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患者肾结石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
2021-05-14韩曙光陈莉惠韩莹吴冕马伊雯陈晓婷梁楠金国玺
韩曙光 陈莉惠 韩莹 吴冕 马伊雯 陈晓婷 梁楠 金国玺
1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 安徽蚌埠233000;2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200233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 有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导致的高血尿酸和低尿pH 与肾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2-3],了解高尿酸血症人群肾结石的患病率和相关因素对肾结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由于地域、人种和诊断方法的不同,高尿酸血症人群肾结石的患病率呈现一定差异[2,4-5]。 本研究拟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1 774 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调查分析, 了解肾结石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2019 年内分泌与代谢科门诊或住院高尿酸患者1 774 例, 年龄(48.08±16.43) 岁, 范围13~92 岁, 体重指数(BMI)(26.28±4.91)kg/m2。 其中男性1 492 人(84.10%),女性282 人(15.90%),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9.74%(705/1 774)、14.15%(251/1 774)。入选标准:(1)非妊娠状态;(2)血尿酸、泌尿系超声等检查结果完整。 排除标准:(1)肿瘤史;(2)合并甲状腺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血液病、泌尿系统结构性改变、孤立肾、多囊肾、高钙血症等其他疾病;(3) 3 个月内接受过降尿酸治疗。本研究通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20-KY-003(K)]。
二、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为检测血尿酸水平>420 mmol/L[6]。 肾结石的诊断标准为采用泌尿系B 超在膀胱充盈下检查,肾脏结构内有一处结石即可诊断[7]。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既往糖尿病病史或符合WHO1999 年诊断标准[8]。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两次及以上在非同日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0 mmHg[9]。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等;门诊或住院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一般生化检查、血肌酐、血尿酸、24 h 尿酸、24 h尿肌酐等,以及腹部B 超和泌尿系B 超。 尿酸排泄分数(%)= [血肌酐(μmol/L)×24 h 尿尿酸(μmol/L)]/[血尿酸(μmol/L)×24 h 尿肌酐(μmol)]。 计算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肾结石的患病率,比较肾结石组和无肾结石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性及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肾结石发生的潜在相关因素。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及所有变量均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 不同特征人群肾结石患病率比较采用趋势χ2检验或χ2检验; 二元Logistic 回归用于描述变量与肾结石潜在混杂因素之间的关系。 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高尿酸血症人群肾结石的患病情况
1 774 例高尿酸血症人群中, 无肾结石患者1 451 例(81.79%),肾结石患者323 例(18.21%),其中男性肾结石患病率20.04%, 女性患病率8.51%,男性肾结石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χ2=9.855,P<0.01)。 由表1 可见,高尿酸血症人群肾结石的患病率随着人群年龄和尿酸水平的增高而增高 (χ2趋势=20.775 和38.792,P 均<0.01)。
表1 不同年龄和不同尿酸水平的高尿酸血症人群肾结石患病率
二、影响高尿酸血症人群肾结石患病的单因素分析
表2 可见,高尿酸血症人群肾结石阴性和阳性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绝经、BMI、腰臀比、舒张压、甘油三酯、尿比重、血肌酐、血尿酸、尿酸排泄分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或0.05)。
表2 高尿酸血症人群肾结石患病的单因素分析(例)
三、高尿酸血症人群中肾结石患病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在高尿酸血症人群 中 年 龄≥45 岁 [OR (95%CI)=1.355 (1.027 ~1.787)], 尿酸≥540 μmol/L [OR (95%CI)=2.066(1.609~2.652)],舒 张 压≥90 mmHg[OR(95%CI)=1.366(1.403~1.789)],肌酐≥133 μmol/L [OR(95%CI) =1.351(1.024~1.782)]是发生肾结石潜在的相关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高尿酸血症人群肾结石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讨 论
一系列的调查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肾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 韩国、美国和意大利高尿酸血症患者肾结石的发生率分别为5.9%、24%和7.3%[4,10-11],本研究显示, 高尿酸血症人群肾结石的患病率为18.2%,相对其他报道偏高。 这可能与样本来源于上海市, 该地居民饮食习惯相对于其他地区喜甜食,且精神压力相对其他地区偏大, 有研究发现甜品、饮料和长期的压力应激等是肾结石的易发因素[12-13]。
本文发现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肾结石的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这一研究结果与Strohmaier 等[14]研究结果相同,这可能与长期高尿酸状态下导致的持续低尿pH 有关。 目前普遍认为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长期的低尿pH 可使尿液长期处于酸性状态,离子化的尿酸逐渐成为不溶性尿酸,一旦溶液过饱和,有益于尿酸结石的形成[15]。
肾结石的发病因素较多, 目前认为与患者遗传、饮食、环境、应急等密切相关。 本文显示,年龄大、高血尿酸、高舒张压、高血肌酐是高尿酸血症人群中发生肾结石的危险因素。 既往研究也发现一般人群中高龄和高血压是肾结石发生的相关因素,这一结果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同[16]。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Scales 等[17]在校正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等因素后,发现痛风仍是肾结石的危险因素(OR=1.92,95%CI:1.44~2.56,P<0.01)。韩亮和周焰[18]将痛风组患者按照不同血尿酸水平分为4个小组比较发现,血尿酸水平和肾结石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提示高尿酸血症导致的高血尿酸和低尿pH与肾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2-3]。 值得注意的是血肌酐水平在临床上往往是评判肾脏功能的指标,当血肌酐水平升高时,肾脏往往处于失代偿状态,从而导致尿酸排泄水平降低,加剧肾结石的形成。 而长期肾结石形成,往往会造成肾脏结构的磨损,导致肾脏结构的破坏,加速血肌酐水平的升高,从而造成恶性循环[19]。 因此当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出现血肌酐水平的升高和肾结石,一定要引起相应的重视。
本研究由于是回顾性研究, 存在一定局限性,未将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进而无法辨别尿酸结石在肾结石的占比,且无法辨别高尿酸血症和肾结石的发病先后,尚需做一定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血尿酸症和肾结石的关系。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