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情境教学对策

2021-05-16王晓瑛王转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课程改革高中化学

王晓瑛 王转转

摘要:教育部门大力推行课程改革,各个学科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都有了新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对很多高中学生来说,化学学习难度较大。为调动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采取情境教学这一对策,通过为学生设置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以及问题情境,使化学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8-0005

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化学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很多高中化学知识理论性较强,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为了改善高中化学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逐渐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丰富情境,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情境式的化学教学中实现综合化学能力的提升。

一、打造生活情境

化学理论知識具有抽象性、微观性等特点,尤其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会发现很多化学知识都是围绕物质的分子、质子等微观形态,因为肉眼无法观察,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很多困难。这就意味着教师开展化学情境教学时要注意化学情境的生动性、生活性,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物质展开教学,拉近高中化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获得启发,提高学习效率[1]。

在开展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教学时,教师就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进行课堂导入。教师指着教室里的窗户以及学生每天都会使用并触摸到的课桌抽屉,询问学生:“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每天都能看见的这些事物是由什么制成的吗?”学生迅速回答道:“由金属制作而成。”教师要求学生更加详细地说出这些金属的名称。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见闻,学生会说出“硬铝、铁、不锈钢”等各种金属名称。在学生说出这些常见金属名称后,教师可顺利开展不同金属特点、合金性质等内容的教学,结合生活事物使用的这些金属让学生更快地理解不同金属的使用价值。比如使用硬铝制门窗就是因为硬铝这种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比较好。借助简单的生活情境,使得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加“平易近人”,课堂内容变得更易理解,教师教学速度有所提升。

二、打造实验情境

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就是开展化学实验,通过清楚直观的化学实验,学生能够直接说出物质产生的化学变化并总结化学反应式。尤其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打造实验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让学生明确化学实验流程,避免实验失败无法获得正确的化学观点。其次是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主动探究化学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在化学实验情境中实现化学思维能力的成长。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节来说,涉及非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这就需要教师不断通过设置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本章教学重点之一为要求学生认识过氧化钠的稳定性与氧化性。针对这一目的,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化学实验室开展实验。实验用品包括玻璃棒、蒸发皿、滴管、球形干燥管。化学物质包括过氧化钠、酚酞、硫粉、盐酸以及石灰石。实验主要涉及以下研究内容:探究过氧化钠和水、硫还有二氧化碳这几种物质产生的化学变化。涉及危险用品的化学实验可以由教师进行操作,学生负责观察,确保课堂安全性。而其他危险系数不高的化学实验则由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正式操作前,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实验视频,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熟悉实验流程。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会有更加清楚的认知。开展化学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再加上大部分化学实验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三、打造问题情境

问题是促进课堂顺利进行的线索,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围绕问题寻找答案,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打造问题情境就是以一个又一个逐渐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思考的环节。很多学生在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常感到迷茫,无明确目标。此时,教师设置一系列问题便可使学生化学学习更具目的性,学生思路将更加流畅,并能够逐渐形成一套关于化学的知识框架。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中的“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这一课题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给予学生5分钟左右的自主阅读教材时间,在学生阅读前提出“在化学反应中之所以会出现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这个问题难度不大,是教材直接呈现的定理。通过自主阅读学习,学生可直接回答出“是依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这一答案。接着,教师围绕这一知识点进行详解介绍。然后呈现两张图表,让学生思考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比较。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所学过的加热和吸热反应。显然,通过教师这一系列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顺思路,不断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结束语

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科教学的进步,以学生为主人公逐渐成为教学重点。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实验情境、问题情境等。这些丰富的情境能够使化学学习更具趣味性,能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这样,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杨丽娟.中学化学问题情境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7(49).

本文系“2020年天水市“十三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课题名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与2003版比较研究立项编号TS(2020)GH257”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741000)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课程改革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