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解释的一次主题教学实践
2021-05-10杨建清
杨建清
摘要:学校主题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以标语式、展板式、口号式居多,课堂的地位被矮化。笔者就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在主题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进行了尝试,在实践中落实让历史解释素养落地。
关键词:历史教学;主题教育;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51
每到吴健雄博士诞辰纪念日前后,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基层学校都会举办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弘扬健雄科学精神。作为吴博士家乡的一位历史老师,我一直在考虑:学科教师该组织参与类似的主题教育。为此我尝试着以“从科技发展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为课题,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融于教学活动中,做一次基于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主题教学实践。活动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通过史料呈现、问题设计与讨论、史料分析等几部分展开,对当时的科学政策、科学技术、科学意识、科学态度进行解读分析,进而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一)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康熙帝的了解应该说还是不少的,但是从我先前与学生接触后感觉康熙帝是以一个“高大全”的形象留在学生的心里。当时政府的科技政策如何,科研环境怎样,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积累,或者说少的可怜。
为此我设计了教学环节一:从康熙帝学科技看清政府的科学政策
材料1——“南京观象台上的天文对话”
1689年二月康熙到南京后,派人向天主堂远西学士法国人洪若翰、意大利人毕嘉询问“南极老人星,江宁(南京)可能见否?出广东地平几度?江宁几度?”毕、洪等一一计算,又观看天象,验老人星出地平度数,详察明白,呈文送上。康熙得知详情以后,登上南京观象台,据随侍的李光地回忆:既登,余与京江(即张玉书)相攀步上,气喘欲绝。上颜色赤红,怒气问余:‘你认得星?余奏曰:‘不晓得,不过书本上的历法抄袭几句,也不知道深处,至星象全不认得。上指参星问云:‘这是什么星?,答以参星。上云:‘你说不认得,如何又认得参星?,奏云:‘经星能有几个,人人都晓得。至于天上星极多,别的实在不认得。上又曰‘那是老人星?余说:‘据书本上说,老人星见,天下太平。上云:‘甚幺相干,都是胡说。老人星在南,北京自然看不见,到这里自然看得见,若再到你们闽广,连南极星也看见,老人星那一日不在天上,如何说见则太平?上问淡人(高士奇):‘李某学问如何?曰‘不相与,不知。”李光地本来是想讨好康熙,结果适得其反,遭到了康熙的责备。但从上述对话中,康熙说福建、广东一带连南极星也能看见,又反映出他的天文知识不够深入。(事实上,在福建、广东一带,南极星是看不见的。)南京观象台上的这场天文对话,完全是个预谋,由此就可以看出他学习天文的目的是什么了,并不是发展科学,而是一种“利用”,用来炫耀自己,批评别人,梁启超的论断是对的。——转引自刘旭《中国古代火炮史》
问题1:你认为康熙帝的天文知识水平如何?他向西人学习天文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2——“1713年康熙与皇子们的对话”
“尔等惟知朕算术之精,却不知我学算之故。朕幼时,钦天监汉官与西洋人不睦,互相参劾,几至大辟。杨光先、汤若望于午门外九卿前,当面赌测日影,奈九卿中无一人知其法者。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E18“断人之是非”既是康熙学习科学的出发点,也是目的。——轉引自刘旭《中国古代火炮史》
问题2:康熙帝学习科学的出发点是什么?
材料3——“1944年邵力子先生精彩的论述”
“对于西洋传来的学问,他(指康熙)似乎只想利用,只知欣赏,而从没有注意造就人才,更没有注意改变风气;梁任公曾批评康熙帝,‘就算他不是有 窒息民智,也不能不算他失策。据我看,这‘窒塞民智,的罪名,康熙帝是无法逃避的。”
问题3:请结合前三段材料分析邵力子或梁启超的观点是否正确?
康熙帝对科技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政府对科技的政策,康熙帝对科技的重视范围至多局限于宫内,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上是他在臣子们面前炫耀的资本,是他独尊的表现而已。“是在东西方相遇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的政治行为”(王龙《天朝向左 世界向右》)。学生由此认识的康熙依然是一个传统的君主。他对中国的进步起的是反作用。当时的中国政府对西方先进科技是冷漠的。
(二)
在冷兵器时代,中国的武器制造技术水平是较高的。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较早地将火药使用在军事上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时至清朝,当时我们的武器制造技术水平怎样呢?与西方相比水平如何?毕竟这直接影响着战场的局势。
为此我设计了教学环节二:从炮弹制造技术看当时清朝的科技水平
材料4——康熙帝时的制炮技术
在制炮过程中,经过多方努力,(当时)先后研制成功了“连珠火铳”“子母炮”等,特别是“连珠火铳”,实际上就是现代机关枪的雏形,在当时世界上还属首创
南怀仁接旨后,为清政府“依洋式铸造新炮,从康熙十四年即1675年起,清政府便大量制造火炮。”
——刘旭《中国古代火炮史》
问题4:概括当时中西方的技术水平
材料5——鸦片战争时的炮弹
鸦片战争时,英军使用了一种名为Shrapnel Shell的球形空心爆炸弹,此弹之内填满小弹和火药,且有一引信在炮弹落地前引爆火药,将其中的小弹炸散开来,杀伤力十分大,而当时仍沿用实心圆弹的中国军队,对此“多骇为神奇,不知如何制造”,稍后,林则徐虽仿制成功,但却少有人知道早在康熙二十九年铸成的“威远将军炮”上,即配置了概念相类的炮弹,可惜其形制在中国罕见流传,连同其所匹配的“威远将军炮”一直都被尘封于武库之中。
——黄一农《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
至鸦片战争时,清军的许多火炮没有抛家,只是固定的。一些炮架只能调整高地夹角而不能左右活转,限制了射击范围。已设的抛家,大多用粗劣木材制成,演放后,炮架震松,难以使用。让人吃惊的是,清军的许多火炮竟瞄准器具,或只有“星斗”(用以确定射击的方向)而没有“炮规”(用以确定高低夹角),士兵们主要靠经验来瞄准。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问题5:概括当时清军作战的水平。
问题6:请从材料中找出时人对洋炮的态度?
