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研究评述*
2021-05-17赵明元
赵明元 李 辰
(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随着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以及针对教师体罚、殴打、辱骂、性骚扰、性侵害等显性暴力现象得到有效治理[1],体育教师的“隐性暴力”行为开始成为教育中的关注问题。教育中的暴力行为从显性走向隐性,相关研究从表象开始逐渐深入,揭示出体育教师隐性暴力行为背后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理念之间的张力。关注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的研究,可以对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研究现状做整体性描述,并达到以下两个主要研究目的:一方面,通过概念辨析可以为进一步探究体育教师隐性暴力行为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概念支撑;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的多维度描述,以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等多元教育价值的实现。
根据上述对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现象的基本认知,为了呈现出体育教学场域中教师言行失范及由此对学生造成隐性伤害的真实镜像,推动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选取2000年— 2020年为时间节点,以“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精神暴力”“软暴力”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去除重复文献,共有78篇文献涉及体育教师隐性暴力。采用绘图软件GraphPadPrism8进行统计,发现有关“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研究文献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图1)。
图1 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相关文章数量(2000-2020年)
1 隐性暴力概念理解的多元维度
图2 知教育相关暴力领域分析网云工具可视化图
目前,“隐性暴力”是现有研究较多采用的概念。事实上,在早期研究报告中,与隐性暴力这一概念较为接近的表述还有“冷暴力”“软暴力”“心罚”“精神暴力”等。可以说,此类概念表述可以形象地揭示出体育教学场域中体育教师非理性语言与行为的特质。但是,此类概念表述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即界定模糊,其基于比喻性质的表达会导致学术性不足。另外,基于不同学科,此类表述不仅多样,而且较为侧重特定的方面,导致概念内涵的单一性。因此,在现有研究中,隐性暴力概念逐渐得到广泛使用,具体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场域中实施未获得学生心理认同,对其情感与心理承受力过度冲击从而产生伤害的言语或行为。根据知网文字云工具WordItOut,通过对教育类文章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得到可视化图(图 2)。由图可见,在教育领域的暴力行为突出表现在校园暴力与语言暴力中,精神层面与语言层面较为突出。
现有研究逐渐减少采用“冷暴力”“软暴力”等概念的原因有三:其一,体育教师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尽管出现了未被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教学制度直接明确提及乃至禁止的非理性行为,但是也常常会引起学生不快、反感、厌恶、焦虑、愤怒、痛苦等不良心理体验。采用“隐性”一词可以说明这种现象的隐蔽性及其潜在影响;其二,现有研究用隐性暴力这一表述主要是为突出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言行未被研究者与管理者关注,甚至教师本人也未必察觉的特性。其三,现有研究用“隐性暴力”不仅要表述体育教师言行的“无意识”,同时也显示出学生对此类言行采取隐忍做法而造成的心理冲突与不适等隐蔽性伤害。上述分析表明,现有研究超越了“冷暴力”“软暴力”“心罚”“精神暴力”等概念的侧重点,转向为逐渐趋向认同隐性暴力这一概念表述及其内涵。
2 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的研究维度
2.1 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类型的研究
2.1.1 语言暴力
一般认为,体育教师实施暴力主要分为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其中,语言性质的暴力实施方式为具有“詈语”(abusivelanguage)和“偏见性语言”(biased language)性质的“攻击性语言”(offensive language)为主[2],其目的指向为人的心理层面,使受害者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3]。
一般来说,在体育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出现的语言暴力不外乎两种,一是教师在使用以语言法为主的教学手法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如不当举例、语言不规范、口头语偏多、错误性表达、缺乏专业性等教学失范而造成了对受教者的语言暴力;二是教师因个人原因,如个人素质、心情、家庭、事业等变量的变化而导致在课堂言语使用过程中出现针对受教者的语言暴力。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特征具有隐蔽性、伤害性、延迟性等,其主要产生作用的途径是贬低压抑、讽刺嘲笑以及威胁恐吓等类型。同时,研究还显示学生年龄越小,教师语言对其危害与影响越明显。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会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认识会更加全面与深刻[4]。
2.1.2 非理性行为
体育教师的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形式为基于惩戒目的而采用过度增加运动负荷等变相体罚以及其他软暴力,具体通过动作、命令以及示范等形式传递的非理性行为[5]。调查发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场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此类非理性行为,不仅体育教师本人对此类非理性行为缺乏正确的认知,而且学生乃至学生家长对此也缺乏正确的认知,甚至认为教师采用非理性行为是课堂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
