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

2021-05-08李平

考试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对策

李平

摘 要: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而历史学科也就是对我国以及世界发展的一种解读方式,因此教师应当对此加強重视度,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并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历史知识产生浓烈的兴趣,从而才能让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围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对策

一、 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育部门及社会大众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适当调整并完善教学模式,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所思所想,以此才能使得后期教学过程中能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还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来推动课堂的进展,教师在旁进行引导辅助即可。在以往初中历史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氛围因缺乏沟通交流也犹如一潭死水,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这并不利于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教师若想改变这一状态,需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也是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举措。

二、 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新时代的初中生而言,因其生活经验及社会阅历的不足,对历史知识了解甚微,且对历史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也是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当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对历史充分地了解,切实提升学生内心深处对历史的重视度,从而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历史本身就具有借鉴及参考意义,纵观我国从古至今的发展,都需要不断沉淀、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尝试,历史各朝代的灭亡也都是由特定因素所导致的,而下一个朝代的建立也会及时汲取其相关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我国有现阶段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离不开抗战英雄、离不开科技水平的进步、也离不开党的领导,这些都会被记入史册,并被历史所记录,若不了解历史,就不会知道各时期所经历的事物,就不会知道我国在沦落为殖民地时的痛苦,就不会知道我国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就不会知道在新中国宣布成立后群众的喜悦感。历史就是记录各种事物所变化的过程,当学生充分了解历史所存在的意义后,其内心观念就会发生改观,对历史知识的渴求度也会随之提升,这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端正学习目的和心态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思想观念,对任何事物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在选择上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将历史的趣味性完全展现出来,让学生对历史有全新的认识,了解历史的魅力所在,从而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历史中有很多人物名气都比较大,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吕布、曹操等,若单纯依靠讲解的方式,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此时教师可以结合现阶段比较火的游戏《三国杀》,学生在听到该游戏时,兴趣会被完全激发出来,并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中来,以此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现游戏原来也是经过历史编制所致,也是具有一定依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把握好度,不仅要将重点知识讲解给学生,还应当告知学生游戏的危害性,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进而才能推动历史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

四、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历史学科若未能被充分了解的话,其所展现出来的也是较为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师若想从根本上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充满兴趣的话,应当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构建趣味化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历史课本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牢牢掌握住历史知识。首先教师应当做好课堂导入环节,利用相应措施来作为切入点,抓住初中生对新事物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带入进来,这也是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的一种举措。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后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句话在教育行业也较为适用。例如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战国时期连年的战乱所给社会经济及稳定性讲解给学生,在讲解完成后,教师可适当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是哪位皇帝统一了六国吗?”有部分学生已经熟读历史且做好了课前预习,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其会踊跃回答,教师也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鼓励其他学生一起回答,在该阶段因其他学生都有一定的争强好胜心,其会主动地投入进学习中来,这也达到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针对“秦统一中国”这一课开展辩论赛,并以“秦始皇的功绩伟业和过错”为题,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与此相关的资料,在下一堂历史课前十五分钟展开辩论,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不仅可以带动课堂氛围,更能够起到巩固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中,为群众的生活及学习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当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因多媒体技术具有可视性较强的特点,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转换为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较大的冲击力,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并掌握。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一优势特点,将教材内容与其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掌握到知识重点。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林则徐在全国实行禁烟时的壮烈举措,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国社会性质通过该事件后得到了有效改变。通过该方式可让学生对历史有全新的认识,并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有积极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