两种材料读罢,学生发现康熙帝时中国的火炮技术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往后的百年间,中西方的技术差距日益显现。各种原因大可让学生讨论,或许学生的答案不仅完善合理,但是学生在比较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科技力量在战场上作用有多大,造成科技落后的原因有人为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三)
教学环节三:从当时的御敌之术看时人的科学意识
材料6——杨芳的退兵之术
参赞大臣杨芳抵达广州,“所在欢呼不绝,官亦群倚为长城”(《夷氛闻记》第2卷)。经过一番所谓的调研之后,他认为:“夷炮恒中我,而我不能中夷。我居实地,而夷在风波摇荡中。主客如此,安能操券若此,必有邪教善术者伏其内”(《夷氛闻记》第2卷)。于是便传令收集妇女用过的马桶为“压胜具”,“纸扎草人,建道场,祷鬼神”(《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2期)。又令准备竹排木筏无数,每排放大木桶20个,内盛棉絮,浸洒毒药、桐油,上面盖上稻草,一齐排列于乌涌口一带省河两旁,等潮退英兵来犯时,让这些物件顺水漂下,迎烧英船。
问题7:概括杨芳的御敌特点,你相信这个场景是真的吗?为什么?
在西方的近代火炮面前,杨芳的应对招数,确实哄住了当时的中国军民,因为大家相信这一套,这套把戏也确实在许多场合灵验过,但是在西方的近代炮火面前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历史的调侃。因为科学技术不相信迷信,科学技术正是在与愚昧的斗争中才显现其价值的,杨芳的举动再一次证明了科技力量的巨大。
作为著名的民族英雄,面对英国的侵略林则徐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但是作为封建士大夫他又代表了当时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一种科学观。
(四)
教学环节四:从林则徐的表现看主流社会的科学态度
材料7——林则徐的私信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以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尔。不此之务,即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这是他的私函,他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别人看。不敢做出实质性的一部,在西式科技面前望而止步了,可以想象,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林则徐致友人信中语,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问题8:林则徐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望而止步”?
林则徐的禁烟、再度出山及他给友人的信件,其实有传统士大夫精神贯穿其中,这是当时社会的写照,他们都为利益活着,作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代表,其操守与灵魂都希望礼教的清王朝“千秋万代”。可以想见,作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尚且如此——不敢将个人的观点公开,那么更多的学人们,他们的思想开放性会有几何,他们的科学意识会有多少,有几人会充分表达。而恰恰是这种保守的思想无不制约着中国的进步。
几个人、几个物件折射出了当时社会冷漠的科学政策、落后的科学技术、愚昧的科学意识、保守的科学态度,更折射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种病态,一种传统农业社会的病态,当时的中国被打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近代仁人志士在挨打的过程中寻找着出路,医学救国、科技救国、实业救国、革命救国思潮也就在不断探索中形成潮流。
对本节课,我做了如下教育反思:
1.教学立意:要深刻理解教育主题的内涵,寻找历史课堂的教育切口
学校教育的着力点在课堂,课堂是体现学校教育价值的主阵地。如何通过课堂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意识,体验科技的力量是历史教师的职责。笔者选取这一课,是源于吴博士父亲吴仲裔先生的经历。面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大批仁人志士纷纷走上探索之路,作为同盟会会员的吴老先生秉承科技救国理想,在家乡兴办新学,扶植桑梓,毅然将女儿送上海外求学之路,以实现自己的科技救国之梦。我以此为切口,选取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科技状况,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近代中国的落后程度,更深切地感受到近代仁人志士救国至心切,真正体现学科教学在主题教育中的作用。
2.教學设计:要注重历史细节的育人价值,发挥历史课堂的学科特点
历史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思维品质。笔者面对的是高一学生,对近代史有点滴的知识积累,尤其是对康熙大帝、民族英雄林则徐等有所了解。对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过大量材料展示,在一系列的认识碰撞中逐渐建立起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如盛气凌人的君主,无奈与自保的儒者大臣。以人物言行、器物构造等可塑与可造的直观手段,对当时的科学政策、科学意识、科技水平、科技人才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科技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从而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3.教学策略: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学生行为,品味主题活动的真实美感
简单地将某些结论展示给学生,空洞地说教,这不是真正的主题教育,这是对主题教育的一种讽刺。我把教学过程中设计成4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是通过材料的比较、知识的碰撞,重新进行知识建构。具体实施时,通过师生合作与文本对话,研读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表现,学生在惊讶、叹息声中品味落后的枪炮在先进文明之前的无奈,真切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体验到科技的力量,理解中国人重新站起来的艰难。
简言之,在主题教育活动中,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即把握主题内涵,找寻历史教学的切口;聚焦细节过程,实现历史课堂的回归;透析史实真相,凸显历史课堂的价值。
(作者单位: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 太仓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