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5-15林秀珊梁玉云陈越华

医药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床初产妇体位

林秀珊,梁玉云,陈越华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21)

由于经验不足、紧张焦虑等原因,初产妇往往比较容易发生胎位异常,从而对分娩产生影响(如难产、胎儿出现并发症、分娩结局发生改变等),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初产妇的分娩状况,降低不良状况发生率,往往采用不同的体位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而自由体位分娩与传统截石位分娩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自由体位分娩根据初产妇的个人意愿与实际状况采取不同体位,在拥有更多活动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初产妇的分娩舒适度、减轻一定分娩痛苦提高初产妇对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1]。本次主要目的在于,对自由体位分娩在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persistent occipito posterior position)、枕横位(persistent occipitotransverse position)(胎位异常)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 月—12 月间,本院产科收治的86 位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依照其个人意愿进行分组,每组初产妇43 例。

观察组初产妇43 例,年龄21 ~38 岁,平均年龄(29.54±4.31)岁,孕 周 时 长37 ~40 周,平 均孕周(38.47±3.35)周,其中枕后位21 例、枕横位22 例。对照组初产妇43 例,年龄22 ~39 岁,平均年龄(29.94±4.73)岁,孕周时长38 ~41 周,平均孕周(38.91±3.65)周,其中枕后位23 例、枕横位20 例。

两组初产妇的各项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将目的与具体实施方法明确告知产妇极其陪产家属,并征得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进行相关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截石位分娩:时刻关注产妇状况,在初产妇子宫口将要全开时上产床,将产床的床头抬高20°~30°采用截石位对其进行分娩接生。

观察组初产妇则采用自由体位分娩[2],根据初产妇个人意愿与实际状况进行选择体位分娩。主要分娩体位包括:(1)侧卧位:将产床床头适当调高,使初产妇保持臀部突出、膝盖弯曲状态,并将产妇双胎搭放在脚架上,进行分娩。(2)卧位:根据初产妇的个人意愿选择不同的床位坡度以及下肢摆放方式(平放、截石位等,皆可),进行分娩。(3)蹲位:产妇可以选在蹲在产床上由医生与助产士帮助分娩。(4)坐位:使产妇坐在产床中间位置或将产床抬高成直立状态,使产妇可以依靠在产床上,进行分娩。在整个过程中,助产士一定要密切注视产妇宫缩以及胎心等状况,在发现胎头暴露时对产妇的外阴部进行消毒并适时调整产床,协助医生对产妇进行接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初产妇的产程异常情况(宫缩乏力、胎儿过大、胎盘位置异常)、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并发症率(并发症主要为窒息与肺炎)以及产妇产后并发症(主要为产后出血与产后感染)发生率及分娩方式进行记录并对比。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得各项数据通过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产程异常状况发生率对比

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分别对所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统计与分类(宫缩乏力、胎儿过大、胎盘位置异常),并进行总发生率计算与对比。对照组产程异常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初产妇产程异常状况及总发生率对比[n(%)]

2.2 新生儿并发症与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状况

在完成分娩后对新生儿并发症(窒息、肺炎)发生状况,以及产妇产后并发症(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状况进行观察与统计,并进行概率分析与对比,见表2。

表2 新生儿与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状况[n(%)]

2.3 两组初产妇分娩结局对比

对两组初产妇的最终分娩结局进行记录归类,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对比[n(%)]

3.讨论

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时期与过程;更是一位女性人生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依据进程的不同,可以将分娩分为三个产程:①宫口扩张期,该时期可称之为女子分娩的先兆,在宫口即将完全扩张时使产妇到产床之上,准备第二产程;即②胎儿娩出期:胎儿娩出期是整个分娩进程中最为紧张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如若操作不当或有意外发生,产妇与胎儿均会受到伤害,严重者会导致一方或双方死亡,所以,是最令人担心的一个进程;③胎盘娩出期,这一步也是整个分娩过程中最后一步,在进行完成后,整个分娩过程也就全部完成,在后续则是对产妇与新生儿的照护阶段[3,4]。

由于初次孕产没有经验,加之紧张、焦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初产妇更容易出现胎位异常的状况,而胎位异常正是造成孕产妇难产甚至不良分娩结局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5]。造成胎位异常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产妇盆骨过于狭小、盆腔内有肿瘤、胎儿畸形、孕产妇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或羊水过少等[6]。由于以上任一因素都是既定不可变的(不可能改变盆骨和胎儿头围等),所以,若想改变孕产妇的分娩结局,就只能在分娩体位以及相关辅助措施上下功夫,如果在进行无法进行正常的阴道分娩,最终只能采取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由于胎位异常,在产妇分娩时常会出现因为胎头俯屈不良而造成不同程度仰伸的面先露、额先露,高直立,前不均倾位,以及臀先露等状况。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都属于胎位异常范畴,是由于胎儿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的状况。若处理不当极易对胎儿和产妇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难产、胎儿窒息等)。因此,为有效改变分娩结局,选择采取不同的分娩体位,以尽可能确保母婴平安。

自由体位分娩是结合实际状况以及孕产妇个人意愿,来进行自主选择体位进行分娩的一种方式,能够让孕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有被尊重感,能够更好的提升产妇对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提升依从性,能够更加便于助产士帮助产妇接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初产妇的分娩结局。

本次结果表明,观察组自由体位分娩与对照组常规截石位分娩相比,在初产妇减少产程异常、产后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以及改善产妇分娩结局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自由体位分娩在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方式、分娩结局及分娩后新生儿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状况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截石位分娩方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施行意义,可建议将该方法作为有效方法在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产床初产妇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做好猪场产床局部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改进措施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产床的设计理念及应用效果分析
产床在设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