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子分析法下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2021-05-12薛妍雯周玉新

物流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因子分析法山东省

薛妍雯 周玉新

摘  要: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农产品生产大省,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选取山东省16个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25.0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评价,找出影响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山东省;农产品物流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handong province is a famou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vince in China. Improving the logistics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farmer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This paper selects 16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uses factor analysis method, uses SPSS25.0 software to carry on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finds out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factor analysis; Shando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0  引  言

農业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极大地带动了农产品销售量的增加,这也对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东省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高,其生产总额和出口总额常年位于我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同时也面临着农产品流通不畅、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运输成本高等诸多问题,不仅影响农民增收,还极易引起农产品价格波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针对其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促进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不断完善。

1  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农产品物流是以农产品为对象,经过后续的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最后通过销售到达最终消费者的活动[1]。发展农产品物流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参与省份,经济实力雄厚,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倾斜,成为我国的物流大省。山东省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高,据统计2020年山东省蔬菜水果总产量达11 373.6万吨,绝大部分销往其他省份或出口国外,这也对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据统计2020年山东省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约23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达7 916.4亿元,仅占物流总额的3.4%,比上年增长5.4%,从总体来看,山东省农产品物流规模较小,增长速度较慢,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首先,省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限制了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发展。其次,农户经营较为分散,规模化程度低,且农户对农产品物流缺乏认识,大多数分散农户都是通过自己运输农产品进行销售,流通成本高且运输效率低。此外,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尚待提高,一些贫困地区,农户互联网使用不便,无法及时掌握交易信息和物流动态,存在信息脱节,一些农产品物流企业之间也缺乏信息共享和行业交流,彼此之间相对闭塞。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山东省农产品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2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分析

2.1  构建指标体系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本文选取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泰安、济宁等16个地级市作为分析样本,构建与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在一级指标下共选取了9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本文将以山东省16个市2019年的9个二级指标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数据均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

2.2  因子分析法检验

本文运用SPSS25.0软件对选取的16个样本所对应的9个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检验。KMO和巴特利特检验是判断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前提,一般来说,KMO值大于0.5则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该值越接近于1表明越適合,小于0.5则说明不适合[2]。由表2可以看出,KMO值为0.773,远大于0.5,并且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显著性小于0.05,表明各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该项研究适合做因子分析。

2.3  因子分析结果输出

通过SPSS因子分析结果输出得到总方差解释表(如表3所示),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满足特征根大于1的共性因子。由表3可以看出,一共提取了2个公因子,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71.661%,第二个因子为21.804%,旋转后分别为53.451%和40.014%,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93.465%,说明这两个公因子能够反映原来9个指标的绝大部分原始信息。

通过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旋转,可以解决初始因子解释意义不清晰的问题,使公因子具有更加显著的现实意义。由表4可以看出初始成分矩阵中,因子解释意义不够清晰,经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可以明显看出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民用汽车拥有量、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在公因子1上有较大载荷,而农业总产值、公路里程、交通货物运输量在公因子2上载荷明显。根据各指标属性及其所代表的含义,可以看出公因子1主要反映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和信息技术对物流发展的支持程度,为物流发展环境因子,命名为F1;公因子2主要体现了农业发展规模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为物流基础因子,命名为F2。

通过最大方差法旋转可以得到旋转后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5),进而可以得到因子评分模型如下。

F1=0.244X1+0.213X2+0.316X3-0.054X4-0.161X5+0.129X6

+0.044X7+0.106X8+0.146X9

F2=-0.095X1-0.042X2-0.330X3+0.276X4+0.361X5+0.079X6

+0.176X7+0.115X8+0.059X9

F=0.53451F1+0.40014F2

上述两个公因子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山东省各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将山东省16个市的样本数据分别代入上面的因子评分模型,可以计算出各市的物流发展情况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青岛、济南、潍坊以及临沂4市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较好,烟台、济宁、菏泽3市发展水平一般,其余的9个市发展水平较差。单从因子F1来看,青岛和济南两市发展最好,主要是因为地区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快,资金充足,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从因子F2来看,潍坊、临沂、济宁、菏泽4市表现较好,主要是因为4市的公路里程均超过两万公里,农业总产值也位于全省前列,农产品物流发展潜力较大。

2.4  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可以发现,山东省各市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具体来看其影响原因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两个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青岛、济南等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实力雄厚,为农产品物流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而烟台、潍坊等市靠近核心经济区,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受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影响较大,有助于拉动其经济增长,推动农产品物流发展;东营、枣庄等市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经济实力有限,交通运输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从农业发展来看,农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农产品产量大,进而流通需求量大,其物流发展潜力也就越大,山东省各市农产品种植规模、品种及产量都有所差异,从而也就导致农产品物流发展呈现地区差异。

3  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提升建议

3.1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有些市区由于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产品流通受阻,运输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需要。要想完善农村物流网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交通运输建设的财政支持,大力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完善各地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强联运枢纽建设,提高运输中转效率[3]。此外,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农产品对外贸易量也是常年位居全国第一,政府也应重视水运建设,打造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另一方面,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农产品物流涉及农业、交通、销售等多个方面,这也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行业最新发展消息,保障各个环节信息传递及时;另一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加强行业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引导农产品物流健康发展。

3.2  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输效率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影响着产品的运输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各类物流资源,促进各环节高效协同运作对于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来说尤为重要。首先,物流企业应当注重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信息平台,收集、分析、发布物流信息,促进信息共享和各类物流资源的协调高效配置;在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应当积极将大数据、卫星定位系统、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融入到运输过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对各运输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运输动态,保障农产品的运输质量,提高运输效率。其次,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利用电商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商模式,能够使农产品生产方与消费方直接对接,对于农产品物流来说,应当抓住机遇,促进农产品物流线上线下相结合,整合消费者需求,减少物流运输时间,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最后,应加大对农村互联网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移动网络建设,最大程度地保证农户能够便捷充分地获取相关物流信息。

3.3  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山東省是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对外出口大省,但是仅仅占据“量”上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初级农产品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当前山东省对外流通的农产品多为尚未加工过的初级农产品,多数都是农户自产自销,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一方面不利于农户增收,另一方面也影响对农产品物流投资的吸引力[4]。山东省应当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结合当前人们的饮食倾向,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设计,同时把握市场变化,积极创新,研发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此外,将农产品与地区特色和文化背景相结合,开展捆绑式营销,使得产品更加具有吸引力,扩大农产品的物流需求,促进物流企业发展。

3.4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

人才是引领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的参与。山东省应当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促进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进行深入合作,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行业特点和需求,培养一批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5]。物流企业内部应当重视员工培训,为员工提供学习锻炼机会,定期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或组织学习班,促进员工及时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与时俱进;此外企业还应该挖掘优秀人才资源,加强人才引进,吸引高水平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晓鸣,叶春明. 因子分析在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 物流科技,2018,41(2):22-26,36.

[2] 吴兆婕,贝淑华.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的思考[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4):127-129.

[3] 李梦茹,李登明. 扶贫助农视角下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J]. 物流科技,2020,43(7):151-153.

[4] 程露露. 基于因子分析法下的江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7):40-42.

[5] 李笑笑,陈健. 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的发展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8):9-12.

猜你喜欢

农产品物流因子分析法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快递服务配送环节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即墨市
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