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运“公转铁”的进程及深化方向研究

2021-05-12李艳丽王金盐李利军

物流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绿色交通

李艳丽 王金盐 李利军

摘  要:货物运输在公转铁结构调整下,环境减排成果显著。文章一方面采用IPCC方法,在环境减排上分析公转铁数值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在环保政策上分析“公转铁”的必要性。相比较全国公转铁进程发现,尽管唐山市铁路货运呈现微增的趋势,但是应该减少的公路货运反而增加,带来环境污染。在此基础上,为了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方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公转铁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缺乏铁路基础设施、公路市场过度经营等问题,提出推动“碳交易”交通减排货币化、落实铁路基础建设与衔接、政府“有形之手”加以引导。

关键词:交通减排;公转铁;绿色交通;城域货运;IPCC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nder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transit railway”, the achievements of environmental emission reduction are remarkable.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s flexible, but it has the disadvantage of high emissio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has the dilemma of“one kilometer”inflexibility, but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low emission. On the one hand, this paper uses the IPCC method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gongzhuantie”value in environmental emission red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gongzhuantie”valu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transit railway”process,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railway freight in Tangshan city shows a slight increase trend, the highway freight that should be reduced increases instead, bringing abou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win the blue sky battle in an all-round way,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 lack of railway infrastructure and excessive operation of highway market in the process of“public rail transit”, this paper proposes to promote the monetization of“carbon trading”traffic emission reduction, implement the railwa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connection, and guide the government with“visible hand”.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transit railway; green transportation; metropolitan freight; IPCC

0  引  言

全球變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们的重视[1]。公路货运量逐年增加,碳排放量的含量也越来越高,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能耗和碳排放量都低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成本低、绿色环保,要发展绿色经济,将公路运输改为铁路运输,进而间接减少碳排放,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

唐山市货物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占比约五分之二。伴随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唐山市一方面作为5个关键节点城市的作用越发突出[3],另一方面作为重工业城市,是我国煤炭、钢铁、水泥等黑货货物消费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唐山市货物调入需求和公路运输量巨大[4]。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量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对交通运输业进行节能减排研究、探讨合理有效的不同运输方式节能减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域货运“公转铁”的重要性

城域,是人类居住生活的聚集地,城域的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公转铁”的重要性体现在,一是交通减排可行性;二是环保政策必要性。

1.1  城域货运“公转铁”减排可行性

铁路与公路运输,在能耗排放方面有区别。污染物排放本身复杂,本章节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有关运输等能源燃烧产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公路铁路在货运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情况[5]。本研究仅仅集中于货物运输过程污染物排放的测算,因为主要考虑城域范围内,所以涉及到铁路电力机车运输,其运输阶段电力碳排放为0。

1.1.1  排放模型构建

在本研究中为更好地测算公路碳排放量,利用油耗法对京津冀公路货运污染物排放进行测算。基于不同交通类型车型、保有量、形式里程、单位行驶里程燃料消耗等数据计算交通运输能源消耗量,从而计算出污染物排放量,称之为“自下而上法”,基本模型如公式所示[6]:

E=∑VEH×D×C×F

式中:E为交通运输排放量;i为运输工具(如货运汽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船舶、飞机等);j为能源类型(如汽油、柴油、煤油、天然气等);t为交通类型(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VEH为第t种交通类型使用能源j的运输工具i的数量;D为第t种交通类型使用能源j的运输工具i的行驶距离;C为第t种交通类型使用能源j的运输工具i的平均能源消耗;F为第t种交通类型使用能源j的运输工具i的碳排放系数。

1.1.2  公路货运排放测算

由于唐山市作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钢铁、煤炭等黑货产业龙头,对柴油货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型柴油货车和重型柴油货车上[7],根据统计年鉴2019年唐山市载货汽车保有257 426辆,为上一年的109.6%。根据工信部汽车燃料消耗量和美国能源部汽车燃油经济性网站公布的数据,计算出每类货车耗能之后,进而可以求出货车每吨公里的排放(每吨千米),如表1所示:

1.1.3  铁路货运排放测算

我国货运机车分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运用比例为1∶3.039,各自权重为24.76%、75.24%。电力机车在城域运输使用电力,不會产生污染,所以电力机车各项污染物排放为零。内燃机车使用油视为柴油。根据两类机车的权重,对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火车的总体排放水平(每吨千米),如表2:

1.1.4  “公转铁”污染物减排数据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每吨千米的货物,运输方式由公路改变为铁路,其每吨货物减排水平如表3所示。碳氧化物、硫化物、PM2.5和PM10减排效果显著;仅氮氧化物不减反增。

1.2  城域货运“公转铁”环保必要性

在环保政策方面,从人民代表大会,到地方政府的项目建设,对环境治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2.1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交通环境政策

2018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强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其他区域,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其次,在实行过程中推进,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场站等物流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8]。

1.2.2  唐山市交通环境政策

在破解铁路运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制定《唐山地区疏港矿石铁路运输实施方案》,构建铁路为主的体系。在关于唐山市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高包括煤炭、矿石和焦炭等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打通铁路与港口的“最后一公里”[9]。在未来规划中,唐山“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全文公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

2  货运“公转铁”进程

与全国货运相比,唐山市货运“公转铁”成效小于不足。以2020年国家统计年鉴和2020年唐山市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绘制表4,对比分析全国、唐山货运量变化。

3  城域货运“公转铁”的成效和不足

3.1  “公转铁”成效

与全国相比,唐山市在铁路货运增速上具有成效。2018~2019年,全国铁路货运运输增长速度达到9.01%;唐山市铁路货运,增长速度达27.90%。

3.2  “公转铁”不足

3.2.1  唐山市公路货运量不减反增

唐山市公路货运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这进一步导致了唐山市机动车氮氧化物依旧保持较高排放量。在分别研究2018

