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
2021-05-13王小平
王小平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安徽 铜陵 244000)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和上网人数的不断上升,企业网络营销活动日新月异,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与企业网络营销活动相适应,网络营销课程成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网络营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网络营销理论知识,不同网络营销工具和策略的应用技巧,具备从事企业网络营销活动的基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网络营销教学随着社会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而演进,还处于探索之中。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新的网络营销工具和方法不断涌现,网络营销实践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培养和提高学生网络营销实践能力的需要。
1 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相关文献
观察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文献资料,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营销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和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具体形式分析两个方面。
龚芳、米志强、刘香丽在网络营销教学改革中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制作“微课化”网络教学资源库,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胡丽君、肖永红、刘义玲提出在教学中引入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能力秀”平台设计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曾冬妮、区楚良研究了学科竞赛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卜森提出将企业真实任务带入学习中,通过安排学生参加企业“双十一”营销活动提高学生网络营销实践能力。
上述文献为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仍存在不少痛点。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构思,即需求导向+项目教学+信息化平台+技能竞赛+过程考核。
2 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概要
2.1 确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典型工作岗位和职责
课程教学应该符合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工作的真实需求,这是基本出发点。教学团队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咨询、毕业生回访等确定企业网络营销典型工作岗位和职责。教学设计偏重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战术和执行层面的网络推广(策划)专员或主管典型工作岗位。
2.2 基于中小微企业网络营销实践开展项目教学
2.2.1 项目教学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网络营销整体思维的良好方法。选择中小微企业从零开始开展网络营销的实施过程为主线,设计网络营销工作过程。
项目载体即模拟经营企业是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高职学生对毕业后的真实企业和岗位有很高的兴趣,教学团队据此结合校企合作持续整理毕业生和毕业生工作单位的信息并建立教学资源库。学生团队对模拟经营的企业开展调研,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模拟开展网络营销推广活动。
2.3 引入i 博导平台、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课程过程评价
利用i 博导平台丰富的模块设计,在开展项目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i 博导平台模块化练习,提高对不同网络营销推广手段的认知及基本操作技能。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项目教学设置企业网络营销方案策划技能竞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三创赛,开设网络营销工作室和网络创业,拓宽学生课程学习的应用舞台。注重课程教学的过程考核,将实训操作与表达、成果提交、团队合作、技能竞赛等融入过程考核。
Jacopoda Varagine (348 AD) described the “miracle of the black leg” where a gangrenous leg of Justinian (Roman deacon) was replaced with that of a dead Ethiopian man[5].
3 实践教学效果研究过程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工具
2019 年秋季学期,为了解网络营销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效果,在我院管理工程系开设了网络营销课程的18 级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专业全部134 名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涵盖了所有相关学生,具有普遍性。
