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方式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2021-05-10林丽

教育界·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林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形式得到了优化,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在新课程革新的大背景下,教师应针对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习规律与认知能力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以此提升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对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玉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新课堂‘偏航现象分析与矫正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编号:2019A232)的研究成果。

优化数学教学方法、创建课堂教学模式,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要想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教学工作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上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深入研究数学教材,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这也是课堂顺利开展的第一步。要想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备课的好坏可以影响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前规划教学方法,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有效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延展度。各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模式也不同。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明确数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素质教育在推进的过程中就明确强调,教师在课堂中应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提前设计教学内容,有侧重地开展教学工作[1]。

二、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数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和应用价值,减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并创设教学情境是当前非常普遍的教学方法。随着科技和教育工作的紧密结合,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能够把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这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深入了解和学习多媒体的相关功能,将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应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部分內容时,教师可以先尝试创设教学情境:用一个长度为2米的铁链子拴住一只小狗,小狗活动的最大范围是多少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小狗活动的范围实际上是在求解什么?怎么得出小狗活动的区域面积?在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狗活动范围的图形。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明确了圆的面积的概念,并为深入探究圆的面积奠定了基础。教师创设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的自觉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单一地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导致学生对数学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和探究的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还要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地借助一些教学工具,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而获取的知识往往记忆更加深刻,而且在应用过程中也更加得心应手。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良好表现,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率[2]。

仍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让他们思考一下如何求出圆的面积,然后给予学生相关提示和引导,如圆能不能转变成其他的图形,转变以后新的图形和圆有什么关联,圆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等。此外,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道具,如可以随意变形的小圆环,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思考和探究。在完成合作探究任务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学生通过动手、汇总和分析,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升了数学分析能力。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提问和质疑能力,这也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学题干信息,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带领学生归纳出该类题型的解决方法。这样,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还能够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概念和定义提出一些疑问,或者针对概念和定义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行探究。教师在解答学生的疑问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定义,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提供一张正方形的卡片、六根小木棍、九颗棋子,让一位学生从其中选择材料列出相关分数,并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问。比如,有些学生提出问题:正方形的卡片对折两次,其中的一份是整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那么剩下的分数是多少呢?四个小木棍是木棍总数的六分之四,还可以说成多少呢?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胆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思考,把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的求知状态。另外,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不要立刻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和探究。這样的质疑和解答环节,不仅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五、注重实践活动

数学蕴藏于生活中,教师应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运用生活中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锻炼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扮演顾客去超市买东西,其中每人至少选择三种商品,然后根据三种商品的价格计算出自己应该付的钱数,以及找回的钱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形成书面记录,在课堂上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汇报。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但能加深对加减法的认识,而且能掌握相关的概念和知识,从而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六、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单一的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以此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学生的心中,教师的评价有很高的权威性,学生也渴望得到教师的积极评价。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赞赏和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评价方式,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评价是有效的评价机制。这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培养数学思维,增强数学课堂的活力。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也是一种良好的评价机制,能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竞争观念和意识,促进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应转变教学方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利用实践活动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刘垠.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学周刊,2020(18):139-140.

刘国英.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J].亚太教育,2019(05):28.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