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2021-05-12杨浩军

物流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组织课程资源教学内容

杨浩军

摘  要:为实现课程与就业岗位无缝化对接,实现课程、证书、大赛的有机融合,达到运输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采用“岗课赛证”融通方法,根据企业运输管理工作岗位,结合1+X技能证书,物流技能大赛对高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阐述了“讲、练、评”的教学组织与评价,分析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对相关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岗课赛证融通;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eamless docking of transport management curriculum and employment and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certificate and competition, to achiev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skilled talents. Adopt the method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enterpris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1+X skill certificate, the logistics skills competition designs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expounds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speaking, practicing and evaluating”, analyze the cont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post, class,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e; content of courses; teaching organiz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行业越来越呈现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由于其覆盖的内容广、知识技能点多、目标要求高,而传统的实训大都集中在仓储配送物流节点工作内容实训,往往运输管理课程的实训环节相对薄弱,对于运输高技能人才培养形成了制约。如何根据物流行业最新发展特点,根据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结合物流职业技能证书和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开发课程内容,实施教学改革,以岗课赛证融通路径提升课程教学成效就显得有一定现实意义。

1  课程赛岗融通的课程改革模式

岗课赛证融通就是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课程教学改革中,以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为依据,结合物流管理1+X证书中考核内容和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货运代理技能大赛的技能点,进行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在课程体系重构基础上,根据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1+X证书的技能点和技能大赛的技能点,构建模块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方法中,充分体现工作岗位的新需求、新技术技能,并将1+X技能证书考核内容、技能大赛的技能点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教学过程。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定位是商贸物流与电商物流,深度合作的企业为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并将顺丰点部运营作为学生工作的首要岗位,该岗位需要的是熟练掌握仓储配送、运输管理、物流服务营销与成本管控的专业人才。專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构建了仓储配送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物流服务营销、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系统、供应链管理6门专业核心课程。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中,课程则根据企业工作岗位要求,技能证书和技能大赛的要求,重新梳理了课程体系,构建了四个模块的课程内容;并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中,实施“讲、练、评”的教学组织方式,按照教师讲解一个知识技能点,学生反复训练,教师点评,技能提升拓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在课程考核中,则注重过程性考核、成果性考核,改变传统的卷面考核为主的方式,以此提升运输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

2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的内容选取与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是密不可分的,运输管理工作岗位由于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货物类型不同,其工作内容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国际海洋运输、航空快递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作业内容、作业组织有着很大差别;同样,普通货物运输与生鲜品、危险品的运输要求也差异很大。所以,课程的内容选取前提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工作岗位,专业在明确学生毕业工作的首要工作岗位后,可就课程目标进行定位。专业工作的首要岗位如果是面向快递行业的,那么运输管理的课程内容中就应突出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的地位,而弱化水路运输地位;如果是面向国际货代行业的,那么就需要突出国际海运的重要性。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与管理的功能密不可分,无论工作内容如何变化,其概括起来核心目标就是运输计划制定、运输作业组织、运输作业绩效考核与风险管控、运输商务作业4个核心功能。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可分为运输计划、运输组织、运输管控、运输商务4个模块。运输计划模块可以划分为运输合理化、运输网络与线路规划、运输车辆调度3个任务。运输作业组织模块按照运输方式可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多式联运5个方式的作业组织;在公路运输中又可细分为公路零担运输、公路整车运输作业组织和特种货物运输组织;在铁路运输中又可分为国内铁路运输以及国际铁路联运作业组织;水路运输中分为国内水路运输、国际班轮集装箱进出口运输、国际租船运输作业组织;航空运输细分为班机进出口运输、航空快递运输等作业组织;多式联运又可细分为公铁、公空等联运方式。运输管控模塊分为运输作业绩效评估与改进、运输风险识别与管控两个任务。运输商务与协调又可分为运输市场与客户开发、客户服务以及国际货运代理3个任务。如果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单独开设,可将这些任务中的国际货运任务单独进行。这样,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就形成了4个模块、13个具体任务(如图1所示)。

由于和顺丰速运采用了深度合作,学生工作主要面向电商物流与快递速运企业,因此,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在运输作业组织内容选取中,重点就公路运输、航空运输进行讲解,而对铁路、水路尤其是国际海运中的租船运输部分进行了删减,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拓展知识技能让学生学习。

