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之法新探

2021-05-08周丽

考试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

周丽

摘 要:古诗词鉴赏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亦是不胜枚举。然而,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对古诗词鉴赏之法有全面而有效地积累和系统地把握,准确而完整地答题呢?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古诗词鉴赏之法的导图记忆和古诗词鉴赏的异同探究两大方面进行思考,以求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导图记忆;异同探究

一、 古诗词鉴赏之导图记忆

(一)古诗词鉴赏之法的导图存储

都说思维导图是“生存”于大脑的知识地图。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便有了思维导图。它有序清晰的分类记忆,它便于查找、方便输出的能力,决定了它可以成为今天古诗词鉴赏教与学的强大助力。

古诗词鉴赏之法很多,诸如看诗题,析意象,辨手法等,如何让林林总总的古诗词鉴赏方法,有序清晰地存储于人们的记忆中,可以说,思维导图是记忆的绝佳储柜。

根据思维导图层次关系和分类关系。将第一分支分类为:诗歌的作者、诗歌的题目、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诗歌表现手法、诗歌语言特点、诗歌的主题类型等。根据导图的层级关系,由第一分支再行分支产生第二分支。

1. 诗歌的作者可按朝代、身世、官运、家庭、喜好、诗作风格等分类,对读词作者进行分析以服务于诗歌鉴赏。如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盛唐,父母酷爱读书,才高八斗然官运并不亨通,喜爱游玩、写诗,诗作多壮浪纵恣、豪放飘逸;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出嫁后与夫赵明诚情投意合。然金兵入侵国破家亡夫死,其后期词作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关注诗歌作者,是读取诗歌情感的关键一步,所谓知人论世,知其人,明其志,晓其情,此法当为首法以记之。

2. 诗歌的题目:有句话说“关注诗歌题目,迈好鉴赏第一步”。又有言曰:题乃文眼!在鉴赏诗歌时,关注诗歌题目,对于解读诗歌内容和情感有着指引作用。诗歌题目这一分支可分类为诗歌的类别,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的感情基调等。(1)诗歌的类别: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酬赠送别诗等。如,《从军行》由诗题得知它是一首边塞诗,或以抒忧国报国之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可知为酬赠诗,作者以其言事寄情。(2)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支亦可按主要事件、时间、地点、因由、情感等分类。如,《春夜洛城闻笛》诗题即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因由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交代了事由,友人“左迁”遥寄情思,对友人思念与关怀,对现实的愤慨则不难感知矣。(3)诗歌的感情基调:诗歌是抒情的艺术,鉴赏诗歌要能准确地把握诗人情感,有的诗歌题目,它已然定下诗歌的感情基调,是理解诗歌情感的捷径。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张籍的《秋思》,此类诗题中含有“喜”“思”一类情感类字眼,奠定了或喜悦或忧思的情感基调,无疑是把握诗歌情感主旨的索桥。

3. 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写作背景在诗歌鉴赏之法导图柜中也是有一席之地的,要知道诗歌的写作背景也是可以分类的。诗歌的写作背景有贬谪类、家国衰亡类、客居游历类、守边征战类。在鉴赏诗歌时要关注注释,了解写作背景,则有助于明诗情。

4. 诗歌的意象:意象,即客观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诗作中作者所绘之景、所写之物,是客观的“象”。她往往营造着特定意境,寄寓着特有的诗情。诗歌的意象亦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导图记忆中,可收集一些主要且常见的意象以识记。而意象的分类也有多钟,按名词属性可分为植物类(梅、兰、竹、菊、柳、杨等);动物类(杜鹃、鸿雁、鸣蝉、猿猴等);器樂类这一分支又可再分为器与曲两个分支(器——羌笛、琵琶、戍角等;曲——关山月、后庭花);风景类这一分支又可再分为(自然风景——月、雨、风、日等;人文风景——长亭、西楼等)

第三层次的分支是为记忆意象的象征意义,以借助这种独创性的艺术形象来体会理解诗人的情思。如最为我们熟知的“月”的意象,月总能引发敏动者的愁思、思乡或乡愁渐生。久之,“月亮”这一意象成为千古文人寄寓乡思的宠儿。又如“长亭”总关别情,假如意象有情,笔者认为这“长亭”意象最甚,因其总是来来往往地目送,看尽人间的离别,而不能改变,似乎是使命如此,其实是一回回无奈的相送。意象之精妙,读者若能通熟于心,不失为鉴赏诗歌的妙方。

5. 诗歌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即诗人所使的点石之法,妙用手法,往往成奇语佳句,对达成传情有奇效。在使用思维导图记忆诗歌鉴赏之时,切不漏此一方。诗歌的表现手法,相类于文,所以记忆起来并不难。主要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比兴、直抒胸臆等表达方式方法的运用。运用修辞,如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典故,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6. 诗歌语言特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含蓄隽永,平实质朴等;诗歌的主题类型有思乡主题,咏人(物)主题,慰己主题——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等,报国主题,伤世主题——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等。

与以上六个分支同级还有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类型(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诗歌人物形象类型,诗眼的找寻等分支。导图记忆能有效地将以上诗词鉴赏之法有序地存储,它规整了思维里原本纷杂的知识,让知识共存,让记忆深刻。此即为古诗词鉴赏之方法的导图存储!

(二)古诗词鉴赏之法的灵活输出

在使用导图记忆之法将古诗词鉴赏之法全然记忆的基础上,要能够灵活运用,学会巧用思维导图。每一首诗即为一个子导图,每接触一首诗,便能灵活地从古诗词鉴赏之方法所存储的导图记忆中择出良好的方法以解读诗歌。以此为鉴,鉴赏诗歌若用上思维导图记忆,则事半功倍,对诗歌的解读亦能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刻。古诗词鉴赏之方法要能有效存储,且灵活输出,切实做到有法可依,自如地拿来,灵活地输出!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李商隐《无题》二首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问题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的探讨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现状及突破策略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
浅探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有效方法
例谈于古诗词鉴赏中汲取写作技巧
浅析“知人论世”法在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