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5-13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桶分类

李 鑫

(北京城市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与督导室,北京 101399)

一、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由于南北地域、风俗习惯的不同,生活垃圾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农村垃圾处理成为制约我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性问题。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垃圾的处理,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共同管理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美丽乡村建设还有不少差距。

(一)农村垃圾数量庞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开展,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村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也逐渐増多,垃圾的构成愈加复杂,处理难度不断增大,农村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据相关部门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年产量高达1.1亿吨,而大约有0.7亿吨以上未作处理。农村居民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为1公斤左右。其中,厨余垃圾及瓜果皮壳占生活垃圾比重最高,其次为各种包装纸盒、塑料瓶、金属瓶以及塑料制品等,破旧衣服、鞋类以及农药瓶、废旧电池和电子器件等占生活垃圾比重最少。

(二)垃圾处理以政府管理为主导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主要是由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共同进行管理,上级政府会发布相关政策和通知,村委会根据村中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和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投入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政府财政拨款、村委会财务支出、村中企业资助这三个部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内垃圾池、垃圾箱等设施的配置、维修;二是清洁人员的工资以及垃圾运输车油费、维修费等;三是垃圾处理运输费用。村中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垃圾箱、垃圾收集池等。垃圾箱主要集中在村内路口,垃圾收集池主要设置在村边或村口,部分经济较好的农村在广场等公共区域还设有公厕。村中的清洁人员主要由本村村民担任,工作内容是负责村内街道等场所卫生清扫或垃圾清运工作。

(三)垃圾处理初见成效

面对农村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高度重视并加大整治力度。《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绝大部分行政村的生活拉圾必须要实现有效治理;与此同时,在十九大会议上部署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决策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当其冲就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且要扎实有效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许多地区将农村垃圾治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强化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和实施乡村生态文明振兴战略的重要步骤,探索农村垃圾治理新机制、新方法。垃圾治理出现新气象,从热闹的乡镇到偏僻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在我国全面铺开并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效果,但在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差的村镇,垃圾处理工作任重道远,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村民环保意识不强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村民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严重,垃圾数量从源头上就开始增加。大部分村镇关于环境卫生方面的教育宣传活动每年都会举办,主要通过广播、印制宣传册、公告栏张贴等形式。但村民对生活垃圾危害性认知度较低,一部分村民不了解生活垃圾所造成的危害,如对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处理上,大多数村民会将废旧电池和其他垃圾放在一起或随手扔到屋前或屋后,很少有村民会特意收集进行处理。此外,绝大多数村民仅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对垃圾分类有所了解,但对于如何分类、垃圾种类等详细知识不甚了解。

(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近些年来,为有效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政府等相关部门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投入了相当比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村生态文明环境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和改善。但在部分地区还是会出现生活垃圾被随意丢弃在河道两侧及内部、村路关键进出口等现象。据村民反映,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村里放置的垃圾桶数量太少,而且大部分垃圾桶都安置在离村民住所较远的村路口,因此导致离路口较远的村民不情愿走远路去扔垃圾。虽然大部分村民也知道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会影响村容村貌、污染生态文明环境,但是村里的垃圾桶数量少,有时甚至已经装满溢出,不得已才把垃圾丢弃在村口、路边或垃圾桶周边,特别在节假日期间。

(三)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村民在生活区域范围内严格遵守村规民约,垃圾堆放在固定点或垃圾桶内不随意丢弃,街道干净整洁。但是在一些人流比较密集的场所,如大集或春节期间,由于人员、物品较多且有许多外地人员流入,就会见到一些被随意丢弃的食品袋、包装袋、饮料瓶、菜叶果皮等垃圾。我国并没有相对健全的法律来指导农村的垃圾收集和处理,导致执法部门的工作缺乏指导和依据。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需进一步优化生活垃圾处理的管理工作,加大监督力度。

