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止泻汤对结肠癌术后腹泻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5-10吴永梅张霁雯李文娟彭梦莹
吴永梅,邹 群,罗 酩,张霁雯,李文娟,彭梦莹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上海 201908)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灶主要位于直肠以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交界处,临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本病早期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中晚期会出现腹部肿块、腹痛、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等表现[1]。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患者因肠道形态改变、肠黏膜受损、肠道神经反射障碍等原因常引发腹泻[2]。虽然患者可通过自身代偿机制促进排便功能恢复正常,但代偿期时间较长,频繁的腹泻易致水电解质紊乱、贫血、营养不良、低血糖等,严重影响结肠癌的治疗进程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于该病西医既往采用抗生素治疗,但会出现“用药则泻止,停药又复发”的恶性循环,且过度使用抗生素治疗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加重腹泻[3]。近年来,临床虽研究出许多新型的治疗方法如肠道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等,但仍未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中医对包括结肠癌在内的肿瘤疾病研究颇深,治疗经验非常丰富,且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中,取得了独特的疗效,已成为众多肿瘤疾病术后的有益补充。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结肠癌术后腹泻的根本病机为脾虚湿盛,加上术后患者受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易致肝气郁滞,木克脾土,脾失健运,进一步加重腹泻。故本研究以健脾疏肝、化湿止泻为治则,组方中药健脾止泻汤,观察其对结肠癌术后腹泻患者临床症状、胃肠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结肠癌术后腹泻患者,西医诊断参照《现代大肠癌诊断与治疗》[4]和《慢性腹泻及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5]对结肠癌术后腹泻的规定:①病理学诊断为结肠癌,存在结肠癌手术史;②结肠癌术后大便性状呈水样或溏状,每日排便次数>3次,未发现黏液脓血,部分患者伴有腹胀、腹痛症状;③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无异常,隐血试验阴性。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辨证为脾虚证:主症为便质稀薄如水样或完谷不化,大便次数每日3~4次甚至8~9次,病程>1 d;次症为神疲,纳少,肠鸣,腹胀,腹痛,面色白或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舌体胖,边有齿痕,脉细弱。年龄18~70岁,均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未造瘘,术后时间<2个月。排除术前合并慢性腹泻者,继发性结肠癌或病灶向远处转移者,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炎症性肠病者,术后合并肠结核、慢性菌痢等感染性腹泻者,合并全身重要器官、脏器、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病变者,合并甲亢、精神障碍类疾病者,腹泻引起电解质重度紊乱、脱水等病情严重者,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治疗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LDYY-KY-2020-27)。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9~68(57.2±5.8)岁;术后腹泻病程5~25(11.5±3.5)d;结肠病变部位:乙状结肠19例,降结肠15例,升结肠6例,横结肠2例;TNM分期:Ⅱa期23例,Ⅱb期13例,Ⅲ期6例。对照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38~69(58.3±5.6)岁;术后腹泻病程6~24(11.6±3.3)d;结肠病变部位:乙状结肠20例,降结肠12例,升结肠7例,横结肠3例;TNM分期:Ⅱa期24例,Ⅱb期14例,Ⅲ期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后腹泻病程、结肠病变部位及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宁波双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165,规格:2 mg)口服,首次剂量4 mg/次,后每次排便不成型后服用2 mg,每日总服用剂量不超过20 mg。观察组给予中药健脾止泻汤治疗,组方:白芍、炒白术、防风各20 g,陈皮15 g。伴有腹痛、腹胀者加元胡、郁金、香附、木香各10 g;腹泻病程较长者加山楂、乌梅各15 g;伴有纳呆、神疲者加茯苓、党参各15 g。每周复诊1次,适当辨证加减用药。1剂/d,水煎,收汁300 mL,每日三餐进食前半小时温服。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28 d)。
1.3观察指标 ①主要症状积分:根据文献[6]对患者治疗前后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肠鸣矢气、腹痛、腹胀症状进行量化积分,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记0分为无症状,2分为轻度症状,4分为中度症状,6分为重度症状。②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取患者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胃动素(MTL)、抑胃肽(GIP)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步骤说明书进行。③生活质量评分:按《内科肿瘤学》[7]中Karnofsky(KPS)评分法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以治疗后KPS评分提高10分以上为提高,治疗后KPS评分变化不足10分为稳定,治疗后KPS评分减少10分以上为降低。提高+稳定=总有效。④ 临床疗效:参照文献[6]中“泄泻”相关疗效标准制定评定标准。痊愈:治疗后患者大便性状、量及次数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显效:治疗后患者大便性状近似成型,次数每日2~3次,或每次仅出现1次便溏,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减少 70%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大便性状及次数得到一定改善,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减少 35%以上;无效:治疗后,患者大便性状、量、次数及其他伴随症状、体征未得到任何缓解。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⑤安全性分析:对比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校正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2组治疗后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肠鸣矢气、腹痛、腹胀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结肠癌术后腹泻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
2.2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清GI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GI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T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结肠癌术后腹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2.32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结肠癌术后腹泻患者治疗28 d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例(%)
