辅助设施的,老年人达到推荐量的可能性比感知周边无辅助设施的老年人高 138%(OR=2.38,P<0.01)。但本文未发现老年人感知的设施安全、设施周边的绿化和锻炼氛围对其体力活动有显著影响(P>0.05)。在对社会人口学因素进行调整后(模型 2),老年人感知的设施便捷性和是否有辅助设施对其体力活动仍有显著影响,其他感知特征仍未发现与体力活动存在显著关联。

表5 老年人感知设施特征与其体力活动关系的回归模型

模型 1为同时检验老年人各感知设施特征与其体力活动关系的回归结果,模型2为模型1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后的回归结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可得性和功能性均对老年人体力活动有显著影响,体育设施可达性和可得性较高的老年人更可能达到体力活动的推荐量。目前,老年人进行体力活动的场所大部分在公园完成,老年人选择公园的重要因素在于到达公园的距离。

3.2 建议

(1)尝试设施的供给侧改革,对老年人喜闻乐见的项目给予场地设施上的支持,提高设施使用率,以期在人口层面增加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

(2)提供足够的设施仅是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但未必是充分条件。还应培养老年人科学的健身意识以及多元的运动方式,尤其是对于偏好棋牌运动的老年人,除了进行棋牌运动外还应积极参与更多的体力型活动,如步行、健身舞蹈等。

猜你喜欢

缓冲区体育设施体力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比亚迪集团扶贫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及其对策探析
初涉缓冲区
探讨体育设施规划建设
人类的收留
本期导读
Linux系统下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的防范
水下作战用啥枪
男子体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