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5T教师研训模式探究

2021-05-08张嘉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3期
关键词:研训研修深度学习

【摘 要】新课程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施与研究提出了挑战,原有的教师研训活动也亟待优化升级。基于“深度学习”的5T研训模式,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目标—主题—任务—测评的研训活动,使教师自主、深度参与研训,并思考自己在实践中的问题,为教师高效研训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师研训;线上线下;5T研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3-0054-03

【作者简介】张嘉,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21)教研员,高级教师。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新课程改革已然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在核心素养时代,广大一线教师急需学习与培训,原有的教师研训也需要优化升级。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师研训

各级各类的教师研训在提升教师理论素养、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方面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所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調研访谈等,发现一线教师对研训活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期待。一是由“肤浅”到“深度”:教师需要的是接地气的、深入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研修,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二是由“客体”到“主体”:教师希望改变单向信息传递的被动培训状态,主动参与研训活动,深度参与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对话与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学习。三是由“低效”到“实效”:教师希望改变学习效能不高的情况,创新研训活动的组织形式,拓展空间和时间,让优质的研训活动辐射更多教师。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和新知识,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做出决策并解决问题的学习[1]29-30。教师作为学习者之一,要把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研究与研训也需要“深度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师研训可以理解为:在研训活动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等任务驱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知识,将已有的教育教学认知迁移到新的教学情境中,做出决策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师研训,为教师高效研训带来了有益的尝试。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5T教师研训模式

深度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主动认知加工和批判性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的真实性、迁移性和问题解决性;在学习结果上体现高阶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达成。引入互联网技术、运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研训组织方式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师深度学习的空间、时间,提高深度学习的实效。

因此,我们设计的研训模式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在组织方式上,采用线上线下结合、自主学习与学习共同体并轨的方式;第二,在学习方式上,采用任务驱动、参与式学习、基于问题的深度学习方式;第三,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多主体评价、激励分享、反思提升的发展性评价方式。基于“深度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5T教师研训模式,即在“深度学习”理念下,运用互联网技术(Internet Technology),开展目标(Target)—主题(Theme)—任务(Task)—测评(Test and Evaluation)的单次研训活动。下面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与达成”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例研讨活动为例,阐述5T教师研训模式。

1.研训目标与主题的确定。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的学习是一种基于经验、基于问题、基于需求的学习,学习过程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差异性更强[2]。为了确保研训的效果,活动前采用了线上问卷调查、线下访谈调研等方式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目前的问题、困惑及研训活动需求等。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关心的是如何设计与核心素养相匹配的教学。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综合分析,将本次研训的目标确定为: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掌握把核心素养分解到单课时教学目标的方法;能够结合学情,设计教学内容重难点以达成教学目标;能够评价课堂教学的优劣,并进行自我反思提升。

研训目标确定后,下一步是形成主题。研训员在“骨干中心组”“种子研修班”学习群发布研训目标,开设线上论坛,让教师围绕目标进行漫谈,谈主题名称、感兴趣的活动方式、相关的教学课例、理论架构等。线上论坛的交流沟通为研训活动指明了方向,并收集了素材。

2.情境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围绕“深度学习”内涵与策略,根据受训教师需求,变问题为主题,形成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与达成”为主题的研训活动。同时,立足研训目标,设置任务驱动,采取“专业引领+课例分析+主题讲座”、自主学习与共同体学习并轨的学习方式让受训教师充分浸润在活动中。具体活动设计及意图如下页表1所示。

3.任务测评与反思的延续。

评价是教学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研训评价体系不仅能评价出研训活动的实现程度,还能促使教师更积极地学习。5T教师研训模式重视评价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活动前测了解教师学情,课堂观测诊断教学实施,反馈作业追踪学习效果”等环节,力求实现教师、同伴、研训员多元主体评价,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多维度评价,反思作业延迟性评价的研训效果等。教师能否学以致用,才是衡量研训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尺。从反馈回来的研训反思和教学设计来看,大部分教师反映研训形式新颖、过程扎实、内容丰富、联系实际,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察能力、设计改进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4.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

网络信息技术的介入为研训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为教师深度学习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平台,为考量研训活动的质量与有效性提供了科学的工具。研训活动主要运用UMU互动学习平台、区域智慧教育平台、企业微信群等。其一,研训员在UMU互动学习平台上建立课程,通过前期问卷调研,获得教师前期需求信息及前概念水平信息。其二,研训活动相关教学设计、讲座PPT等学习素材、课堂观察量表、反馈作业等都在平台上发布。同时,平台还承担研训活动开展期间及之后一段时间的学习群交流等。其三,借助区域智慧教育平台、企业微信群等,实施在线磨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讨、课例展示等,打造多种形式的“云教研”,为教师提供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

三、思考

1.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在研训活动、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很难摆脱传统听评课思路的束缚,在交流过程中不能聚焦主题,还有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研究的本质,不能深入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等。今后区域、学校要加强相关研究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提高研究意识,掌握研究方法、基本技能,保证主题研训活动的效果。

2.构建系统研训课程。

以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为例,任课教师均为兼职教师,有较大的教研培训需求。今后,教研部门要集中区域团队力量,进一步梳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成长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系统建立教师研训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不同的专业研训。

3.助推校本研修落地。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区域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引领研训必不可少,而校本研修作为教师研修的第一阵地,提高研修质量责无旁贷。区域5T教师研修模式可以成为校本研修的范式和模板,激励学校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校本研修。学校可以将校本研修目的、内容、形式、评价、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实现“研与修一体化”,促进校本研修真正从“表面”走向“深度”。

【参考文献】

[1]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

[2]白雪峰,刘继玲,胡秋萍.兼顾学科素养培育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学科教师培训工作为例[J].中国教师,2016(15):73-77.

猜你喜欢

研训研修深度学习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