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与对策
2021-05-10梁雪清
梁雪清
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单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坚实保证。本文就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性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和解决途径,以期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各项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合理分配和使用单位资金,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等控制目标,依据财务工作岗位设置和人员工作安排以及各业务流程等方面的要求,所制定的财务制度、具体措施和执行程序的统称。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全面执行,建立和有效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内部一项重要的工作,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单位的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各项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并能合法合规地开展;有利于加强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从而提高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加强管理力度,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有利于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预算执行质量,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并通过规范单位工作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最终提升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水平。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的现象,忽视了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对整个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受事业单位性质影响,一直以来财务部门在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中都是一个不重要的部门,单位偏重于集中资源完成本单位的职责履行和注重单位的发展。大部分单位负责人认为财务部门只是一个后勤部门,仅限于报账记账以及后勤服务工作,没有意识到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是整个单位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不重视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受传统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很多事业单位只是参照相关财务法律法规粗略地制定理论上的财务制度,没有实际的执行流程和应对策略,未能真正发挥内控作用。具体表现为:
1.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科学。受到编制的影响,多数事业单位各岗位工作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特别是财务部门更是人员紧缺,一人负责多个岗位的现象普通存在。
2.收入管理不规范。事业单位的收入未按收费许可证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征收,容易出现乱收费现象,也有单位的收费不是由财会部门统一收费管理,而是由各个业务部门各自收费,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和贪污公款的风险。另外,事业单位的收入没有严格按照财政“收支两条线”的相关规定執行,导致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3.支出业务缺乏有效控制。首先,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员支出存在不按规定的人员经费开支范围发放、超范围发放加班费等违规现象。其次,部分单位的日常经费开支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支出,例如差旅费报销比较随意支出多少报销多少、公务接待超标支出、公务用车的汽油费没用严格控制等。最后,支出时单据没有经过严格审核,也没有认真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可能导致违法违规支付的风险。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性
多数事业单位由于预算编制机制不科学以及编制的时间仓促,财会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仅凭以往的经验和主观理解,准备不充分,造成预算编制质量不好。另外由于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机制不严谨,导致单位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缺乏统一性,可能影响预算的严肃性和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三、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
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必须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充分认识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建设。可在单位内部分发内控纸质资料进行阅读学习,也可通过聘请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专业人员到本单位对全体人员开展内部控制的专题培训,加强单位全体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了解内部控制建设的内容,明确全员共同参与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责任和要求,正确认识财务内控建设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性,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1.合理设置财务岗位与人员安排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结合单位的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确保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首先,对于出纳岗位人员的聘用必须严格把关,在任用前对其个人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要求具备从事出纳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加强印章管理,财务专用章应当由单位指定专人保管,收付款业务所需的全部印章严禁由一个人同时保管。同时必须加强会计岗位管理,明确会计人员职能和岗位责任,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和财务专业能力并且能熟练信息化操作。最后,为了有效实施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分工要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特别要加强对财会部门各个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认真学习《政府会计制定》,及时了解新的财务制度及相关规定,提升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提高自觉严格地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能力。
2.规范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
事业单位的收费必须是经相关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征收,严格按照收费许可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费,确保单位各项收费合法合规。例如某高中的收费许可项目为:学杂费、住宿费、体检费等,学校必须将收费许可项目以及相对应的收费标准、计算单位以及其他需要公示的信息分别在校园公示栏公示并张贴在财会部门显眼的位置上,让学生和家长清楚收费情况。收取的费用必须归口由财会部门统一收费管理,考虑到学生人数较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财会部门可以委托教导处代为办理,明确委托的具体事项,包括委托的收费方式,收费账户,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委托的时间等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最后教导处将统计资料交由财会部门复核,统计资料包括全部应交费学生人数以及名单,实际已经交费学生人数以及名单。财会部门根据银行账单数据与教导处统计资料进行核对,及时统计收费情况,如出现应收未收款,必须及时催交,确保单位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同时财会部门将学生收费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应上缴财政的款项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
3.加强支出控制管理
首先,在人员支出方面,单位应根据规定明确人员支出的范围和发放标准,并严格执行。在日常经费支出方面,制定出各项费用的细则和管理办法,根据相关规定明确差旅费、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费用等的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优化费用报销流程,促使业务经办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有章可循,操作容易。另外,必须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人员支出和日常经费支出之间不得互相占用,同样,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间也不得互相占用,财务部门在办理支付前必须严格审核申请支付的资料,严格按批复的预算执行支出,不能混合使用,以便规范资金的使用管理。最后,加强支付的审核审批管理。财会部门在办理支付业务时必须严格审核支付单据是否合法合规和真实完整,是否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三)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够规范单位资金和资产的管理。根据新《预算法》的规定和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预算各个环节的规范管理。
首先,规范预算编制机制,预算编制需要财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明确各相关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职责,保证预算数据的全面,通过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尽可能做到具体和细化。另外,单位的预算编制应落实勤俭节约原则,并且符合预算管理政策要求。
其次,规范预算执行机制。单位根据批复的预算,将预算分解到各具体部门,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的额度和开支范围落实支出,不得超出可用指标额度,预算的支付严格按照预算的执行程序由归口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进行审核并按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为了强化预算约束,应及时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及时通报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开展预算执行分析,由各部门负责各自的预算执行进度,并且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最后,建立绩效评价机制。通过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的详细规定,根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监控,对预算完成情况和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开展绩效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
总之,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规范了财务工作,确保账务程序合法运行,对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严格落实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各項制度,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财会人员运用现代管理软件,实现信息化内部控制,提升防范意识和管控水平,更需要充分发挥单位各部门各人员的作用,共同自觉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另外,对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需要单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并且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完善。
(作者单位:肇庆市端州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