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岂能贴一个“叛逆”的标签了之
2021-05-12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1年14期
本刊编辑部
提起青春期,你会想到什么?答案也许有很多,但其中一定包含“叛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新一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做出许多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被家长或社会视为“叛逆”。有些家长甚至将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的所有变化都看作“叛逆”,这其实是在亲子关系里筑了一堵翻不过的“墙”。如果成年人只看到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而忽视他们行为背后的内在诉求,孩子就会被越推越远,越管越失控。
青春期是大脑的第二个发育高峰期,更是青少年“破茧成蝶”的成长过程。叛逆,其实是成长的开始,但成年人往往看不懂,总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管教。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尊重、理解和支持。比如,给他们更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们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再比如,拿起“放大镜”找“金子”,運用恰当的表扬和鼓励,不断给他们信心和能量,让青春期的烦恼变成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确幸”,让孩子们的青春无怨无悔。
本期报道走近当下正处于青春期的“00后”,倾听他们在青春期里的迷茫、困惑、需求……我们也采访了一些家长和老师,看看他们遇见了什么样的青春期孩子,又做着怎样的努力,还邀请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专家,为我们答疑解惑,带我们看懂青春期的“叛逆”,助力青春期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