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2021-05-13祝惠春
祝惠春
专家认为,中国需求没有大规模扩张,目前内需偏弱,国内的物价上涨并没有需求端支持。因此,今年我国经济出现持续性高通胀的可能性很小。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显示,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全部商品指数上涨了67%,其中能源指数涨172%、原油指数涨170%。
日前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要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此轮大宗商品上涨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看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企业该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供需因素与流动性宽松叠加
此轮大宗商品上涨及全球通胀预期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美国。过去10年,美国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刺激力度空前。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通胀效应不断显现。
一方面,美元“洪流”让全世界担忧通胀是否会成为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另一方面,全球防控疫情成果逐渐显现,经济加快复苏,需求恢复新增长。这些供需因素与流动性宽松叠加,引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我国作为工业大国,是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很多基础原材料和农产品的产量与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因此,实体经济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感受最为明显,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担忧情绪。
但是,大宗商品近段时间价格反弹,并不意味着会长期持续上升。专家认为,中国需求没有大规模扩张,目前内需偏弱,国内的物价上涨并没有需求端支持。因此,今年我国经济出现持续性高通胀的可能性很小。
“本轮商品价格的上涨,不完全是供需推动的结果,流动性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表示,商品快速上涨将进入尾声,价格走势也会分化,有供需基本面支撑的品种还可能继续涨,但是流动性因素主导的商品价格未必会继续上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认为,一方面,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既要避免信用收缩,也要避免通胀预期强化;另一方面,对美联储政策调整要加强观察。
适应市场经济变化规律
毋庸讳言,目前国际上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如何提升我国大宗商品话语权,一直是业内热门话题。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告诉记者,原油是“工业血液”,国际石油贸易量的扩展及其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深化了原油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美联储政策从不同维度深刻影响国际原油市场,溢出效应显著。我国推出“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人民币计价、保税交割”的原油期货已有3年,其制度设计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目前,中国原油期货交易量已跃居全球第三。
“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大宗商品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原所长胡俞越告诉记者,我国是加工制造业大国,大宗商品进行战略性资源的国际化配置,一般是用贸易方式和投资方式。过去是贸易方式为主,投资方式为辅,现在出现并行趋势,两种手段灵活应用,“大宗商品的安全体系应该是‘资源可控制,价格可承受’,并不能也不必一味追求价格最低”。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中国期货业协会原副会长常清认为,在世界性的供求紧平衡下,要加大对大宗商品规律研究,强化逆周期调节研究,“如果每一次进入上涨期,企业都没有应对手段,那就是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动”。
用好期货工具管控风险
当下,全球衍生品市场在经济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实体企业加大对风险管理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借助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积极应对风险挑战,迫在眉睫。
记者采访中的一些案例,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随着铜、铝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国内一些家电企业纷纷提高了销售价格,但格力电器承诺空调目前坚持不涨价。格力的底气来自何处?格力电器发布报告称,作为大宗材料消费商,格力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套期保值时机与恰当的保值数量比例。正是通过合理有效的套期保值,格力实现了经营的相对稳定。
在南京钢铁集团,南钢期货部利用衍生品工具构建中厚板销售竞争力。南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探索与造船厂组成联合体去投标。中标后,提前通过期货市场锁定铁矿石、焦炭等对双方成本影响比较大的产品成本。这样,造船厂和钢厂都保住了利润,双方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数据显示,2020年,489家实体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共发布了1100多条关于套期保值的公告,其中有123家公司为首次发布套期保值公告。不过,相比A股市场4100多家上市公司,这个比例并不算高。而数据表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约有94%的企业积极运用期货衍生品市场规避风险。由此看来,我国还应有更多的实体企业善用期货市场,来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