(四)垃圾分类回收不规范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愈加复杂,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过去村民会在家中饲养不同种类的家畜和家禽,厨余垃圾曾经是优质的饲养原料。但是由于现在环保、治污等部门严格检查,再加上很多村民外出务工,极少有家庭饲养家禽家畜,造成厨余类垃圾无处消化,数量与日俱增。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少数的村民会将塑料瓶、包装盒、金属瓶等收集起来变卖。大多数村民从来不会进行垃圾分类,这就造成了许多可回收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党和政府重视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目标的逐步实现,但是目前农村地区垃圾产生源头的分类、减量工作并没能有效实施,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程度很低。要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就要在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上面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数量,早日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方法与建议

(一)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只有高度地重视并充分发挥农民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打赢这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攻坚战。要充分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发挥其保护生态文明环境的积极性,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切实提高环保意识。一是充分发挥宣传栏、条幅、村广播等的宣传作用。可在村中宣传栏张贴垃圾处理知识宣传图、印制并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在村中街道、公共活动场所等醒目位置悬挂条幅等来提醒村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利用村广播定期播放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二是积极组织关于垃圾处理方面的讲座和培训活动,内容可涉及乱扔垃圾的危害、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为提高村民参加积极性,可安排设置一些小礼品的发放。

(二)加强垃圾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政府和村委会等应加大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上的财政支持和宣传,同时也可通过鼓励村中企业捐助资金或号召村民缴纳一定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费用。在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尤其是垃圾桶时,务必要广泛听取村民的建议,认真吸取其他地区的建设经验,比如垃圾桶设置距离和数量,垃圾收集池修建范围等。如果垃圾设施设置过多,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又加重了垃圾清洁与维护的任务;设置过少则会导致垃圾随意丢弃或垃圾围村等现象。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的布局问题,才能让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三)优化垃圾治理行为

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村委会可以制定相关的文件和制度,以制度管人。同时可以选取村中优秀党员和村民代表成立环境监督小组,明确组员和直接责任领导人的工作职责,做到岗位职责清晰,责任目标明确。监督小组成员可定期到村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管理和引导。尤其在周末大集和春节期间,监督小组成员需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可以采取给村民和商贩发放垃圾袋、设置移动垃圾收集车等方法,有效制止垃圾随意丢弃和堆积的现象。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的作用。村委会可定期召开动员大会,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分片负责走村入户与村民进行交流,面对面进行垃圾处理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等。

(四)作好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大多数村民进行垃圾处理时会将所有种类垃圾放在一起,并没有进行任何分类处理,不仅给后续垃圾处理工作增大难度,还造成了大量可回收资源的浪费。在农村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瓜果皮壳以及各种包装纸盒、塑料瓶、金属瓶在生活垃圾中所占比例最大,而这些垃圾大部分是可以进行回收和利用的。如厨余垃圾、瓜果皮壳等有机垃圾可就地回收降解,通过发酵、堆肥等处理变成有机肥;如各种包装纸盒、塑料瓶、金属瓶等可回收起来进行变卖。

图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二次四分法”示意图

农村生活垃圾应从产生源头进行分类,结合村中实际情况可借鉴实行“二次四分法”(如图1所示)。首先村民把生活垃圾按照“会烂垃圾”和“不会烂垃圾”进行一次分类,“会烂垃圾”投放到绿色易腐垃圾桶,“不会烂垃圾”投放到灰色垃圾桶。村民进行一次分类后,村中清洁人员进行垃圾二次分类,绿色易腐垃圾桶的“会烂垃圾”集中收集后统一送到堆肥设施进行堆肥处理;灰色垃圾桶的“不会烂垃圾”分成可卖垃圾和不可卖垃圾,可卖垃圾进行变卖后收入归清洁人员,这样不仅提高清洁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不好卖垃圾集中运送至垃圾处理站进行统一处理;对有毒有害垃圾进行特殊处理。清洁人员二次分类时对村民分类情况进行纠错和打分,村委会定期进行汇总评比,给予优秀农户一定的奖励。建立奖励制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全体村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养成好习惯,垃圾分类改善了村庄环境,最终受益于村民自己。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垃圾桶分类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探索科普垃圾处理知识的有效路径
垃圾桶等
飞进垃圾桶
垃圾桶的华丽“变身”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