发放正式问卷调查表134 份,收回有效问卷129 份,有效率为96.3%。在问卷调查表中,从实训设计和实训任务、分组教学和课堂汇报与交流、i 博导平台、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设计了25 个问题,利用Likert 五分法给出很好、好、一般、不好、差五个评价等级,分别对应分值5、4、3、2、1,所有数值输入电脑,使用SPSS 15.0 版本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3.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 学生对实训设计和实训任务的反馈
首先,问卷调查对实训设计和实训任务的影响做了调查。如表1所示,各项目均值都在4分以上,认为“好”和“很好”的比例均超过80%,说明大部分同学对实训设计和实训任务感到满意。尤其是“实训设计提高整体思维”得到学生较高认可,标准差最小,说明与传统实训设计和实训任务相比,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设计和实训任务学生比较容易形成整体和系统概念。另外,“实训任务与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的一致性”得分较高,说明学生注重实训与真实工作岗位技能的联系。“实训设计的科学性”“实训任务的新颖性”得分相对偏低,标准差较大。经访谈得知,学生对模拟企业兴趣较高,但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不足,影响了主动意识的发挥。另外,实训任务的表现形式还不够丰富。
表1 学生对实训设计和实训任务的反馈
3.2.2 学生对分组教学和课堂汇报与交流的反馈
从表2 可以看出,学生对体现项目教学的“分组教学和课堂汇报与交流”多项指标认可度较高。其中“模拟企业设置的科学性”大于3 分的比例为89.1%,说明学生希望实训在尽可能真实的环境或背景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和训练。分组教学在主动意识、探究精神、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较高评价也印证了上述结论。“分组教学安排的合理性”“汇报与交流安排的合理性”两项指标均值偏低。经访谈得知,18级电商班有85位同学,按分组人数4-6 人,分组组数较多,在汇报与交流环节部分小组有准备,但没有发言机会,影响了积极性。并且部分小组存在有个别同学不主动参加的情况,影响了小组整体合作意识。
表2 学生对分组教学和课堂汇报与交流的反馈
3.2.3 学生对i博导平台的评价
从表3 可以看出,学生对实训设计技能点引入i 博导平台有较高评价,均值整体较高,说明普遍认可度较高。对平台实训任务的丰富性、前沿性、新颖性、趣味性均有较高满意度。“平台实训任务与实训设计的互补性”均值相对偏低,且标准差与方差数值较高,说明学生的看法有较大差异。经访谈得知,学生认可平台实训模块趣味性和新颖性,但部分同学认为其与实训任务的联系不够紧密。
表3 学生对i 博导平台的评价
3.2.4 学生对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的反馈
分析表4 可以看出,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的五项指标均值比较高,标准差也普遍偏低,说明学生对此项安排和相应指标反映差异不大,普遍认可度较高。“技能竞赛内容的合理性”均值与大于3 分的百分比两项指标结果与其他指标相比偏低。经访谈得知,部分小组认可技能竞赛的安排,但根据竞赛内容在实际准备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又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影响了组员的满意度。
表4 学生对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的反馈
4 研究结果与对策
4.1 研究成果
4.1.1 营销整体思维能力提高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设计,模拟真实企业开展实训活动,实训任务与企业真实岗位技能的一致性等得到学生较高认可。学生模拟真实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开展网络营销的整体思维能力提高。
4.1.2 课程学习主动意识增强
以项目为载体,分组教学,开展课堂汇报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
教学引入i 博导平台提高了实训活动的丰富性、前沿性、新颖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求新求变的特点。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的安排,使学生的实训有了检验的舞台和延伸的应用。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开展课程学习和实践,体现出对实践和创新的认可。
4.2 问题和对策
针对问卷调查反映的问题,教学团队开展调研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办法。
4.2.1 实训设计和实训任务
为提高学生团队对模拟经营企业的熟悉和认可,提高模拟经营的主动性,课程邀请企业相关岗位人员来学校为学生开展专题授课,提出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合作意向,学生团队根据企业要求有针对性开展工作。结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模拟经营创业企业,形成“自己的真实企业”。
4.2.2 分组教学和课堂汇报与交流
围绕典型工作岗位和职责,教学内容的选取突出重点,细化核心技能点的过程,尽可能保证学生汇报与交流的时间。同时增加网络互动与互评环节,鼓励学生表达和主动探究精神。
4.2.3 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的选取突出重点,分解技能竞赛技能点,与实训中课堂汇报与交流结合开展。学生在此过程中有了更多交流,增强了体验感和参与意识。为提高比赛的竞争性,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指导,邀请企业人员担任评委。在此过程中,融洽了校企合作的氛围,提高了学生团队参与的积极性。
4.2.4 i博导平台和过程考核
根据课程项目设计选择i 博导平台实践教学模块和具体教学内容,项目任务设计与i 博导平台模块练习形成有机衔接。课程实训在i 博导平台整体完成,形成学生清晰的实践学习轨迹。过程考核没有安排在此次调查中,但也根据教学中的实际反馈做出调整。在考核体系中设置不同类型的加分项,鼓励学生提高完成质量和主动性探索。利用i 博导平台信息化手段细化考核指标和权重,形成系统、开放、轨迹清晰的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