实际上教师非理性行为的出现说明其自身也存在着问题,一是教师本身因个人因素,如家庭、事业等各方面的变量,而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偏差,一旦没有及时的心理干预与疏导,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怀与帮助,则极易产生个人的非理性行为;二是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与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足。出现此类问题,一般源于自己本专业的教学技能不足与训练缺乏。说明在体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学校除看重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外,还要改进与完善教师语言技能掌握、语言表达等相关专业素养的培养。
尽管非理性行为有时候是指向身体,但是大多也会对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2.1.3 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也是目前体育教学中的一种现象,从心理学出发甚至可以称之为教育层面当中的一种病态现象。它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精神暴力的出现,一般是由内源性与外源性特定因素引发的。
精神暴力作为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有意或无意冷漠的方式对待学生,发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教师将冷漠对待作为达到教育惩戒的手段,尤其是在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显性暴力行为成为政策的“高压线”“红线”的形势下,在舆论环境影响下采取的非理性回应。显然,这种冷漠对待的指向是心理层面,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另外,忽视也是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忽视学生,对学生平淡回应或无回应,会使学生觉得遭受冷遇,学生会认为自己在教师心中已经被“拉黑”,从而产生人际关系挫败感[6]。这种挫败感不仅会直接导致学生自我评价的降低,影响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导致学生对自己被冷落进行错误的归因,使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知发生一定偏差。以学生在校园接受到的冷暴力为预测半变量,以学校归属感作为结果变量所进行的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发现,冷暴力越明显则归属感越低。这些均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 体育教师实施暴力的原因探究
有研究显示,制度文化是体育教师产生隐性暴力行为的重要推手,其原因在于体育教学场域中同样涉及到权力运作[7]。这种权力运作实际上是一种公权力的微观体现。教师代表国家、社会以及公众行使权力而造成师生的有关权力无法天然对等。作为权力体系载体的体育教学场域成为体育教师暴力或隐性暴力易发与多发的场域。
另外,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儒家文化圈“师道尊严”的传统使得体育教师出现非理性行为时,不仅不容易被发现,而且对其产生的危害不容易被正确认识,造成体育教师非理性行为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2.3 体育教师隐性暴力产生影响的研究
研究表明,教师的隐性暴力行为对学生产生普遍影响,不仅影响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效果,损害教师形象[8],还对学生心理层面产生影响,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9]。
教师的隐性暴力行为实际上不仅对于教学活动本身,或受教者个体有影响,而且对教师本身也有极大的影响。隐性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匮乏与职业的道德失范。隐性暴力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实质上对教师也产生了极大的反作用。对课堂的整体秩序与流程的完整度也产生了影响。而体育教师本身所代表的力量型的客观符号,又让学生极易产生对暴力的联想。一旦出现冷暴力等精神层面的隐性暴力行为,会造成对体育教师本身的形象比其他课程教师更大的影响。而教师教学活动具有其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加强与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提高十分必要。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除上述影响之外,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参与。其原因是学生处于教育阶段,需要较高的学习动机水平,而体育教师一定程度的隐性暴力行为,显然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阻碍学生体育学习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研究结果显示,西班牙青少年在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负面体验直接导致其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不足或运动参与中断[10]。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存在隐性暴力行为会在不同方面对学生产生影响。
3 结语
近年来,体育教师的社会形象获得极大的提升,以致于“体育教师拦火车不违和”的言论普遍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抵制。但是,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的非理性行为却开始成为教育中的突出问题。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可知,体育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性暴力,而隐性暴力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直至影响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参与。从社会层面应及时提供制度保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增强体育教师综合素养。从学校防治层面来说,应提供有针对性的对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干预手段,建立常备的心理疏导机制,关注师生关系对分时段,对师生关系进行记录并及时跟进反馈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另外,体育教师隐性暴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体育教师形象的塑造,损害体育教师的社会形象。因此,体育教师应继续加强职业素养,提高情绪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