2.4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结肠癌术后腹泻患者治疗28 d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52组安全性析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例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42);对照组有4例发生恶心、呕吐,3例发生头痛、头晕,3例出现变态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0/4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222,P<0.05)。
3 讨 论
腹泻是结肠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伴随手术适应证的扩大、新辅助放化疗的采用以及新型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而出现显著升高的趋势[8]。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结直肠癌患者在肿瘤因素、生物因素、饮食因素等多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入院接受治疗前即存在细菌移位、肠道微生态失调、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贫血、晚期恶病质等问题,这些因素均是引发术后腹泻的高危因素[9]。而结直肠癌手术对本已脆弱的消化道微环境无疑起了致命性的破坏影响,术前肠道准备及术中各种操作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导致肠黏膜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进而引发术后腹泻。另外,结肠癌术后需应用大量抗生素治疗,进一步破坏肠道菌群,严重者可引发真菌感染,加重术后腹泻病情[10]。目前临床对结肠癌术后腹泻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研究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术后腹泻严重而并发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而采取积极措施治疗术后腹泻对改善结肠癌患者手术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是临床上常见的止泻药物,主要用于非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本品能够直接作用于依附在肠黏膜中的阿片受体,抑制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释放,对抗肠道平滑肌收缩,延长水分和食物在肠道内的存留时间,减少排便次数,改善腹泻症状。李立胜等[11]经动物实验证实洛哌丁胺能够促进水通道蛋白在大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促进肠黏膜吸收水分,改善腹泻模型大鼠的粪便性状。姜家康等[12]通过观察耳穴贴压法、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脾虚湿盛型大肠癌术后泄泻的疗效,证实洛哌丁胺对大肠癌术后泄泻具有治疗作用。因此,本研究选择洛哌丁胺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符合可比、有效原则。
结肠癌归属中医“积聚”“癥瘕”等范畴,主要是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抑郁等损伤肝脾,致气机不畅,瘀血内结而发病。《金匮翼·积聚统论》中记载“凡忧思郁怒,久不得解者,多成此病”,可见情志抑郁不畅在积聚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人的情志调节由肝主之,若肝失疏泄,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升降失常,木克脾土,导致脾失健运,肝脾不合,瘀血内结,发为积聚,可见肝脾为结肠癌的主要病位。结肠癌术后腹泻归属中医“泄泻”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脾虚湿盛,主要病理因素为湿。结肠癌术后患者脾胃大受损害,致使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司,湿浊内生,发为泄泻;另一方面,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受阻,导致肝血亏虚,肝失所藏,易致疏泄失调,而肝与大肠相通,肝失疏泄会引起大肠开合功能异常,进而引发排便异常。基于以上对结肠癌术后腹泻病机病因的分析,本研究确立健脾疏肝、化湿止泻的治则,并组方健脾止泻汤。方中白术入脾、胃二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止泻之功,为君药。白芍入肝、脾二经,具有养血柔肝、缓解止痛之功,为臣药,能协助白术调和肝脾,肝脾和,泻自止。陈皮和胃醒脾、燥湿理气,为佐药。防风味辛、香,为脾经之引经药,具有辛散肝郁、胜湿止痛之功。全方配伍精简,共奏健脾疏肝、化湿止泻之功。本研究在上方基础上进行加减用药,对伴有腹痛、腹胀者加元胡、郁金、香附、木香以发挥行气止痛之功;对腹泻病程较长者加山楂、乌梅以发挥收敛止泻之功;对伴有纳呆、神疲者加茯苓、党参以发挥健脾益气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术具有调节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对脾虚引起的水湿内停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另外白术还具有修复胃黏膜、镇痛、抗炎、保肝、抗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作用[13];白芍具有保肝、抗抑郁、镇痛、免疫调节、抗炎等作用,其有效成分芍药苷可改善恶唑酮结肠炎小鼠的临床症状[14];防风具有抗肿瘤、镇痛、抗炎、解热、抗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15];陈皮提取物对直肠癌、肺癌、肾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非常强的敏感性,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陈皮还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平滑肌、促进消化酶分泌、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16]。
胃肠激素属多肽类物质,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内,其水平能够有效反映胃肠道功能状况和机体营养状态,对多种胃肠道疾病的病情变化具有较好的监测作用。MTL和GIP是临床常见的胃肠激素指标。MTL主要分布于小肠,具有促进小肠分节运动和胃体收缩,减少小肠传递时间、加速结肠运动的作用[17]。GIP主要由K细胞分泌,具有抑制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对抗胃体蠕动、延迟胃排空的作用。本研究中,2组治疗前GIP水平低于正常值,MTL水平高于正常值;治疗后,2组血清GI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T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GI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T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健脾止泻汤能够更有效地调节结肠癌术后腹泻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这可能是其对本病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此外,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肠鸣矢气、腹痛、腹胀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健脾止泻汤能够显著改善结肠癌术后腹泻症状。
综上所述,健脾止泻汤能够显著减轻结肠癌术后腹泻患者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该方案对患者远期复发是否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