3  教学组织实施与评价

在教学内容选取的基础上,采用了“讲、练、评”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师根据企业首岗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在每个任务中,重点就企业工作的首要岗位知识技能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就该知识技能点进行训练,在训练时教师充当教练员的角色;然后,教师对每个小组或同学的成果进行点评,充当裁判员角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训练,提升技能,并且将知识技能点延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以零担运输的车辆配载为例,课前,教师在智慧职教云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课程前期学习要点,通过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公路运输管理完成车辆配载原则、轻重货物划分等知识学习。课堂上,教师根据顺丰厢式货车为主的情况,将厢式货车货物配载作为知识技能点进行讲解,并播放技能大赛学生车辆模拟配载的视频。教师讲解后,布置厢式车辆配载任务,让学生进行简单组合货物的配载计算;或者根据技能大赛的考核点,选择几个尺寸的货物,让学生在实训中心完成车辆配载模拟操作。教师对学生的配载方案和实际操作进行点评,并让企业人员分享配载的经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配载技能的训练。设置2~3人一组,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一定数量货物的车辆模拟配载,以此提升技能。最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带板运输中飞翼车的托盘配载,国际货运中的集装箱配载,高低平板半挂车不同形状、性能货物配载等知识技能,让学生从厢式车辆配载技能延伸到其他技能,做到举一反三,满足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讲、练、评”教学组织需要专业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重点讲解对接工作首岗的知识技能点,然后把自己从教师角色转变为陪练员、教练员角色,让学生在训练中、比赛中提升技能。

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考核需要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考核模式,降低期末卷面考核的比重,增加过程性考核比重。过程性考核也应该突出成果导向,增加方案设计、技能展示、作品等考核方式。从系统化设计每个项目、每个任务的考核方式、成果形式,让学生及时将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应用,提高学习的成效。以零担货物配载为例,就可以根据配载知识掌握、配载方案设计、配载实操成效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4  课程资源建设

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需要的是“真实数据、真实素材、真实任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上,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所需项目、任务,运输方面的国家与行业法律法规、标准,运输设施、运输设备的数据参数、模型或实物、实训场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信息化资源平台等教学资源的作用,努力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由于其内容比较广和复杂,涉及交易主体多,因此,课程教学一定要体现“真实数据、真实素材、真实任务”,通过真实的工作情境减少教学内容抽象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来说,校企合作共建双师教学团队,需要将企业的设施、设备,操作系统,业务流程转化到教学资源中,并且通过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工作情境。校企双方的教师团队中,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知识理论讲解、技能的训练,企业教师可重点进行企业文化宣讲、工作经验分享、岗位专业专业技能实习指导;双方需要根据学生工作首岗要求,开发真实的工作任务与业务素材。其次,要需要充分利用1+X技能资源、交通运输部和物流行业的法规文件与标准资源,让学生了解最新政策、行业动态、运输标准,培养学生敬法尊法,尊重应用标准的良好品质。再次,将企业提供的数据资源与素材,技能大赛知识点、1+X证书的模块化内容整合,根据实际面向岗位开发每个项目的任务清单、任务要求。任务的设计要符合行业、企业真实情况,并及时将运输中的最新技术、标准、法规导入到工作任务中。最后,教师可在课程资源建设基础上,建立课程信息化资源平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同时,将技能训练、技能大赛的学生作品、操作视频、经验分享等资源放在课程平台,并集合实际的技能训练场所,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各种资源。

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在与顺丰速运合作的基础上,由3名校内专业教师和4名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了运输管理实务的课程团队。专业教师由有指导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货运代理大赛经验的老师组成;企业团队主要是由负责顺丰点部运营运输业务,负责国际货运业务的人员组成。双方进行多次研讨,先根据岗位确定课程的目标任务;再按照岗证赛的要求,共同开发课程项目,细化每个项目的任务清单;在此基础上,专业教师列出需要企业提供的数据、素材、资源以及企业导师需要提供的教学指导;企业教师提出专业教师需要掌握的企业任务清单;在双方相互学习交流基础上开发真实的工作任务、业务情境。最后,双方根据列出的任务清单,结合企业的业务情况,确定企业导师上课、讲座方式与时间,以及学生技能训练的方式、场所。通过不断的积累、完善,学校专业教师再将课程资源梳理、整合,构建课程资源平台和技能训练素材库,满足“讲、练、评”教学组织需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顺丰有明确的产权保护需要,一些标志、数据、素材需要进行变通处理,这也是目前很多校企合作构建课程资源主要难点所在。

岗课赛证相融通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改革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岗位、证书、技能大赛无缝化对接,以工作岗位为依托,最大化的满足工作岗位需求,又以最新的知识技能为导向,适应了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以技能训练、提升、培养为主要抓手,满足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岗课赛证融通在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上,专兼职教师反复协同沟通,共同开发课程任务清单,开发工作情境。采用“讲、练、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传统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成果性考核。构建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技能训练资源,达到知识技能并重、思想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曾天山.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5-10.

[2] 蔡丽玲.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知识经济,2017(13):135-137.

[3] 彭秀兰. 实践导向的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为例[J]. 职业教育(下),2015(10):39-42.

猜你喜欢

教学组织课程资源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谈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技巧
如何提高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