~2019年全国和唐山市公路货运量发现,全国公路货运量达到-13.18%速度;然而唐山市公路货运量达到0.12%的正向增速。

3.2.2  唐山市公铁运量比大于全国

公铁货运比,是指某时间段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公路货运量∶铁路货运量的数值,数值越大,表示公路货运量越大于铁路货运量。通过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在2018年公铁货运比,全国∶唐山为9.83∶12.79;2019年公铁货运比,全国∶唐山为7.83∶10.01,比值均小于1,在整体比例上来说,唐山货物铁路运输占比小于全国。

4  “公转铁”发展问题及深化路径

4.1  “公转铁”推进存在的问题

4.1.1  缺乏铁路基础设施

大方向上,无铁可转,企业专用的铁路干线建设不够。具体来说,一是铁道轨道容量有限,一部分路段运力近乎饱和;二是铁路基站货场缺乏资金投入,部分铁路货场条件不足。无铁可转,导致了“最后一公里”,即在运输最后阶段缺乏有效衔接,致使收发货从一开始就不考虑铁路货运。

4.1.2  公路市场过度经营

公路货运的大部分为个体经营者,小规模的货运公司,专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程度高,促使公路货运经营行为不规范。(1)货物运输的诚信制度不健全,如非法开票等;(2)尾气排放不达标,使用不合格的化石燃料加剧尾气排放;(3)超载运输,一方面在颠簸等特殊路段,致使泥土沙子等散装货物洒落到道路上,造成扬尘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超重造成事故等,影响交通。所以说,铁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在货运单价与公路比较,给推动“公转铁”带来困难。

4.2  推进公转铁的思路建议

4.2.1  推动“碳交易”交通减排货币化

企业在“公转铁”获得交通减排量后,可以选择兑换为工业排放或者税收减免[9]。从企业源头引导,促进运输方式转变,对于工业排放量大的企业,计算出“公转铁”减排的污染物价值量,兑换为企业的工业排放,一举两得。或者对于一些没有工业排放业务的企业,可以将“公转铁”减排的污染物量价值兑换为企业税收减免,适宜源头引导,政策激励,提高企业社会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促进企业选择铁路运输。

4.2.2  落实铁路基础建设与衔接

针对“最后一公里”困境,在做好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建立高效互联铁路基础设施[10]。(1)加快建设铁路专用线,根据唐山市产业特征,建立煤炭、钢铁等铁路专用线;(2)制定行业规范,促进专用铁路和国家铁路的衔接,减少作业无效沟通,提高运输效率;(3)促进铁路站场基础设施建设,以企业经营产品所需原料及产成品为重点,以满足企业运输需求为中心,加强相关设备设施的投资改造。

4.2.3  政府“有形之手”加以引导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调整货运结构优化,政府可以介入加以政策引导、市场监管等方式[11]。(1)营造一个公平的货运竞争环境,严格把控清理公路货运的超载、乱开发票、使用化石燃料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使得公路货运价格处于合理水平,让公路铁路货运处于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上;(2)给予适量的优惠政策,对于采用铁路货运的项目,增设铁路专线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公转铁”具有明显的减排,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提高企业“公转铁”的积极性;(3)支持生产企业、铁路研究部门的创新,推出多维空间的铁路运营模式,支持铁路运营的模式创新和技术装备改造等。

5  结  论

当下物流货运行业迎来新变革机遇,关注生态环境,打造绿色低碳货运通道,是推动“双循环”的首要任务[12]。“公转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助推国内经济新常态“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唐山市身处京津冀地区,在能源及产业结构条件下,煤炭、矿石、钢铁等原料物资的运输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仍会比较旺盛。国家、地区政府等大力推进“公转铁”运输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如缺乏铁路基础设施、公路市场过度竞争等。因此,在促进交通减排货币化“碳交易”、落实铁路基础建设与衔接、政府“有形之手”加以引导等措施下,推动“公转铁”,优化国家运输结构,努力实现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Jia Shuwei. Economic,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health benefits of urban traffic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Case study of Beijing, China[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1,67:1-15.

[2] 夏璐鹭. 京津冀一体化下河北省铁路货运现代物流运营模式研究[D]. 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 金伟,谢旭申,王毅,等. 曹妃甸港疏运体系优化对策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1,43(2):40-43,49.

[4] 李強.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唐山市公路货运行业发展研究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10):64-66.

[5]  Lahn B?覽rd, Allen M. Changing climate change: The carbon budget and the modifying-work of the IPCC[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21,51(1):4-24.

[6]  Strandsbjerg Tristan Pedersen Jiesper, Duarte Santos Filipe, Van Vuuren Detlef, et al. An assess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scenarios against historical global emissions for IPCC report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21,66:1-12.

[7] 刘丹,王驷鹞,彭力,等. 唐山地区生态宜居气候舒适度分析[J]. 科技通报,2021,37(2):22-28.

[8] 张瀚驰,艾东. 曹妃甸港“公转铁”发展策略探讨[J]. 铁道货运,2020,38(1):23-27.

[9] 陈文彬,王梅. 我国铁路货运系统发展策略研究[J]. 交通与港航,2020,7(3):2.

[10] 陈思. 低碳运输下公路转铁路货物运输的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5):62-64.

[11] 任君,黄明理.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述评[J]. 经济问题,2021(4):7-15.

[12] 孟珺. 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企业转型的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20(13):68.

猜你喜欢

绿色交通
绿色交通的实践与发展
智慧交通在济南中瑞生态城中的应用研究
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数据知识服务支撑下的绿色交通管理系统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
谈弹性街区绿道建设
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理论与实施措施
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的必要性研究
浅议绿色自行车出行模式优化
广州“绿色交通”破解大城市出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