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

2021-05-08叶幼美

考试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融入思考

叶幼美

摘 要:本土民俗文化具有生活性、天真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将传统民间资源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这种整合不单符合幼儿园课程生活和游戏的要求,同时丰富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素材。幼儿园可以借助各种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本土民俗文化的熏陶,增强本土文化中的认同感,本土的民俗文化现在是一种独特而新鲜的幼儿园课程资源。

关键词: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思考

一、 引言

本土民俗文化具有生活性、娱乐性等特征,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当地民俗文化,充分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就是在一个集本土民俗文化展示的盛会中活动、创造,弘扬优秀的本土民俗文化,使得文化遗产在幼儿园教育中灵活体现。所以幼儿园需要不断发掘幼儿园本土及周边地区的文化资源,实现“边玩边学、边学边玩”,并立足实际,真正打造出符合幼儿的需求、适合幼儿园发展的区域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的进步。

二、 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

教育来自现实生活,随着新课程体系的有效推进,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幼儿老师需要在教育课堂中融入本土民俗文化,引导幼儿感受本土民俗文化的魅力,让幼儿能够积极继承和保护传统本土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通过历史实践创造的财富。建构具有本土民俗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借助本土民俗文化丰富区域活动,目的在于有效实施教育本土化,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地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继承我们的本土民俗文化,让幼儿能够以强烈的兴趣和独立的体验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自己在哪里長大,充分感受几千年积累的文化精髓,从而认同家乡文化,培养一定的情感和责任,同时提升幼儿的生活体验,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幼儿园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本土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充分了解本土民俗文化和习俗,创新和改变传统区域活动形式,在强探索性的区域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渲染本土民俗文化氛围,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将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本土民俗文化学习环境,让幼儿积极参与本土民俗文化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加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 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策略

(一)挖掘继承当地民俗文化资源

目前,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教材为主,在实施教材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生活中许多宝贵的本土民俗文化资源。很多传统民俗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形式多样,比如正月十五逛花灯、踩街、舞龙舞狮和端午节赛龙舟等本土民俗文化,深受幼儿喜爱;比如九日山、燕山小筑、武荣街等本土名胜古迹和民俗建筑,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深刻的人文内涵,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内容中。关注贴近生活的本土民俗文化资源,设计幼儿喜欢的区域,集中与分区、动与静相结合,通过“武荣街”“武荣洗衣坊”“武荣建构”等活动区,有助于幼儿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地方习俗,有助于幼儿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有助于激发他们在未来成长和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有助于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教师可以先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实地考察、请家长入园等形式,了解家乡等民俗文化,比如在每年端午节举行“包粽子大赛”,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做粽子,在做粽子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端午文化,在冬至举行“我的汤圆甜又圆”,组织幼儿一起搓汤圆、品汤圆的过程中感受浓浓的冬至文化,同时了解本地庆祝的习俗方式。通过围绕民俗文化的内涵开展区域活动,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的魅力,萌发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

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个地区的特殊风俗和情感对当地人民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方言孕育文化,语言无疑是本土民俗文化的活土壤和传承地方历史的标志。比如把独具本土民俗文化的民谣、闽南童谣、讲古作为教育资源,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内容中,贴近幼儿生活,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丰州戏院”“丰州书院”“九日山茶亭”等区域活动,或者定期举行“幼儿闽南童谣比赛”“幼儿说唱表演”等活动,帮助幼儿继承、发扬本土民俗文化的历史印记,传承方言文化,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造本土民俗文化区域活动环境

创造一个具有本土民俗文化特色与园所文化相结合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园的整体活动环境丰富起来,让幼儿和家长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民俗风情,感受浓浓的本土民俗文化。在区域活动中,需要加强幼儿园的本土民俗文化区域环境创设,需要利用本土民俗文化作为区域活动教育资源,创造一个适合幼儿活动的具有本土民俗文化内涵的区域活动的环境。幼儿通过在民俗文化环境中学习、感受,受到本土民俗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比如可以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包括楼梯、走廊、围栏、操场、教室等,根据本土民俗文化营造不同的幼儿园环境;又如武荣之家、武荣洗衣房店和武荣图书馆等,利用家长资源,一起收集具有本土特点的材料,在墙壁、角落和长廊等空间上,划区装饰布置,使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能够体现本土民俗文化风情,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可以增强幼儿对本土民俗文化体验,促进他们对本土民俗文化的了解。同时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本土民俗文化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本土民俗文化环境投射到多媒体设备上,或将其转换成彩色图片,通过集中活动展示,让幼儿熟悉区域活动环境,懂得如何在环境中活动,提升环境的使用价值,同时参与到环境创设中,让具有本土民俗文化的区域环境不断丰富、宣传。

(三)组织与本土民俗文化相关的区域活动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我们周围的社区环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可以为幼儿园环境和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区域活动不仅是分区活动,也需要通过集中活动认知和提升,离不开各领域活动的推进和整合。只有各种活动有机结合,进行本土民俗文化区域活动,才能让幼儿加深本土民俗文化的认识。区域性的民俗文化活动可以进一步推动实践的进程,一方面,它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活动,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互相讨论问题,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并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巧;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开阔视野,使他们在相互合作中有所收获,使他们善于独立思考,形成发散思维,使自己长期进步。比如在组织区域活动“丰州春卷”前,幼儿需要充分了解本土特色食品花生酥、花生等特点,让幼儿在活动中与本土民俗资源“互动”,充分调动和发展幼儿的活动情感,让本土民俗文化走进每个孩子的心中心里,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能力。

猜你喜欢

融入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